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弨是清朝乾隆年間進士,號抱經(jīng),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此人最愛??瘯?,并酷愛書法,后來得到一本《張遷碑》,拓印精美,如獲至寶。
盧文弨的好友秦大士甚是羨慕,于是厚著臉皮向盧文弨開口,想借回家去細細品味。盧文弨想也沒多想,直接就搖頭拒絕了,這東西雖然不是很值錢,但在他眼里是個無價之寶。秦大士未能如愿,回家就害起了單相思,最后想出了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意——偷!
有一天,秦大士去盧文弨家做客,趁盧文弨外出時,悄悄潛入書房,找到那本《張遷碑》藏在袖中,然后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揚長而去。秦大士前腳剛出門,不料盧文弨后腳就趕到,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寶貝不見了,聽說秦大士剛才來過,當即心知肚明,趕緊追了出去。秦大士只好物歸原主。
寶貝失而復得,盧文弨頗為得意。哪知天有不測風云,不到半個月,秦大士竟暴病身亡。聞聽噩耗,盧文弨悲痛欲絕,趕去祭奠好友。靈堂之上,他痛哭流涕道:“如果早知道兄長要跟我永別,我哪會對您這么吝嗇呢?如今我特來向兄長道歉,彌補我的過失!”
盧文弨哭罷,從袖中拿出心愛的《張遷碑》,在秦大士靈前拜了三拜,臉色凝重,然后將它丟進了火爐。看到至愛寶貝化為縷縷青煙,盧文弨臉上終于露出了欣慰之色。他相信,秦大士在天堂一定會收到這份情誼!
同時代的另一位進士袁枚,將此事記錄在他的《隨園詩話》中。這一年,袁枚61歲,并為此作詩感懷:“一紙碑文贈故交,勝他十萬紙錢燒?!比饲榫氝_即文章,盧文弨卻用最不“練達”的方式,向世人闡釋了真摯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