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條件,確保改造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為如期完工提供保證。
(2)最大程度減輕施工對現(xiàn)狀交通產生的干擾,確保施工期間道路的交通通行,確保重要節(jié)點的通達性。
(3)盡量減少對沿線企事業(yè)單位及居民出行的影響,保證公共交通系統(tǒng)換乘的便利性。
(4)通過合理的交通組織,提高道路改造期間施工車輛和社會車輛交通運行的安全性。
(1)盡量實現(xiàn)交通流的通暢有序。協(xié)調施工期間封閉區(qū)域與開放區(qū)域的關系,充分利用紅線(綠線)內的道路資源,開辟交通便道,盡量做到“占一還一”,保證道路維持一定的通行能力。
(2)體現(xiàn)“以人為本、公交優(yōu)先”的理念。施工期間預留足夠的慢行交通通道,不降低行人及非機動車的出行環(huán)境質量,保證公交系統(tǒng)運行的穩(wěn)定性,線路及站點盡量維持現(xiàn)狀。
(3)提高施工及社會車輛運行的安全性。由于施工期間行駛條件的限制,應做好限速及分流等措施的預告,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針對一些不太適合駕駛習慣的措施,更應做好提示及安全設施的設置工作。
(4)注重可實施性,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特別是針對交叉口、橋梁及隧道出入口等容易出現(xiàn)交通瓶頸的重要節(jié)點,提出切實可行的交通組織措施。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項目的進度及實施效果,對方案進行適度的調整和優(yōu)化。
基于對工程方案的理解,確定交通影響范圍,對改建道路本身及周邊相關的路網進行現(xiàn)狀調查和交通影響分析,從“點、線、面”三個層次制定合理完善的交通組織方案,考慮機動車系統(tǒng)、慢性系統(tǒng)以及公交系統(tǒng)等的出行,借助VISSIM仿真軟件及BIM模型,對制定的方案進行模擬和優(yōu)化,見圖1。
圖1 道路改造項目交通組織技術路線
楊高路(世紀大道~浦建路)位于浦東新區(qū)花木行政中心,線路呈西南-東北走向,全長約2 km,屬于楊高路商務走廊核心路段。為配合沿線地塊開發(fā),滿足遠期交通需求,對楊高路進行改建。
4.1.1 道路設施
現(xiàn)狀楊高路(世紀大道~浦建路)為雙向8~10車道,兩側布置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道路紅線為50~60 m,紅線外側各有15~20 m的綠化帶,見表1。
4.1.2 交通流量
楊高路(浦建路-世紀大道)高峰小時飽和度在0.5~1.6之間,擁堵路段集中在浦建路跨線橋主線、世紀大道地道輔道等,早晚高峰交通具有不均勻性,全日最大的高峰小時流量出現(xiàn)在晚高峰、北向南方向。
表1 楊高路(世紀大道~浦建路)機動車道規(guī)模一覽表
4.1.3 公交運行
沿線共布設有 995、984、975、970、815、638、607、陸家嘴金融城4路等公交線路,其中975、638路途徑世紀大道環(huán)島。公交站基本均為路側式,見圖2。
圖2 現(xiàn)狀公交線路及設站情況
4.1.4 現(xiàn)狀管線
區(qū)域內管線復雜,主要影響管線有沿藍村路至楊高南路轉向南的Ф1400 mm污水管道、沿峨山路(花木路)道路中心線走向的Ф1500 mm污水管道、楊高南路西側22萬V高壓電纜以及上水、燃氣、大量的通訊類管線及電力管線,施工階段應充分重視。
楊高路改建工程采用“主線隧道+地面輔路”的形式,主線跨過現(xiàn)狀浦建路跨線橋后在藍村路交叉口前進入暗埋段,下穿藍村路、花木路(峨山路)及張家浜河底,與現(xiàn)狀世紀大道下立交暗埋段直接連接。全線在花木路以北設置一對匝道。主線和地面輔路均采用雙向六車道的規(guī)模。
4.3.1 施工籌劃
本工程施工期間根據(jù)施工內容以及對交通的影響程度,擬將施工區(qū)域分為 A、B、C、D、E、F、G、H共8個區(qū)段。
先進行管線施工,完成交通便道建設,再進行主體結構施工。主體結構施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不影響花木路橫向污水管的前提下,先實施B、C工區(qū),同時在F工區(qū)完成管線搬遷及便橋建設,進行E、F、G工區(qū)施工;第二階段為施工A、D、H工區(qū),適時封閉原世紀大道下立交,對南側敞開段進行改建。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中,在一般情況下施工車輛在封閉的施工區(qū)域內通行,交通便道僅對社會車輛開放,見圖3。
圖3 楊高路施工階段劃分
4.3.2 管線施工階段
先施工楊高路兩側綠帶內的管線,現(xiàn)狀交通不受影響,管線敷設完成后進行交通便道建設;再施工現(xiàn)狀車道和人行道下的管線,利用便道補足占用的車道和人非通道。由于楊高路兩側有較寬的綠化帶,因此通過借用綠地搭建交通便道,管線施工階段對機動車和人非通道規(guī)模沒有影響,僅有部分路段的線形發(fā)生變化。
4.3.3 主體結構施工
第一階段中,交通便道在花木路以南為雙向十車道,在花木路以北為雙向八車道,世紀大道環(huán)島維持現(xiàn)狀,見圖4。
圖4 主體結構施工一階段車道數(shù)示意圖
本階段對南側浦建路跨線橋以及北側現(xiàn)狀世紀大道地道通行均沒有影響。花木路以北由于需要建造進出隧道的匝道以及雨水泵房,臨時搭建的交通便道僅能維持雙向八車道,通行能力較現(xiàn)狀有所下降,需要采取一定的分流措施。
第二階段在藍村路以南區(qū)段西側保留兩車道,東側靠最內三根車道供由北向南車輛行駛,雙向保證九車道?;韭贰珡埣忆翰捎秒p向八車道的車道規(guī)模,同時,世紀大道環(huán)島進行改造,原地道封閉,在地面設置雙向十一車道的臨時便道,見圖5。
