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肖正南
怒江奇石天賦神韻 妙于天成
文圖/ 肖正南
千萬塊普通卵石中,只有極少數(shù)卵石在偶然的機遇下,經(jīng)江河滾動、搬運、水沖、撞擊、沙磨而形成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精品奇石。
馬到成功
自古以來,奇石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深受文人雅士的鐘愛,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古人曰:“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奇石是大自然賜給人們的珍貴藝術品,石中有文化,石玩寄深情,奇石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大河流之一,又稱“潞江”,上游藏語叫“那曲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內部,由怒江第一灣西北向東南斜貫西藏東部的平淺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經(jīng)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流入緬甸后改稱薩爾溫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從河源至入??谌L3240公里,中國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長650千米;總流域面積32.5萬平方千米,中國部分13.78萬平方千米;徑流總量約700億立方米,省內流域面積3.35萬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積8.7%。
在怒江流經(jīng)的數(shù)千里河灘上,布滿了歷經(jīng)悠悠歲月打磨雕琢的怒江石。怒江石是在成巖時期就形成,隨后原石經(jīng)水沖摩擦或風化,形成各種花紋、紋理和奇形怪狀的石頭。怒江石的石質細膩,摩氏硬度4—7,有硅質巖、石英巖、沉積巖、變質巖、噴發(fā)巖、砂巖等石種。怒江石一般可分為景觀石、形象石、紋理石(如人物、動物、文字圖案石)、色彩石等。
雖然怒江奇石產(chǎn)地幅員遼闊,但奇石精品卻極為稀少珍貴。怒江上游兩岸質地最堅硬的巖石,在江水中經(jīng)過數(shù)百年、上千年和幾千公里的翻滾,才形成渾圓的卵石。質地松軟的巖石形成河沙,江中行程不夠的僅為粗礪的毛石。千萬塊普通卵石中,只有極少數(shù)卵石在偶然的機遇下,經(jīng)江河滾動、搬運、水沖、撞擊、沙磨而形成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精品奇石。怒江奇石是大自然的產(chǎn)物,它的美在于自然,妙在于天成:風之蝕、水之磨、浪之琢,經(jīng)歲月的打磨,創(chuàng)造出無聲的自然美。在筆者收藏的怒江奇石中,有名為“人類祖先”、“山川不朽”、“國寶熊貓”、“馬到成功”等四方精品奇石。自然天成、天賦神韻、意境奇絕,令人叫絕。其中 “馬到成功”這塊紋理圖案石是我最為喜愛的,它長15.5厘米、高11.5厘米、厚3厘米,呈橢圓形。灰黑色石頭上有淡黃色的紋理,呈現(xiàn)出一匹奔馳的駿馬,就好像徐悲鴻大師筆下描繪的奔騰駿馬,神韻十足、形象逼真。此石具有“神、情、趣、奇”的特點,集靈氣、運氣、福氣、財氣于一體,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觀之令人心曠神怡,堪稱稀世珍寶。以上這四塊奇石精品具有雅俗共賞的形象美和意境美,可謂“人類祖先”石中神,“山川不朽”石能言,“國寶熊貓”無價寶,“馬到成功”天際騁,被中國最具權威的觀賞石專家劉道榮教授評價為“國內石壇的天然力作,舉世無雙的瑰寶”。
一帆風順
人類祖先
飛龍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