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黃磊,1971年12月6日出生。畢業(yè)并任教于北京電影學院,著名演員、編劇、導演、歌手。作為《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參與嘉賓,黃磊與黃多多這對父女在節(jié)目中的表現(xiàn)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和追捧,尤其是黃磊那一手出色的廚藝,更是為其贏得了超高的人氣。日前,黃磊的新書《我的肩膀,她們的翅膀》上市。書中上半部分詳細記錄了與多多成長的點滴故事、與妻子的浪漫生活、與小狗乖乖的緣分以及對友人的態(tài)度和情深義重;下半部分則聚焦黃磊年輕時候與孤獨寂寞的對抗、于行走間筑夢的經(jīng)歷。
本期“星·美文”中的文章選自黃磊新書《我的肩膀,她們的翅膀》。文中黃磊為大家呈現(xiàn)出自己演藝生活外的家之藝術(shù)。
我熱愛的田園生活
我自小就生活在城市中,大約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居住的大院要拆掉蓋成樓房,于是全家暫時拆遷到十里居(現(xiàn)在北京朝陽區(qū)東四環(huán)東風北橋一帶)。那時三環(huán)外還有許多農(nóng)田,我家住的算是城鄉(xiāng)接合處,我的窗外就是亮馬河,河的兩邊都是麥田,還有一個村莊。我們幾個小朋友常跑到人家村子里去看狗,還有豬。要不就是到打麥場去玩摔跤,還有幾次到麥田里去抓野兔子,可從來也沒抓到過。到了冬天就拿個洗菜的竹匾(是我父母從南方帶到北京來的)和一把米去田邊抓麻雀,抓到就帶回家養(yǎng),可一只都沒養(yǎng)活,據(jù)說麻雀是不能家養(yǎng)的,而且它是氣死的,當時我還為麻雀哭并且舉行葬禮。我們還會自己糊風箏,用竹篾子和報紙,還有一轱轆縫衣服線就能糊,俗稱屁簾兒,樣子很丑,但是能飛得很高。再不就是到田野里玩打仗,打完了就坐在田頭發(fā)呆,看著太陽從地平線一點點消失……這段生活大約有三年,然后就搬回城里,一直長大到今天,從來沒有離開過,當然這些年拍戲也去過不少地方,算是見識到不少自然的風景,但也都是匆匆一瞥,而且又一直忙著工作。工作一完就馬上回到北京,回到樓層頗高的家中,出門就開車,不是去學校,就是去公司,要不就是約著酒肉朋友們?nèi)ジ鞣N餐廳胡吃胡喝。我眼睛望到的全是立交橋、大高樓,每每驅(qū)車行駛在四環(huán)三環(huán)二環(huán)路上,無論暢通還是擁堵,我都恍如隔世,我習慣了這樣的環(huán)境,我也依賴這樣的城市,沒有這些恐怕我會恐懼而死,我常常會這樣想,我是個城市圈養(yǎng)的膽小鬼!
可我常常懷念兒時的田園生活,做夢都想。人與自然原本就是一體,人是屬于自然的,在沒有社會生活之前的人是自然人,今天我們雖然成為社會人,可是本性中一直不曾消褪對自然的喜愛,那是我們的天性。
去新西蘭旅行讓我的夢實現(xiàn),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田園,不是景色,而是心境。從一到達內(nèi)皮爾,我滿眼滿心就都是綠色的,新鮮的空氣不是奢侈品,隨處都是天然氧吧。雖說邀請方為我們準備了美酒佳肴,可最好的禮物是新西蘭本身。這個以農(nóng)牧業(yè)為主的國家活像個大公園,惠靈頓和奧克蘭以及其他一些市鎮(zhèn)不過是這公園中的一些便利店和歇腳涼亭,剩下的全是自然,真正的大自然,有冰川、森林、牧場、湖泊、河流以及質(zhì)樸的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在這里我才明白我是個需要自然的自然人,我可以像兒時一般有限地臥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這時候可以忘卻所有城市帶給我的憂慮與不安,我開始靜下心來認真地審視起自我,原來一切都是多余的妄想,原本人就該屬于這自然,原本這自然的一切就是屬于人的。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想過自己究竟有多需要這樣的大自然,只有城市在你們四周。你擁有所有的交通工具,卻總也走不出那面城墻。