本階段楊高路(藍村路-花木路)已完成施工,能夠恢復交通。
圖5 主體結構施工二階段車道數(shù)示意圖
4.3.4 重要節(jié)點方案
(1)浦建路
施工期間該節(jié)點由北向南共布設五根車道,由南往北布設四根車道。其中,北向南方向西側兩根車道作為地面輔道通行。道路東側搭建浦建路跨線橋臨時上下匝道,去往龍陽路方向的車輛需在藍村路交叉口行駛至道路東側上橋,見圖6。
圖6 浦建路跨線橋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示意圖
(2)張家浜
張家浜節(jié)點施工期間采用架設鋼便橋的形式,保證交通通行。鋼便橋采用機動車雙向八車道的規(guī)模,兩側設置人非通道,見圖7。
圖7 跨張家浜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示意圖(單位:m)
(3)世紀大道交叉口
施工期間需對現(xiàn)狀地道進行封閉,全部車流通過地面交通便道行駛。世紀大道交叉口的環(huán)島改造成十字路口,現(xiàn)有的日晷景點搬遷至楊高路東側,源深路改為右進右出的交通管理方式,車輛需通過濰坊路進入世紀大道交叉口實現(xiàn)交通轉換。楊高路南、北進口均渠化為八車道,世紀大道西進口渠化為六車道,以保證該交叉口的服務水平,見圖8。
4.3.5 公交系統(tǒng)方案
配合楊高路改建工程,世紀大道環(huán)島將進行相應改造,屆時公交975、638的局部路線將進行調整,984、815、607等其他公交保持現(xiàn)狀,站點位置及數(shù)量基本不變。
圖8 世紀大道交叉口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示意圖
975路(周東南路鶴沙路-廣靈四路廣粵路)和638路(洪山路德州路-利津路巨峰路)沿楊高路由南向北方向在世紀大道左轉通過浦電路繞行回歸至原路線;由南向北方向通過源深路和濰坊路在世紀大道左轉至楊高路,并考慮在濰坊路松林路加設一處公交站點,見圖9。
圖9 975、638公交局部改線示意圖
4.3.6 路網分流
(1)快速路分流
過境車輛可選擇內環(huán)龍陽路立交行駛至羅山路立交以避開施工區(qū)域,繞行距離在1.9 km左右。
(2)其他道路分流(見表2)
表2 周邊道路機動車道規(guī)模一覽表
施工期間楊高路通行能力將受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是花木路至張家浜路段為雙向8車道,因此建議車輛繞行路徑如下:
a.南-北:浦建路、花木路→錦繡路→芳甸路、民生路;浦建路→花木路→芳甸路;浦建路、峨山路→東方路、南泉路→浦電路→靈山路→芳甸路、民生路,見圖10。
圖10 南向北周邊路網繞行示意圖
b.北-南:芳甸路、民生路→錦繡路→浦建路、花木路;芳甸路→花木路、浦建路;芳甸路、民生路→羽山路→濰坊路→東方路、南泉路→浦建路、峨山路;楊源路→桃林路→羽山路,見圖11。
圖11 北向南周邊路網繞行示意圖
c.由于施工期間世紀大道環(huán)島的改造,源深路調整為右進右出,因此現(xiàn)狀只允許右轉的世紀大道~浦電路交叉口將開放左轉,車輛可通過靈山路左轉至世紀大道,實現(xiàn)與各個方向的溝通,見圖12。
4.3.7 管理措施
(1)提前設置繞行標志標牌,通過“多級提示,逐級分流”引導車輛分流。
主線分流標識建議南側由浦西南浦大橋匝道、北側由羅山路立交開始沿內環(huán)線設置。
圖12 快速路網繞行示意圖
地面道路在龍陽路/楊高路、羅山路/楊高路、浦建路/錦繡路、芳甸路、民生路等路段提前設置,建議車輛盡可能避開楊高路(浦建路-世紀大道地道)施工形成的交通瓶頸路段。
(2)沿線主要交叉口(如藍村路、花木路等)、重要分流道路(如浦建路、錦繡路、東方路等)建議增派交通協(xié)管員幫助維持交通。
借助VISSIM和BIM軟件平臺,將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方案真實展現(xiàn),可查看施工各個階段交通流的運行情況,驗證疏解措施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不足之處,對方案加以修改和優(yōu)化,見圖13。
圖13 施工期間交通組織方案模擬
隨著城市經濟發(fā)展和土地開發(fā),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道路改造項目需適時進行。在保證工程實施進度的基礎上,通過制定合理的交通組織方案,實施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可減少對沿線交通出行造成的負面影響。結合楊高路改建工程,本文對道路改造項目在施期間的交通疏解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作用。
[1]郭曉峰,李志剛.城市占道施工交通影響分析與對策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8(6):6,93-96.
[2]張清.淺談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的交通疏解[J].交通科技,2010(7):67-69.
[3]周濤,安萌,翟長旭.城市道路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研究[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12(3):1,6-12.
[4]張慎清.龍城大道地道施工期間交通組織淺析[J].中國市政工程,201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