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露+金夢飛+任曉康+孫德發(fā)
摘 要:在分析比較有效寬度法(EWM)和直接強度法(DSM)的基礎上,針對Q345冷彎薄壁卷邊槽鋼柱的極限承載力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和對比分析。計算與試驗結果表明:按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GB50018-2002)計算槽鋼柱是可行的。
關鍵詞:冷彎薄壁型鋼 ?卷邊槽鋼 ?軸壓柱 ?有效寬度法 ?直接強度法 ?穩(wěn)定承載力
中圖分類號:TU392.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056-02
冷彎薄壁型鋼作為一種高效、經濟、環(huán)保型建筑材料,具有截面形狀合理、力學性能良好、鋼材利用率高等特點,隨著我國鋼產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國家對于鋼結構住宅產業(yè)的大力扶持,冷彎薄壁型鋼住宅體系在國內蓬勃的發(fā)展,在建筑行業(yè)尤其是輕鋼房屋建設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冷彎薄壁卷邊槽鋼是冷彎薄壁型鋼住宅中的常用構件之一,由于受初始缺陷、長細比、材料特性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得冷彎薄壁卷邊槽鋼受壓構件的極限承載力理論計算比較復雜,國內外學者主要采用試驗和有限元方法對其進行研究[1-3],但也提出了許多簡化的實用設計方法。簡化設計方法中,有效寬度法應用最普遍,己成為各國設計規(guī)范的基礎[4]。近年來,美國Schafer和Pekoz[5]提出了直接強度法,與有效寬度法相比,直接強度法是全截面采用有效應力設計板件,且考慮板件局部屈曲、畸變屈曲和整體屈曲相關影響。目前,該方法已經被大量的試驗數據所證實,并已被列入北美規(guī)范NAS 2004[6]中,大有取代有效寬度法的趨勢[7]。但直接強度法需要依賴有限條或有限元程序計算構件全截面的局部屈曲和畸變屈曲臨界應力,尚無簡單的解析方法,導致了計算上的不方便。本文將在試驗的基礎上,結合有效寬度法和直接強度法,對兩端簡支冷彎薄壁卷邊槽鋼柱極限承載力分別采用我國規(guī)范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GB50018-2002)、歐洲規(guī)范Eurocode3(EN 1993-1-3)和北美規(guī)范(AISI S100-2007)附錄中的直接強度法進行計算與分析,以檢驗我國規(guī)范的適用性。
1 試驗概況
試件材料為Q345,截面外輪廓尺寸為C89×42×13×0.8(中線尺寸為C88.2×41.2×12.6×0.8),長為1000 mm,每組測試三個試件。試驗采用液壓試驗機,試件直接置于試驗機上下兩端板之間,基本滿足兩端約束條件,試件加載裝置和試件布置示意見圖1。試件承載力平均值為22.06 kN。理論計算取=345 N/mm2,=300 N/mm2,=206000 N/mm2。
2 有效寬度法
2.1 中國規(guī)范(GB50018-2002)的規(guī)定[8]
當≤ ? ? ? ? ?(1)
當 ?(2)
當≥ ? ? ? ?(3)
計算系數,壓應力分布不均勻系數,板件受壓區(qū)寬度,。
腹板: ? ?(4)
翼緣: (5)
受壓板件的板組約束系數:
≤ ? ? ? ? ? ?(6)
> ? (7)
(8)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承載力:
(9)
當考慮板組約束系數,翼緣k1=0.971,腹板k1=1.029,其有效截面面積為86.35 mm2,計算承載力為16.391 kN;當不考慮板組約束系數,翼緣k1=1.0,腹板k1=1.0,其有效截面面積為86.33 mm2,計算承載力為16.388 kN。
2.2 Eurocode 3(EN 1993-1-3)的規(guī)定[9]
考慮卷邊加勁區(qū)域剛度影響,采用截面中線尺寸,截面有效寬度按下式計算:
(10)
對于卷邊槽鋼腹板和翼緣,
≤ ? ? ? (11)
對于槽鋼卷邊,≤(12)
(13)
式中:為屈服強度;為板件局部屈曲時的臨界應力;為板厚(不包括涂層);為板件屈曲系數;。
經計算,其有效截面面積為81.84 mm2,計算承載力為18.943 kN。
3 直接強度法
3.1 美國規(guī)范AISI S100-2007的規(guī)定[10]
整體屈曲承載力按下式計算:
當≤時, ?(14)
當時, ?(15)
式中:;;為構件彈性整體屈曲荷載(取彈性彎曲屈曲、扭轉屈曲或彎扭屈曲荷載中的較小值)。
局部屈曲承載力按下式計算:
當≤時, ? ? ? (16)
當時,
(17)
式中:;為彈性局部屈曲荷載。
畸變屈曲承載力按下式計算:
當≤時, ? ? ? ? (18)
當時,
(19)
式中:;為彈性畸變屈曲荷載。
軸心受壓構件的極限承載力按下式計算: ? ? ? ?(20)
經計算,其極限承載力為17.73 kN。
4 計算結果分析
對于試件來說,有效寬度法和直接強度法所得的結果與試驗結果的比值均小于1.0,它能夠有效地預測冷彎薄壁卷邊槽鋼柱極限承載力。采用我國規(guī)范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GB50018-2002)、歐洲規(guī)范Eurocode3(EN 1993-1-3)、北美規(guī)范(AISI S100-2007)附錄中的直接強度法與試驗值對比見圖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