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騰云
摘 要:中國革命道德傳統(tǒng)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新時期官德的重要源泉和養(yǎng)分??偨Y回顧我黨官德建設的光榮傳統(tǒng)和歷史經(jīng)驗,對加強社會轉型期的官德建設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官德建設;倫理道德;革命信念
1 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和發(fā)展
中國革命道德,是指五四運動以來,以中國共產黨為主體的革命者、愛國者、人民軍隊和人民群眾,在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的基礎上,以馬列主義為指導,在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優(yōu)良道德。中國革命道德是馬克思主義倫理道德思想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道德批判性繼承的產物,體現(xiàn)著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基本要求。
中國革命萌芽于20世紀初期,并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中得到初步醞釀,然后歷經(jīng)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以及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各革命階段,逐步形成、鞏固并發(fā)展。中國革命道德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歷史時期,對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樹立革命理想、堅定革命信念、堅持革命意志、弘揚革命精神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我黨我軍克服重重困難、戰(zhàn)勝千難萬險的重要力量源泉,成為中國革命最終取得勝利的重要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
2 中國革命道德主要內容
2.1 共產主義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
信念是方向,是精神支柱。中國的革命事業(yè),是極其殘酷、極其艱苦的事業(yè),沒有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是不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的。
革命烽火中,無數(shù)個革命者加入共產黨,不為名,不為利,就是為了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在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時,寥寥千人,在國民黨反動派血腥鎮(zhèn)壓,白色恐怖的惡劣形勢下,以及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經(jīng)過兩年零八個月的浴血奮戰(zhàn),將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呈現(xiàn)燎原之勢。也正是憑借著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無數(shù)共產黨人經(jīng)受住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嚴刑拷打,經(jīng)受住了革命的殘酷經(jīng)驗,經(jīng)歷了雪山草地萬里長征的艱難困苦、浴血奮戰(zhàn)八年抗戰(zhàn)、極其殘酷的三年解放戰(zhàn)爭,20多年艱苦卓絕的頑強奮斗,終于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這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勝利,是人民堅定革命意志的勝利,是革命信念的輝煌勝利。
2.2 救國救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十分重視自身的建設,不但注重從組織上入黨,而且要求首先思想上入黨,用無產階級思想武裝全黨、用革命道德觀教育全黨。1938年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黨在民主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中指出:“共產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彼€明確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位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彼?944年在《為人民服務》的演講中明確說:“我們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位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边M而,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毛澤東把“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親密的聯(lián)系”作為黨的作風之一。在漫長的革命戰(zhàn)爭時期,黨始終不渝地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的繁榮富強而浴血拼搏進取,這是我們共產黨人也是全體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革命道德的核心內容。
2.3 追求真理、積極創(chuàng)新的精神
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是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武裝的無產階級革命的政黨,但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是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書本里尋求在落后的中國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現(xiàn)成答案,而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領導我們黨成功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并把中國引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毛澤東從來反對歷來中國的實際去研究馬克思主義。他反對本本主義,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調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指出主觀主義是共產黨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xiàn)。他創(chuàng)立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理論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就是突破了對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和把蘇聯(lián)經(jīng)驗神圣化的思想束縛,深刻研究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特點,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的成果。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的過程,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而不斷追求真理、開拓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黨的主要領導人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是他們追求真理、積極創(chuàng)新的精神推動者中國革命事業(yè)不斷走向勝利。
3 中國革命道德的現(xiàn)實意義
當前,雖然我們處在和平發(fā)展的新時代,但來自國外的挑戰(zhàn)仍十分嚴峻,國際局勢仍錯綜復雜,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yè)仍然任重道遠。繼承和弘揚中國革命道德傳統(tǒng),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尤其對推進當前我國轉型期官德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3.1 堅定信念,鞏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
崇高的信念,是共產黨人追求真理、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動力。胡錦濤在總結紅軍長征勝利經(jīng)驗時指出:“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英勇的紅軍將士之所以能夠視死如歸、浴血奮戰(zhàn),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人世間難以想象的千難萬險,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著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奮斗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偉大旗幟,是戰(zhàn)勝困難,是戰(zhàn)勝困難、贏得勝利的源泉。”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新時期,部分黨政領導干部,尤其是部分高級領導干部,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動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信心不足。近些年,“裸官”現(xiàn)象愈演愈烈,就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裸官是對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褻瀆,是官員背離忠于國家,忠于人民最根本原則、自私自利的表現(xiàn),是失去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表現(xiàn),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并深入反省。
3.2 要繼承革命先烈們憂國憂民的情懷,更加自覺地執(zhí)政為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jīng)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有了顯著提高,我們取得的成就世人矚目。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發(fā)達國家在經(jīng)濟科技上占優(yōu)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我們不能安于現(xiàn)狀、盲目樂觀,更不能夜郎自大、放松警惕,而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
憂國憂民不僅僅是革命前輩的責任,不僅僅是當代知識分子的責任,更應該是當今高級黨政領導干部的擔當。黨政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比普通黨員和群眾站的高,看得遠,是全國人民的舵手,是我們的主心骨,要有舍小家、為大家、憂國憂民的情懷,而不能僅僅把目光鎖定在一家一族一集團內;要以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為根本,以更為莊嚴的使命感、責任感,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嚴格地自律,更加自覺地執(zhí)政為民,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膽識和銳氣。
第三,繼承革命先烈們艱苦樸素的作風,防止奢靡之風和腐敗現(xiàn)象的滋長。
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有了很大幅度提高,但艱苦樸素仍不過時,因為任何社會,如果任由奢靡之風和腐敗現(xiàn)象滋長,都會耗盡國家的財富,侵蝕社會的風氣,最終失去民心。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毛澤東曾經(jīng)告誡我們:“房子是應該經(jīng)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擠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jīng)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笔袌鼋?jīng)濟條件下,黨和國家的官員,必須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和艱苦樸素的作風,筑牢思想上的防線,堅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官僚主義,杜絕任何形式上的鋪張浪費、驕奢淫逸,要時刻警惕各種考驗,既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注釋
1.《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頁。
2.《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頁。
3.中共中央文獻室編:《毛澤東 周恩來 劉少奇 朱德 鄧小平 陳云格言》,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5頁。
4.《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頁。
參考文獻
1.羅國杰主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趙長芬主編:《官德論》,新華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