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是我國著名作家,著有《上海屋檐下》《包身工》等。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逝世。好友陳荒煤在得知噩耗后心情極其難過,整整一天都沉默著,不愿與人說話。
陳荒煤永遠不會忘記17年前的一個場景。那年元月,遠在重慶的陳荒煤突然收到來自北京的一個包裹,包裹里是一份花生米和一包香腸,都是他平時愛吃的。當然還有一封短簡,信里這樣寫著:“這是探路,收到后請即來信。至盼?!?/p>
包裹是老友夏衍寄來的,當時夏衍剛剛恢復自由?!拔母铩鼻?,陳荒煤曾擔任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兼電影局局長,夏衍一度做過他的上級。因為陳荒煤非常佩服夏衍的才華,夏衍對他也特別信任,兩人關系極好。后來,陳荒煤與夏衍一起受到批判,被下放到重慶圖書館抄寫資料卡片。夏衍復出之后,第一時間就想辦法和老友聯(lián)系。
陳荒煤自然及時回了信,很快他又接到了夏衍的來信,要陳荒煤立即寫一份申訴材料,說他會通過方毅直接交到鄧小平手上。陳荒煤按照夏衍的意思寄出了申訴信,隨后就有了平反的結論。雖然結論留有尾巴,但是夏衍早就料到了,他事先叮囑陳荒煤,只要審查結論不是叛徒,其他暫時都不要計較,等回京再說。陳荒煤記住了夏衍的話,心平氣和地簽了字,隨后終于回到了闊別12年的北京,結束了漫長的流放生涯。后來,陳荒煤又重新活躍在文化界。
張?zhí)煲砼c蔣牧良都是湖南湘鄉(xiāng)人。兩人相識時,張?zhí)煲硪咽敲駠膲活w熠熠生輝的明星,蔣牧良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文學愛好者;張?zhí)煲硎枪倩轮樱Y牧良是農家子弟。然而,他們都非常真誠、善良,互相欣賞,彼此將對方視為知己。1973年,72歲的蔣牧良病逝后,留下沒有職業(yè)的妻子和三個沒有工作的孩子,靠每月45元的撫恤費生活。得知蔣牧良遺屬的窘境,張?zhí)煲硇募比绶?,他決定每年資助這個家庭360元錢(20世紀70年代,這筆錢可以購買500斤豬肉),一寄就是五年,直到這個家庭生活條件有所改善,再三請求其停寄才作罷。而就在第六個年頭決定停寄時,張?zhí)煲磉€托妻子寄去了200元錢。其實,就在蔣牧良逝世不到兩年時,張?zhí)煲硪驗槟X血栓已經(jīng)癱瘓在床,自己家的開銷也非常大,但他仍不忘照顧好友的家人。
夏衍、張?zhí)煲韺τ颜x的真誠讓人深懷敬意。與陳荒煤相比,夏衍在職位、名氣上一直占著優(yōu)勢;與蔣牧良相比,張?zhí)煲淼奈膶W成就、物質生活水準也處在更有利的位置。然而,他們無視世俗的等級鴻溝,一個是自己剛剛恢復自由,便立即向身陷泥沼中的朋友伸出援手,而且連細節(jié)都想得那么周到;一個在朋友逝世之后依然情深義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關照其遺屬的生活。
世界上有兩種友情,一種像玉蘭花,極度夸張,色彩、芳香都彌散在外,你可以輕而易舉地體會到,那些以金錢、世俗的各種好處相引誘的友情多屬此類,它是錦上添花式的;一種似桂花,外表很不顯眼,但它可以默默地愉悅你的身心、芳香你的生命,它極大地抽除了功利的東西,純粹得像陽光一般。桂花般的友情經(jīng)得起歲月的暴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