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宏 朱榮妹
(宜興 214221)
紫砂茗壺因其造型千姿百態(tài)、簡練大方,色彩淳樸古雅,表現形式獨具匠心,工藝精美絕倫,以及獨特的泡茶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獨樹一幟的“國之瑰寶”,可以說紫砂壺藝是一座造型的藝術寶庫。動物有人體、飛禽、游魚和走獸,植物有樹木、花卉、果蔬和藤草,這些都是常見的壺藝造型以及裝飾的題材。山川奇石的花紋、煙的縈繞等常給人以偶爾一得的啟發(fā),這種啟發(fā)不經意地投射到了陶藝家的思維中,經過陶藝家的過濾、深思,才能找到自然風物與制作茗壺的結合點。紫砂“和諧濤聲壺”(見圖1),它是以自然界中的大海為景色背景,依據壺的題旨進行裁度與裝飾物象的,體現或突出壺的主題“和諧”,故以“和諧濤聲壺”命名。
圖1 和諧濤聲壺
為了體現一把紫砂壺的主題,對紫砂“和諧濤聲壺”進行了必要的構思。在構思過程中,創(chuàng)新是紫砂壺的靈魂。大海的背景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思考部分,是突出壺的主題“和諧”的必要手段。此壺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壺面、壺蓋、壺流、壺鈕、壺把以大幅度的波浪連接為一體,曲線自然優(yōu)美,表達了“和諧”的主題。仔細觀察,紫砂“和諧濤聲壺”除了大波浪的曲線一體之外,似乎并無其它裝飾。但是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圓形的壺鈕若海面上的水珠模樣,而壺身是寬幅度的“U”的藝術變形,蓋面以下的壺身作弧形波浪狀,頗有波浪洶涌的意境美。端詳此壺,似能聽到猶如大海那邊傳來的陣陣濤聲,紫砂“和諧濤聲壺”這樣的形體與自然風物的巧妙結合竟然渾然不覺,這種物化手法和中國傳統藝術中講究“天然去雕飾”的美學原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紫砂“和諧濤聲壺”的整體造型新穎簡潔,沒有過分強調技巧,然而曲線的幅度大,線條自然彎曲,扣人心弦。紫砂“和諧濤聲壺”如海水一般流動的波浪線條更顯天然本色,在紫砂壺園地里進行實踐創(chuàng)新是不容易的,這把壺器緊緊扣住了“和諧”的主題,使壺器各部分緊密相聯,線條巧妙過渡,具有天然之素美。
中華文明從來就是與水連在一起的,細想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我們都是黃河的兒女,是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民族文化自然會打上水的印記。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海洋美的主要特點是浩瀚、深沉而多變。海洋美的構成是多元的,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現出截然不同的美。安謐寧靜的海洋,其形狀、顏色甚至聲響等方面都表現出沒有差異。而暴風雨前的大海,海面被翻滾的浪濤撕裂,濁浪排空、奔騰咆嘯,吞噬著敢于與之抗衡的一切,則表現出一種令人震撼、敬畏的崇高美。夜幕下的海洋是美妙的,浩瀚的海面光芒四射,到處繁星點點,奔騰的海浪似條條活動的“火舌”,游動中的魚體有一圈奇特的光暈,把大海映得猶如萬家燈火。這款紫砂“和諧濤聲壺”表現的是一種不卑不亢的“和諧濤聲”之自然景觀,表現的是大海那無限延伸、整齊一律的水體,永不停息的、一漲一退的海潮,給人以和諧統一的美。紫砂“和諧濤聲壺”的背后隱藏著美麗的世界:陽光下的海洋是明媚的,蔚藍的天空與碧綠的海水相襯,海面上黝黑的礁石、點點白帆、飛翔鳴叫的鷗鳥、不時跳躍出水面的飛魚,這都給海洋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海底世界則更是奇妙,千奇百怪、五彩繽紛的各種魚、蝦、貝、藻、珊瑚等使海底成為童話世界,真是令人無限神往。
紫砂“和諧濤聲壺”里的波紋有起有落,這仿佛告訴我們:其實人生是有逆境與順境的??裣惨擦T,悲痛也罷,落寞也罷,失意也罷,都是人生的一種境遇。人生正是因為歷經了酸甜苦辣的不同感受,才顯得多姿多彩。波折對于樂觀的人來說,只是一種經歷,會一笑而過。如果人生什么都順順利利的,那不是很乏味嗎?大千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精彩,波折也有波折的精彩,人經歷過波折以后,才能真正感悟到生活的可貴、生命的重要和幸福的來之不易,這樣的人生才是圓滿的,正如“和諧濤聲壺”海水般的曲線裝飾所蘊涵的深刻主題:在波折的人生中修煉,進而達到和諧的人生境界。
紫砂“和諧濤聲壺”以大海為創(chuàng)作背景,它的美具有無窮的魅力。古今中外,人們不約而同地對海洋一往情深,留下了數不清的頌歌和贊美?!昂<{百川,有容則大”,海洋以她的博大深邃給人以啟迪,成為人類美好品德的寫照。人若能以大海的情懷去包容世界萬物,“和諧”又何嘗不是一種自然而抵達的結果呢。
[1]萬美群.淺談紫砂壺圓器造型的裝飾[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1(9):53.
[2]姜旗.論海員職業(yè)的魅力[J].浙江國際海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