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
1.父母在,不遠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薄墩撜Z·里仁》
意思是要是出游,必須要告知去處和理由。
點評:不是不讓你去啊……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出自《莊子·養(yǎng)生主》。一直被許多人用于鼓舞學習者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但卻忽略了后面那一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意思簡述: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
點評:就是告訴你永遠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強求啊。
3.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這句話現(xiàn)在人們普遍理解是,作為兒女,要為家族續(xù)香火,不然就是不孝。其實完全錯了。
原文出自《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币馑际遣恍⒌氖虑橛泻芏啵ㄈ翘撝福⒎钦娴氖侨N),以不盡后代的責任為大。
舜沒通知父母就結(jié)了婚,孟子認為這就是“無后”(沒有把父母當一回事),但因為舜一直在外工作,而且是堯(當時的帝王,古代認為帝王跟父母一樣)要把女兒嫁給他的,同時舜的父親雖然一直對他很暴力,但舜也很孝順,所以君子認為舜跟說了一樣。
點評:這句話和生孩子續(xù)香火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孟老只是告誡小的們:你們沒有舜那么偉大,但是只要盡到作為后輩的責任,尊敬和侍奉好父母就行了。
4.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后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出自道濟禪師(活佛濟公)之口。
這句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話說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成都)時,在城外的廟里駐扎,還強迫寺里和尚吃肉。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答應不屠城,我就吃肉?!睆埆I忠答應了,于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念著這句話。他是為了城里數(shù)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濟公認為只有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況下,為度眾生才吃肉。而濟公自己吃了兩只死鴿可以吐出兩只活鴿來,如果你也可以做到,盡管吃肉,做不到的話還是老老實實持戒吧!無知的凡人吶,絕對不能混淆概念。
5.人是生而自由的
話不多說,看官只要看了全句就懂:“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隸?!薄尅ぱ鸥鞑肌けR梭《社會契約論》
點評:盧梭估計在地下哭了幾百年了吧……
6.三思而后行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出自《論語·公冶長》。
現(xiàn)在的人多誤解了意思,覺得做事應該想三次甚至更多!老夫子如果有靈,都不知道暈倒多少遍了!孔老就是說:想兩遍就夠了!
點評:老人家的意思是兩種角度去考慮問題就OK了,不要想太多!JUSTDOIT!像季文子那樣思來想去(三常作虛指,指很多次還不行動,墨跡你妹?。。?/p>
7.相濡以沫
《莊子·大宗師》:“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睅缀醯扔诎自捔恕怨藕缶涑稣嫦?!
8.人不為已,天誅地滅
其中的“為”字有兩種讀音,正確的讀法是第二聲(陽平),這里的“為”是動詞,指“約束,控制”。
句意為:人如果不修煉自己的德行,上天會譴責他,人的心地也會無路可通!
9.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出自《詩經(jīng)·邶風·擊鼓》。
意思是:戰(zhàn)士之間的約定,說要一起死。后面的兩句是說,和我約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現(xiàn)在這兩句變成寫夫妻關(guān)系的了。
10.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之時,他就能夠說:我所有的生命和一切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p>
這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面的話,多么慷慨激昂。
但事實上,緊接其后的是:“因此,必須趕緊生活,因為不幸的疾病或什么悲慘的意外隨時都可以讓生命突然結(jié)束?!比绻悴恍?,可以翻一翻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原文。
王傳生薦自新浪微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