也許有一天,我會有勇氣去改變自己!“也許有一天”——我像個膽小鬼似的坐在書房的桌前,望著窗外燈火通明的街道,喝著杯威士忌燃著一支煙,聽著電腦中播出的音樂,握著鋼筆癡想著……
四十二歲,一個清晨
我的工作時忙時閑,通常忙的時候就是進攝制組拍戲,拍戲一拍就是兩三個月起步。這兩三個月沒有任何法定休息日,而且這些沒有休息日的工作日都是要早起的,所以我忙的時候都是要早起的。那閑的時候呢,閑得沒事做就總想著如何安排這時間,去看看父母會會朋友,或者一家三口外出吃個飯逛大街,再不就是買菜做飯請朋友到家玩。如果閑工夫夠長就外出旅行度假游山玩水買東西,總之閑也閑不住,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比忙的時候更忙,于是我養(yǎng)成了個習慣,常常早起。
早起很痛苦,對于許多人都是如此,我也不例外。尤其越是上鬧鐘有必要的早起就越是痛苦,仿佛剛睡著鬧鐘就響了。睜開一只眼找手機關(guān)鬧鐘,再躺回枕頭上進行激烈的思想斗爭,然后閉眼又進入半睡著狀態(tài),三五分鐘就做完一個遲到的夢,再然后便是驚醒。嘴里心里一起罵,還不知道罵的是誰為什么罵。暈頭轉(zhuǎn)向就下了守了一宿的床,奔向衛(wèi)生間拿起牙刷面朝鏡子,看到熟悉的自己和陌生的腫臉。再想罵點兒什么,但已經(jīng)顧不上來了。迅速弄完自己依然半夢半醒的身體和大腦,沖出門闖入到旭日東升或霧霾籠罩的都市中,又見到風霜雪雨下的街道,和自己一樣如夢初醒的人群,以及相視漠然的腫眼泡。
自從女兒上幼兒園,我就開始明白,睡大懶覺并且成為一種習慣的好日子一去不返。清晨六點半,晚上熬夜做事聚會喝大酒閑扯淡的你就隨著早睡早起的她一同上路了??粗瑯铀坌殊斓男∧槪蝗灰庾R到原來自己也是從這么大就開始學著去接受早起的現(xiàn)實。我們?nèi)龤q入園,七歲上學,一路上到二十二三,寒暑假還要寫作業(yè)出去玩談戀愛什么的,反正就是一直早起,迎著清晨,或者蹦蹦跳跳,或者心事重重地去學習,等到大學終于畢業(yè),繼續(xù)深造的繼續(xù)早起,找到工作的就打卡上班,待業(yè)在家的就起得更早,因為睡不著滿腦子的創(chuàng)業(yè)找工作。再之后事業(yè)有成職位高升的更要身先士卒行業(yè)表率地提早到達,成績平平又不甘人后的是大多數(shù),“大多數(shù)”永遠都比“少數(shù)”起得早也算是真理吧。結(jié)婚生小孩養(yǎng)小孩等到小孩上大學的都是“大多數(shù)”的早起腫臉族,不結(jié)婚不生小孩不養(yǎng)小孩并且不著急睡的也未必就是“少數(shù)人民”。等有一天你醒來,一看表才清晨四點半,你就離當爺爺奶奶不遠了,可以正式開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了,于是你清晨醒來回首往事然后睡不著了。
在這些個日子里,清晨對于每個人多數(shù)都是忙碌并且混沌的,我們似乎只有在那些極少的時刻會將一次清晨刻在腦中,清新而快樂,美妙難忘。也許是在初愛的懷中,也許是在異鄉(xiāng)的旅途,一次歡聚暢飲后年輕的身體迎來的日出,一段漫長的等待與念想換來的晨光下的擁吻,還有海潮聲伴隨下你蘇醒過來看到依然甜夢的妻女的面龐。
記得有一年,我與妻剛剛結(jié)婚,初夏的清晨,我被一束光喚醒,原來是朝東的窗外初升的太陽,于是我走到窗前向外望,妻也醒來走到我身后,輕輕摟住我,在晨光下我們的身體是金色的,像童話。
寫下這篇文章的今天清晨,我六點就醒來,想著有稿子要交,還有場NBA的球賽要看,還有馬上要開幕的烏鎮(zhèn)戲劇節(jié)和隨后要開機的電視劇……今天是周末,妻女都還在睡,我輕聲起來,坐在桌前,這是我四十二歲的清晨,不忙也不閑的一天。
下廚男人最性感
