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駱強
摘 要:以《財會研究》為研究對象,從文獻計量學的角度,對該刊的載文和作者兩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試圖為我國財會學科的研究提供某一角度的參考。
關鍵詞:財會研究 ?載文 ?作者 ?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256-01
1 統(tǒng)計對象
以《財會研究》2010年出版的24期期刊為對象,對論文的載文和作者兩個方面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卷首語、人物或公司介紹、會議信息等非論文類內容不在統(tǒng)計之列。
2 載文統(tǒng)計分析
2.1 欄目設置與載文量
期刊的載文量是衡量期刊信息容量、情報輸出能力和情報生產率的主要指標,2010年《財會研究》欄目設置與載文情況見(表1)。
由表1可知,《財會研究》2010年總共載文675篇,所刊載的論文內容豐富,主題廣泛,涉及到財會學科的各個方面,既注重理論性、學術性,又注重實用性,信息容量非常豐富。
2.2 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短陳述,是對全文核心內容的總體概括,2010年《財會研究》摘要情況見(表2)。
由表2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32篇沒有摘要,中、英文摘要齊全的載文共26篇。為了《財會研究》期刊文獻的國際交流和二、三次文獻的編制,建議《財會研究》在這方面應作出更大的努力。
2.3 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篇名、摘要或正文中抽出的最能表現論文主題內容的詞匯,2010年《財會研究》關鍵詞情況見表3。
由表3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642篇的論文有關鍵詞,這些論文共提供2119個關鍵詞,每篇載文平均關鍵詞3. 30個。與我國《文獻敘詞標引規(guī)則》中“手檢系統(tǒng)平均標引用詞2~5個”的要求相比,標引深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反映一種期刊或圖書的重要程度和正規(guī)程度,也反映某種學科的發(fā)展現狀及其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的情況。2010年《財會研究》參考文獻情況見表4。
由表4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591篇有參考文獻,占87.56%,這說明《財會研究》對投稿的引文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英文參考文獻僅144篇,只占引文總量2879篇的5.00%。說明《財會研究》的作者參考外文文獻的能力還不是很強。
3 作者統(tǒng)計分析
3.1 所在單位
對作者所在單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以了解《財會研究》在不同群體中所受關注的情況,論文作者所在單位的情況如表5。
由表5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發(fā)表的論文作者中各類高等學校作者人數高居首位,其他單位所占比例較少。這說明了該刊主要的作者群是高等院校的工作人員,也說明高校系統(tǒng)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學術氣氛較為活躍,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
3.2 合作情況
對作者合作情況統(tǒng)計分析,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科領域內研究達到的規(guī)模和深入情況,論文作者合作情況見表6。
表6表明,2010年在《財會研究》上發(fā)表論文的作者有23.91%是由兩人及兩人以上合作完成的,獨立作者完成的論文共計519篇,占76.09%,這說明《財會研究》的大部分作者具有獨立的研究能力。
4 綜合評價
通過以上對《財會研究》2010年發(fā)表論文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財會研究論文的產出力較高,但很不均衡。各類高等院校是財會學科論文的主要產出系統(tǒng),甘肅等省是財會學科研究論文的高產地區(qū)。對參考文獻的統(tǒng)計中還發(fā)現作者參閱的英文文獻多數是上世紀的,且文獻量較少。為保持一項研究工作具有前沿性,必須閱讀更多近期的文獻,在這方面作者還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4] 甘肅省財政科學研究所.財會研究,2010(1-24).
[2] 邱均平.文獻計量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endprint
摘 要:以《財會研究》為研究對象,從文獻計量學的角度,對該刊的載文和作者兩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試圖為我國財會學科的研究提供某一角度的參考。
關鍵詞:財會研究 ?載文 ?作者 ?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256-01
1 統(tǒng)計對象
以《財會研究》2010年出版的24期期刊為對象,對論文的載文和作者兩個方面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卷首語、人物或公司介紹、會議信息等非論文類內容不在統(tǒng)計之列。
2 載文統(tǒng)計分析
2.1 欄目設置與載文量
期刊的載文量是衡量期刊信息容量、情報輸出能力和情報生產率的主要指標,2010年《財會研究》欄目設置與載文情況見(表1)。
由表1可知,《財會研究》2010年總共載文675篇,所刊載的論文內容豐富,主題廣泛,涉及到財會學科的各個方面,既注重理論性、學術性,又注重實用性,信息容量非常豐富。
2.2 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短陳述,是對全文核心內容的總體概括,2010年《財會研究》摘要情況見(表2)。
由表2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32篇沒有摘要,中、英文摘要齊全的載文共26篇。為了《財會研究》期刊文獻的國際交流和二、三次文獻的編制,建議《財會研究》在這方面應作出更大的努力。
2.3 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篇名、摘要或正文中抽出的最能表現論文主題內容的詞匯,2010年《財會研究》關鍵詞情況見表3。
由表3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642篇的論文有關鍵詞,這些論文共提供2119個關鍵詞,每篇載文平均關鍵詞3. 30個。與我國《文獻敘詞標引規(guī)則》中“手檢系統(tǒng)平均標引用詞2~5個”的要求相比,標引深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反映一種期刊或圖書的重要程度和正規(guī)程度,也反映某種學科的發(fā)展現狀及其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的情況。2010年《財會研究》參考文獻情況見表4。
