王 瑩,段桂云,范興忠,孟選寧,孫向春
(甘肅省酒泉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甘肅 酒泉 735000)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別名太陽花,是菊科向日葵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 m,原產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向日葵可分油用向日葵、食用向日葵、食油兼用型和觀賞型向日葵4種類型,其種子含油量極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也可榨油,是全球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我國是向日葵種植大國,種植面積100萬hm2,總產量為196萬t。近年來,隨著種植業(yè)結構的調整和向日葵市場價格的上漲,向日葵種植面積日益增大,而根據(jù)當?shù)厣鷳B(tài)條件等因素,選用高產優(yōu)質品種是提高向日葵產量和品質的根本措施。甘肅省酒泉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于2012年從國內外引進31個食用向日葵新雜交品種,從中初選出13個綜合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參加了2013年品種比較試驗,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供試食用向日葵雜交種共13個,其中從國內9個種子企業(yè)引進品種9個,編號分別為12-1、12-3、12-4、12-5、12-8、12-9、12-10、12-11、12-14,從國外引進品種4個,編號為12-15、12-16、12-17、12-20。以目前當?shù)刂髟云贩NLD5009作對照。
試驗設在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銀達鄉(xiāng)上溝村。試驗點海拔1 481 m,年平均氣溫4.6~8.8℃,無霜期119~126 d,年降水量78~86 mm,年蒸發(fā)量2 148.8 mm。干燥度6.86,相對濕度46%。試驗田土質中壤,小麥收后深翻30 cm,11月初灌底墑水。
表1 參試食用向日葵雜交種主要物候期及生育期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1.6 m2(6.0 m×3.6 m),每小區(qū)6行,行距60 cm、株距40 cm,地膜覆蓋種植,2013年5月8日人工開穴點播。重復間設1 m走道,四周設保護行。結合播前整地施優(yōu)質農家肥40 000 kg/hm2、磷酸二銨300 kg/hm2。全生育期灌水2次,6月21日灌頭水時追施磷酸二銨75kg/hm2,7月26日灌二水,均為大水漫灌。田間記載物候期及主要性狀。收獲時每小區(qū)隨機取樣10株考種,并按小區(qū)單收計產。
從表1可知,參試雜交種生育期在93~110 d,其中生育期最短的是12-9,僅為93 d,較對照品種LD5009早熟12 d,其物侯期也較其它品種提前。生育期最長的是12-11,為110 d,較對照晚5 d。12-1、12-17、12-20與對照生育期相同,其余9個品種較對照早熟1~12 d。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品種株高為192~275 cm,其中12-5、12-16最矮,較對照矮14 cm;12-15最高,較對照高69 cm;大部分品種株高在200 cm左右。莖粗差距不大,為2.8~3.6 cm。單株葉片數(shù)為26~33片,大部分品種與對照相近,葉片數(shù)量12-1、12-8、12-17最少,為 26片;12-9最多,為33片。參試品種盤徑在20~25 cm,其中12-11最大,為25 cm,較對照大5 cm;其次為12-10,為24 cm,較對照大4 cm;其余品種與對照相近。參試品種均生長整齊。
表2 參試食用向日葵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
表3 參試食用向日葵雜交種主要經濟性狀
由表3可知,參試品種單盤粒重在100~160 g,其中最高的是12-10,為160 g,較對照重45 g;12-3和12-5最輕,為100 g,較對照輕15 g。參試品種百粒重最高的是12-11,為17.03 g,較對照高2.55 g;其次是12-5,為16.62 g,較對照高2.14 g;僅12-1和12-17較對照低,其余都較對照高。結實率 12-1、12-3、12-4、12-8、12-10、12-11、12-14、12-17、12-20較對照高,12-5、12-9、12-15、12-16較對照低。其它經濟性狀詳見表3。
從表4可知,參試的13個品種中,12-10、12-11、12-14、12-15、12-17比對照增產,其余品種較對照減產0.66%~13.62%。12-10折合產量最高,為5 601.85 kg/hm2,較對照增產34.00%;其次是12-11,折合產量4 754.63 kg/hm2,較對照增產13.73%;12-17、12-15、12-14分別較對照增產9.30%、4.43%、3.76%。方差分析結果表明,12-10、12-11、12-17之間差異極顯著,與其余品種和對照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12-15、12-14之間差異不顯著,與對照的差異達極顯著或顯著水平。
表4 參試食用向日葵雜交種產量
參試的13個食用向日葵品種對試驗區(qū)的生態(tài)條件都有一定的適應性。以編號為12-10的品種折合產量最高,為5 601.85 kg/hm2,較對照增產34.00%;其次是12-11,折合產量4 754.63 kg/hm2,較對照增產13.73%;12-17折合產量為4 569.44 kg/hm2,較對照增產9.30%。3個品種生長整齊且籽粒形狀、植株高度、籽仁率、口感、結實率等綜合性狀較目前推廣品種突出,可在酒泉市及同類區(qū)域示范種植,其余品種有待進一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