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烏魯木齊市第三小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暢游繪本快樂閱讀
田甜
(烏魯木齊市第三小學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繪本以它精美的圖片,有趣的故事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尤其適合兒童閱讀。繪本不僅能講故事學知識,還可以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幫助孩子構建精神世界。在兒童閱讀繪本過程中,可以通過立體畫面、扮演角色、猜測內容、延伸情節(jié)等方法給孩子營造一個主動創(chuàng)造的空間,讓孩子愛上繪本,發(fā)展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為孩子快樂閱讀打下基礎。
繪本想象快樂閱讀
繪本作為兒童閱讀的一種讀物,被國際教育界公認為是最適兒童閱讀的圖書?!袄L本”,又稱為“圖畫書”,是繪本家、畫家專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圖畫書。閱讀的基礎是什么?多數(shù)人認為是識字,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真正的閱讀是讀者眼睛和大腦將抽象的文字變?yōu)榫唧w畫面、場景、推斷,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的交流溝通與共鳴,讀者在文字中流連不能自拔。因此閱讀的基礎不是識字,而是想象力。兒童繪本正是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的最好橋梁。讓孩子愛上繪本,發(fā)展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為孩子快樂閱讀打下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把每個孩子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我們?yōu)楹⒆舆x擇什么樣的書,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閱讀走向。因此,在購買繪本讀物時,應盡可能給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閱讀材料,做周全的考慮:閱讀材料是兒童開展閱讀活動的載體,教師可以選擇兒童喜愛的、畫面生動、內容健康有趣的讀物作為兒童的閱讀材料。
《你看起來很好吃》故事雖然簡單,寓意卻深刻:每一個人心里都有愛的種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真諦是信任、關愛和鼓勵。為了更好地引導孩子全身心地閱讀,感受人物內心變化,我設計了一處讓孩子入情入境展開想象的環(huán)節(jié)。
當我聲情并茂地講到兇猛的吉蘭泰龍眼里閃著紅光,張大嘴巴,向“很好吃”撲過去時,我用課件顯示畫面,讓孩子展開想象。孩子們聽我的講述,神情十分緊張。有孩子說吉蘭泰龍把“很好吃”吃了下去;有的說霸王龍過去保護“很好吃”;雖然孩子們想象的內容并不一樣,但是在想象的過程中他們體驗著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動。
通過入情入境的想象,讓孩子們體會“很好吃”遇到危險時,霸王龍的內心世界,是救還是不救,多數(shù)孩子選擇了救。在教師語言的渲染下,孩子走進書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因此我認為一是在兒童繪本閱讀中,我們可以根據(jù)繪本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適宜氛圍,突出圖畫的動態(tài)性。二是在情境之中,孩子的思緒是開放的、活躍的、靈動的。他們在猜測中入情入境,進入了較高層次的情感體驗。
《猜猜我有多愛你》是一本誕生于英國的繪本。書中表達的是一個愛的故事。小兔子以各種比喻句向大兔子表達自己的愛,小兔子要跟大兔子比比看誰的愛更多……在簡短、純真的對話中,展露無邊的親情,溫馨而又感人。
講完故事后,我把同學分成若干組,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把故事表演出來。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中,對繪本進行反復閱讀,融入了自己的理解。通過表演,我發(fā)現(xiàn)出孩子對于自己喜歡的書,往往要讀上好幾遍。在閱讀中喜歡上這個故事,再請孩子們表演,他們很開心。不要以為把故事表演出來就是只讀了第二遍,其實要想把故事表演好,孩子們會反復讀,他們會去看圖、文字,看人物表情、動作,還把幾幅圖聯(lián)系起來看。這樣,就是讀許多遍。他們這樣玩玩、讀讀、表演非常開心。由此觀之:首先,兒童的思維是處于“自我中心的思維”。這種思維基本特征是把主觀的東西客觀化、人格化。所以,角色表演,即使是配角,孩子們也會津津有味地表演。其次,孩子對閱讀性質盎然,他們有不會表演的地方,就會一起去閱讀書本。他們在表演中玩,在玩中讀。再次,閱讀—表演—閱讀—表演,這樣反復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得到發(fā)展,記憶力不斷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在講《逃家小兔》時,我給孩子們講前面的故事,然后我用課件出示畫面,并出示句型:
“如果你變成_______?!毙⊥谜f,“我就要成_______。”
“如果你變成_______。”小兔說,“我就要成_______。”
讓孩子猜猜看,小兔子會說什么,媽媽會怎么說。因為《逃家小兔》的情節(jié)與語言具有重復性,所以孩子們會根據(jù)前面的故事內容展開合理想象。《逃家小兔》中,畫家克雷門把一大一小兩只兔子畫得即寫實又浪漫,對畫面的銜接和處理也很有創(chuàng)意。這樣不僅把故事推向高潮,而且把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到了一個無限空間。
所以猜測內容得出以下觀點一是猜測問題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孩子憑借自己的想象、理解推測而來的,有待證明后才能確定。二是在猜測的課堂上孩子們的思維可以達到三種狀態(tài):猜想、敢猜、能猜。猜想是想自己感興趣的;由于猜測,孩子們放開膽量所以敢猜;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不是信口開河而是能猜。三是在猜測中,孩子們發(fā)散思維去分析認知問題,大膽運用自己直覺和想象去體驗快樂。
《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本溫馨的、可以豐富孩子情感的繪本。鼠小弟把自己心愛的小背心借給了自己的好朋友,把快樂與大家分享。大方的鼠小弟把背心借給了誰呢?我讓孩子們接著往下編:
小鴨子把小背心借給()。它穿上小背心覺得(),可是心里()。
在這個課例中,我讓孩子們在充分了解故事、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礎上續(xù)編故事。孩子們遵循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以及對故事的延續(xù),編出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兒童繪本是運用圖像和文字一起創(chuàng)造的書,包含豐富精彩的畫作,以及修飾精煉的文字,兒童繪本圖畫連貫,圖有表情的特點給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兒童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立體畫面、扮演角色、猜測內容、延伸情節(jié)等方法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自由想象、主動創(chuàng)造的良好空間,讓孩子們由繪本愛上閱讀,為孩子一生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1]余耀.由圖畫書愛上閱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2]南美英.會閱讀的孩子更成功[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年5月.
[3]周益民.上讀書課啦[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4]徐丹.關于繪本閱讀與兒童教育的思考[I],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