由表4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591篇有參考文獻,占87.56%,這說明《財會研究》對投稿的引文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英文參考文獻僅144篇,只占引文總量2879篇的5.00%。說明《財會研究》的作者參考外文文獻的能力還不是很強。
3 作者統(tǒng)計分析
3.1 所在單位
對作者所在單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以了解《財會研究》在不同群體中所受關注的情況,論文作者所在單位的情況如表5。
由表5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發(fā)表的論文作者中各類高等學校作者人數高居首位,其他單位所占比例較少。這說明了該刊主要的作者群是高等院校的工作人員,也說明高校系統(tǒng)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學術氣氛較為活躍,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
3.2 合作情況
對作者合作情況統(tǒng)計分析,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科領域內研究達到的規(guī)模和深入情況,論文作者合作情況見表6。
表6表明,2010年在《財會研究》上發(fā)表論文的作者有23.91%是由兩人及兩人以上合作完成的,獨立作者完成的論文共計519篇,占76.09%,這說明《財會研究》的大部分作者具有獨立的研究能力。
4 綜合評價
通過以上對《財會研究》2010年發(fā)表論文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財會研究論文的產出力較高,但很不均衡。各類高等院校是財會學科論文的主要產出系統(tǒng),甘肅等省是財會學科研究論文的高產地區(qū)。對參考文獻的統(tǒng)計中還發(fā)現作者參閱的英文文獻多數是上世紀的,且文獻量較少。為保持一項研究工作具有前沿性,必須閱讀更多近期的文獻,在這方面作者還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4] 甘肅省財政科學研究所.財會研究,2010(1-24).
[2] 邱均平.文獻計量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endprint
摘 要:以《財會研究》為研究對象,從文獻計量學的角度,對該刊的載文和作者兩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試圖為我國財會學科的研究提供某一角度的參考。
關鍵詞:財會研究 ?載文 ?作者 ?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256-01
1 統(tǒng)計對象
以《財會研究》2010年出版的24期期刊為對象,對論文的載文和作者兩個方面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卷首語、人物或公司介紹、會議信息等非論文類內容不在統(tǒng)計之列。
2 載文統(tǒng)計分析
2.1 欄目設置與載文量
期刊的載文量是衡量期刊信息容量、情報輸出能力和情報生產率的主要指標,2010年《財會研究》欄目設置與載文情況見(表1)。
由表1可知,《財會研究》2010年總共載文675篇,所刊載的論文內容豐富,主題廣泛,涉及到財會學科的各個方面,既注重理論性、學術性,又注重實用性,信息容量非常豐富。
2.2 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短陳述,是對全文核心內容的總體概括,2010年《財會研究》摘要情況見(表2)。
由表2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32篇沒有摘要,中、英文摘要齊全的載文共26篇。為了《財會研究》期刊文獻的國際交流和二、三次文獻的編制,建議《財會研究》在這方面應作出更大的努力。
2.3 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篇名、摘要或正文中抽出的最能表現論文主題內容的詞匯,2010年《財會研究》關鍵詞情況見表3。
由表3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642篇的論文有關鍵詞,這些論文共提供2119個關鍵詞,每篇載文平均關鍵詞3. 30個。與我國《文獻敘詞標引規(guī)則》中“手檢系統(tǒng)平均標引用詞2~5個”的要求相比,標引深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反映一種期刊或圖書的重要程度和正規(guī)程度,也反映某種學科的發(fā)展現狀及其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的情況。2010年《財會研究》參考文獻情況見表4。
由表4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的載文中591篇有參考文獻,占87.56%,這說明《財會研究》對投稿的引文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英文參考文獻僅144篇,只占引文總量2879篇的5.00%。說明《財會研究》的作者參考外文文獻的能力還不是很強。
3 作者統(tǒng)計分析
3.1 所在單位
對作者所在單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以了解《財會研究》在不同群體中所受關注的情況,論文作者所在單位的情況如表5。
由表5可知,2010年《財會研究》發(fā)表的論文作者中各類高等學校作者人數高居首位,其他單位所占比例較少。這說明了該刊主要的作者群是高等院校的工作人員,也說明高校系統(tǒng)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學術氣氛較為活躍,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
3.2 合作情況
對作者合作情況統(tǒng)計分析,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科領域內研究達到的規(guī)模和深入情況,論文作者合作情況見表6。
表6表明,2010年在《財會研究》上發(fā)表論文的作者有23.91%是由兩人及兩人以上合作完成的,獨立作者完成的論文共計519篇,占76.09%,這說明《財會研究》的大部分作者具有獨立的研究能力。
4 綜合評價
通過以上對《財會研究》2010年發(fā)表論文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財會研究論文的產出力較高,但很不均衡。各類高等院校是財會學科論文的主要產出系統(tǒng),甘肅等省是財會學科研究論文的高產地區(qū)。對參考文獻的統(tǒng)計中還發(fā)現作者參閱的英文文獻多數是上世紀的,且文獻量較少。為保持一項研究工作具有前沿性,必須閱讀更多近期的文獻,在這方面作者還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4] 甘肅省財政科學研究所.財會研究,2010(1-24).
[2] 邱均平.文獻計量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