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臨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廣東 湛江 524000)
淺析高三歷史試卷的評講方法
朱臨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廣東 湛江 524000)
試卷講評是高三復習教學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試卷講評對學生已有的知識起著矯正、鞏固、充實、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可以極大地減輕學生繁重的學習負擔,但縱觀高三歷史試卷講評課,基本上存在著“流水校對,缺乏針對”、“面面俱到,缺乏重點”、“就題論題,缺乏拓展”、“只顧評講,缺乏反思”的誤區(qū)和困惑,影響著復習的效果。本文將從試卷講評課的實際出發(fā),形成“量析—質(zhì)評—反思”的三步講評模式,明確試卷講評的五個維度:注意生熟轉(zhuǎn)化、把握張弛之度、投入絕對時間、重視知識回歸、兼顧個體整體,讓試卷講評更有效更優(yōu)化。
講評;互動;有效;方式與技巧
考試是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師,除了要掌握命制試卷的能力,更要能夠上好試卷講評課。上好試卷講評課意義重大:對學生而言,可以幫助他們查漏補缺,糾正錯誤、規(guī)范解題、開闊思路,總結(jié)成功的經(jīng)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完善知識系統(tǒng)和思維系統(tǒng),為下一階段學習成績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chǔ),對我們老師而言,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方面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自我總結(jié)、自我反思、改進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歷史試卷講評的效率?
試卷的評析、利用作為高三歷史復習教學活動方式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高中學生知識優(yōu)化的手段之一,有著重要的價值。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nèi)在需要。高三學生學習的功利性非常明確,是直指高考,因此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比任何時候都要容易激發(fā)??荚嚳梢越o學生帶來一定的緊迫感,有效的試卷講評課可以更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在講授技巧與方法過程中我們需要記憶,但不是對歷史題目進行死記硬背。讓學生理解怎么樣的題型用什么樣的方法技巧或理解什么技巧可以解決什么樣的題型,多給學生一些情景體會才能將學生引向?qū)W習過程的心理體驗,在過程中收獲,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情意的發(fā)展,養(yǎng)成正確的態(tài)度。一次考試不是能絕對說明問題,絕對體現(xiàn)成績。通過一次次的考試,我們還應(yīng)當引導學生去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成績讓學生明白以后的學習中要從哪些方面去改善,讓學生能夠調(diào)整情緒,擺正心態(tài),去迎接下次的考試,直至高考。而且,“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的腳步不會停止,有了健康的心理,積極的態(tài)度,就會有自動自覺的學習,從而受益終身。
(一)針對性原則
試卷講評的目標就是鞏固基本知識、熟練解題技能和實驗技能、突出重點熱點、突破難點錯點。因此,我們要依據(jù)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所規(guī)定的知識能力要求,針對學生的主要錯誤、知識要點、重點難點和考試熱點進行評講。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或平鋪直敘式的逐題講解。一堂課時間有限,師生精力有限,要突出重難點知識、熱點題型的解題思維與方法,更要突破學生的錯點知識或解題技能。針對難點錯點補充必要的跟蹤訓練,直到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解答為止。這一原則是我們提升有效評析試卷的前提和基礎(chǔ)。
(二)自主性與提領(lǐng)性原則
主體性教學理論的核心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學生作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必須能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的全過程,把課堂獲得的信息“內(nèi)化”為自身的認知系統(tǒng)。
試卷講評應(yīng)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既要將學生自行討論分析、自行探究糾錯、自行歸納總結(jié)、自行解決問題這條主線貫穿在講評課的始終;也應(yīng)該突顯教師的提領(lǐng)作用,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地提出適合的要求,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一步一步地發(fā)展自己,最大限度地完善與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教師對于本次考試做簡單概述,主要是對試題考查目標、難度的評價,學生的得分情況公布(有重點)、值得肯定的試卷和答卷中存在的問題等作一些簡單介紹,使學生從宏觀上了解本次考試的概況和自己所處的位置。
(三)時效性原則
測試是學生獨立思考性最強的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很多解題的念頭和想法,即使是試卷上做錯了甚至沒有做的題,他們都曾閃現(xiàn)過思維的火花,若不及時交流,這些火花就會熄滅。如果測試之后都過了好幾天,甚至在學生把試題內(nèi)容都快忘了的時候教師才講評,這樣不但會降低學生尋求正確答案及失分原因的積極性,而且不利于學生對錯誤的糾正及知識的查漏補缺。學生剛考試時,他們在頭腦中對試題解答情形的記憶表象還是十分明晰的,此時學生的思維和心理都處于一個非常興奮的狀態(tài),對考試成績和未知解答有一種強烈的心理渴望。他們渴求老師的評價,特別是肯定他們的進步,指點面臨的迷津。教師要抓住這些心理特點,及時進行講評,就能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
(四)延展性原則
試卷講評是一個重新梳理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借題發(fā)揮,類比延伸,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積累,理清相關(guān)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使學生形成一個經(jīng)緯交織、融會貫通的知識網(wǎng)絡(luò)。首先,要對共性問題、重點問題進行拓展性訓練。即針對試卷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和知識、方法缺陷,布置有針對性、拓展性的練習。可以先對于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對知識、技能和方法進行補償練習,再進行變式訓練,最后進行拓展性訓練。第二是矯正個別錯誤、進行一般性訓練。學生矯正改錯,相互討論、交流,解決個別問題。第三是針對共性問題,設(shè)置較有深度的訓練題,提高層次,變換角度,進行拓寬性訓練。
綜上可見,在新課標理念下,我們的歷史試卷講評課要轉(zhuǎn)變觀念,注重科學講評,重視講評效率。講評仍然需要教師精心備課,從付出的時間來看,也許比一堂新學課還要多。因此,教師不僅要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更不能吝惜自己的時間。此外,上好講評課要注意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關(guān)系,注意學生學法指導,注意講評形式多樣化,以調(diào)動學生興趣,使講評課真正起到糾正錯誤,鞏固知識,拓寬思路,提高能力的目的,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優(yōu)化課堂,實實在在地提高復習的效率。
G633.55
A
1671-864X(2015)05-01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