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廣娟
復制,在幼兒園里,從托班開始,幼兒間相互游戲?qū)W習時,就很關注一模一樣的東西,“這個玩具你要,我也要”,“小貼畫真好看,我也想要跟你一模一樣的”。復制在生活中的運用很廣泛,可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復制,復制讓我們生活中的東西不走樣,做事效率更高。“你有的東西我也要一個”,就讓孩子們也來玩一玩復制吧!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復制的過程,能運用簡單的方法進行復制。
2.對生活中的復制現(xiàn)象感興趣,了解復制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印章、印臺、模板、勾線筆、復寫紙、鉛筆、拷貝紙、圖片、幻燈片、視頻、一段音樂等。
經(jīng)驗準備:與幼兒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要讓某物品變出很多一模一樣的,會采用很多方法。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知復制并初步嘗試復制的方法。
難點:解決復制過程中出現(xiàn)的移動、物體的增加與缺失等問題。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什么是“復制”
反思一:幼兒直接感知的重要性
1.《指南》中提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
2.所以,修改后以幼兒的感知為重點,通過一步步的比較、感知什么是復制。
3.通過幼兒自己的實踐、操作和感知比教師的給予更能讓孩子理解。
二、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復制,感知復制多種方法
反思二:提供適宜的材料很重要
1.起先準備了7種材料。種類太多,幼兒選擇很長時間,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后來只提供三種材料,其他的延伸到區(qū)域中去嘗試。
2.首次提供8種印章,幼兒關注點在印章的造型上面了,后來只提供海豚,關注點轉(zhuǎn)回復制上面來。主線更清晰。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給孩子的材料,不是越多越好。幼兒真正能從中學到知識,有所獲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把握適宜的度,掌握好這個臨界點,至關重要。
反思三: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1.過程中幼兒遇到困難,對后面的操作形成阻礙,和幼兒一起討論出現(xiàn)的問題。師幼在步步探討中解決問題。
2.一節(jié)活動,怎樣在活動中讓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是一帶而過,或者是教師直接幫助幼兒解決了問題,都不能幫助幼兒成長,教師也處在給予的角度。
3.要關注活動中的問題,相信幼兒的能力,給予他們鍛煉的機會,讓幼兒試著思考,通過自己的嘗試和教師的隱性指導,自己直接感知問題,并且借助成人的力量,自己解決問題,這樣,孩子會獲得更多。
三、了解復制在生活中的運用,進一步感受復制的重要性
(江蘇省南京市天福園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