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棟,民盟中央美術院理事、中國國畫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上海陶器藝術研究院院長、上海民盟書畫院副院長、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1967年出生于山東省德州市。
中國古人曾由衷贊嘆:“馬者,貴獸也。”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每一匹功勛卓著的馬上都有一位流芳千古的英雄;每一個英雄豪杰耀眼的光圈之后都有一匹名垂青史的駿馬,它們已經(jīng)與人類文明的歷史血肉相連,不可分割。這也就不奇怪為什么古今中外那么多著名的藝術家都將駿馬作為他們作品的重要題材。
有朋友曾問張智棟:“你畫的馬與徐悲鴻先生畫的馬有何不同?”他慎重地回答:“悲鴻先生所畫駿馬充分表現(xiàn)了當時歷史的時代特點,他的駿馬雖英姿勃勃,但卻讓人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悲涼感。我畫的是當代改革開放后的駿馬,表現(xiàn)的是‘此馬若遂千里志,追風猶可到天涯的遠大志向及駿馬英武健碩、勇猛剛勁、風馳電掣的大無畏精神和追求成功的強烈信心?!?/p>
張智棟喜歡畫大寫意的駿馬,濃墨大筆、重彩渾然、酣暢淋漓、猶如狂風暴雨,猶如鐵流滾滾,勢不可擋,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氣呵成,每幅作品的完成都會讓人激情澎湃。張智棟說,特別喜歡畫風中飄揚的馬鬃,它們是那樣的灑脫飄逸、充滿激情。每當畫到此處,我都會瞇起眼,感覺自己好像又回到廣闊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騎在馬背上,風掠過耳邊,馬鬃飛揚在面頰上,奔騰馳騁的快意讓我回味不已。
這里刊出作者在內(nèi)蒙大草原1個多月所創(chuàng)作的部分駿馬作品。 (文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