下廚,似乎一直都是女人的事,我常去的菜市場里也多數(shù)見到的都是女人,更記得兒時住在大院中的一個景象:各家的媽媽們提著菜籃子走來走去,或是圍坐在一起擇菜閑話。雖說名廚或者職業(yè)廚師常常是男人,可家中下廚還是以女人為主。在中國,尤其是早些年,真正意義上的家庭主婦不多,我說的是像美國那樣的職業(yè)家庭主婦,不用上班掙錢,只專心在家操持家務、孩子、一日三餐的。由于經(jīng)濟狀況不佳,中國多數(shù)家庭都是夫妻二人都要上班,當時所謂“雙職工”,兩人的工資剛好夠一家人生活。明明是平等工作,分擔家用,可家務中最重要也最煩瑣的一日三餐通常落在女人的身上。為什么?也許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慣常思維決定的,更或許是我們一直以來默默相信的“男尊女卑”這種腦殘思維造成的,反正丈夫下班回家可以讀報、看電視、出門閑扯淡,老婆得奔菜市場再沖進廚房一通忙活?;臼沁@樣,通常是這樣,各種電視劇里也是順理成章這樣演著,廚房成了女人專屬,連灶臺都設(shè)計得比較適合女性的身高。在舊時,女人有一手好廚藝似乎成為賢妻良母好主婦的第一標準,幾乎比長得好看還重要。所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話的大意就是長得美還得特懂事兒,同時一轉(zhuǎn)身系上圍裙就煎炒烹炸來一全套。更有混蛋邏輯說什么“要想拴住男人的心就得先拴住男人的胃”,這種理論嚴重傷害了女性,也貶低了男性。女人一律成了老媽子,男人成了豬。
終于,解放了,婦女解放了,翻身婦女得解放。我說的不只是咱們這兒常說的解放。上一百多年,這個世界有著各種解放,不光咱們幸福了,好些地方好些別的人也過得不比咱差。還有比咱過得更美的這咱就甭提他們了。反正,情況發(fā)生了變化。這變化不是女人不再下廚房,而是男人也開始下廚了,并且可以公開,不丟人還挺驕傲了。以前有怕老婆的跟家干活兒還扛著在外面不敢吱聲兒,現(xiàn)在男人則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一句“怎么了?我愿意!我喜歡!我就慣著我媳婦,礙您什么事了呀!”這么一說還特招人喜歡,自己老婆別人老婆聽著都高興。
???你問我是不是就這樣?我……就算是吧,怎么了吧!先別管我的事兒,咱討論的是所有下廚的男人。男人下廚房是自信的表現(xiàn),下廚的男人最有魅力。這是我的結(jié)論。因為我愛下廚房,但不只是因為我愛才得此結(jié)論。
你可以試想一下,下班路過一家菜市場或者超市,順手買上三兩樣時令的青菜,再來條小魚或者半斤豬肉雞翅之類的。如果你還會討價還價就更好了,在選菜與問價時你已經(jīng)在構(gòu)想今晚的菜式,并且在腦中演練了起來,相信此刻你白天工作時的事情以及領(lǐng)導堅硬的臉會開始模糊不清。之后你進屋回家泡上一杯茶或者來一杯啤酒(個人認為酒更好,這會兒茶容易影響睡眠),再打開收音機聽聽路況信息,一邊洗菜切肉一邊得意地想著自己此刻幸好沒有為了到外面找吃食而絕望地擁堵在無盡的車流人海中,此時你臉上可能會浮現(xiàn)出一絲小人得志的奸笑,所以小心別切著手。如果你今日工作不順心,你還可以把招你煩的人或事當成菜,一刀一刀慢慢切。準備工作做完,飯也放電飯鍋里燜上了,你就接著喝茶或啤酒,再打一電話告訴翻身解放的老婆,革命形勢還是一片大好,自己已經(jīng)在廚房了。相信對方會立即遞上接頭暗號通知你飯后節(jié)目更精彩。這時候你就該先離開一下廚房,到臥房稍微準備一下飯后的節(jié)目,比如弄個蠟燭、選個唱片、點個香薰什么的。個人認為廚房臥房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有時候臥房變廚房,廚房改臥房也是不錯的。還有,手機模式很重要,在晚餐前到隔天早餐后都需要關(guān),別怕有急事兒,急事兒人家會打家里。不信你試試,第二天你看到的短信和未接來電基本都不是什么正事。估計時間差不離了,你就可以系上圍裙正式下廚,做起來別著急,好飯不怕晚,許多事兒都是慢一點久一點更好。菜擺桌上人還沒進家門就不夠好了,最佳狀況就是她進門時,你正揮刀弄鏟地炒著最后一道菜。接下來的事兒我就不細說了,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大體總結(jié)就是一起品嘗美味佳肴,再一起品嘗對方。
有個女作家叫伊莎貝拉·阿言德,寫過一本書名為《春膳》,書中她寫道:“最性感的男人就是裸體下廚做晚餐的男人?!痹趺礃?,沖著這個也該下廚吧!
(責編:張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