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編/本刊編輯部
“陽光動力”的環(huán)球之旅
◎摘編/本刊編輯部
導讀:
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已于2015年3月9日從波斯灣的沙漠起航,踏上了它的環(huán)球飛行之旅。在后來的日子里,它將錯開強勁的印度洋季風,飛越緬甸的神廟和中國的萬里長城,然后橫跨太平洋,穿越美國和大西洋,環(huán)繞地球一周后返回起點波斯灣。這次飛行意義何在?那要從凡爾納的飛行之夢說起。
一支團隊駕駛一架僅靠太陽能飛行的飛機進行環(huán)游世界之旅,既不需要燃料,也不制造污染—這聽起來像是凡爾納科幻小說中的情節(jié)。“陽光動力”號的創(chuàng)始人十分仰慕凡爾納的前瞻精神,希望能夠?qū)⒖茖W與夢想放在人類探索的核心位置,于是開始了這場尖端科技的挑戰(zhàn)。
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日夜無歇地在高空飛行,要實現(xiàn)這樣的夢想可沒那么簡單。歷時12年的可行性研究、概念形成、設計和建造,在諸多工程師和技術(shù)人員、技術(shù)合作伙伴、顧問和供應商的努力下,“陽光動力2”號成為最具雄心壯志的一架太陽能飛機。
“陽光動力2”號專為挑戰(zhàn)首次太陽能飛機環(huán)球飛行而建。作為一架革命性的飛機,它將完成一項史無前例的任務—在不使用任何燃油的情況下,跨越海洋,從一個洲飛到另一個洲,連續(xù)飛行5個晝夜。為此,“陽光動力2”號需采用全新的科學技術(shù),同時還需大幅度降低能耗,應對很多技術(shù)挑戰(zhàn)。
太陽能電池板:“陽光動力2”號的機翼、機身和水平尾翼上安裝了超過17000塊太陽能電池板,每天可以產(chǎn)生340千瓦時的電量。為了實現(xiàn)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陽光動力2”號的機翼長度甚至超過了波音747,長達72米!
蓄電池:能源由“陽光動力2”號太陽能電池板收集后,將被儲存在鋰聚合物蓄電池中,電池的總重量僅占飛機總重的四分之一。
為了節(jié)約能量,飛機白天將攀升到8500米高空,夜間則會在1500米高度低空飛行。
發(fā)動機:“陽光動力2”號24小時的平均功率相當于一架小型摩托車發(fā)動機。
速度:“陽光動力2”號的速度與汽車基本一致。
輕盈:工程師們發(fā)揮超凡技術(shù),均衡降低整個結(jié)構(gòu)的重量。飛機每增加1克重量,就要在別的地方相應減少1克,這樣才能在飛機上安放足夠的電池,并且營造一個可讓飛行員生活一周的駕駛艙環(huán)境。最終,“陽光動力2”號的重量相當于一輛小型箱型貨車,僅為2300千克!
堅固性:機身由復合材料構(gòu)成。機翼上部表面覆以密封太陽能電池組成的隔層,下部表面為高強度柔性薄層。機翼內(nèi)每隔50厘米設置了140根碳纖維肋條,從而形成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隔面,同時也保證了機翼的堅固性。
開著飛機進行環(huán)球旅行,這個想法一聽就讓人覺得十分奢侈,不過,飛行員在“陽光動力2”號上的居住環(huán)境可稱不上“享受”二字。
由于飛行速度很慢,“陽光動力2”號飛越太平洋需要整整5天5夜的時間!別看這架飛機的機翼十分龐大,但機艙卻僅有一個電話亭那么狹窄,只能容納一名飛行員。在狹窄的機艙里度過漫長的飛行時間,對飛行員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當然,駕駛艙足以搭載充足的供氧、食物和生存設備,同時也能滿足持續(xù)多日飛行的人體工學要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穿”和“睡”兩點。
“陽光動力2”號不僅機艙小,而且為了盡可能減輕重量,機艙里沒有增壓和空調(diào)設施,由于沒有任何加熱,座艙和飛行員將面臨-40°~40°的極端溫度。幸好,在駕駛艙高密度隔熱層及飛行服的保護下,飛行員將能抵御周圍的極寒和高溫。其中,這種特制的飛行服采用了最新的材料,不僅具有隔離保溫作用及電加熱功能,還內(nèi)置了特別的芯片,關(guān)鍵時刻會大顯身手!
原來,飛行員困了難免打盹,為了防止睡過頭,工程師設計了一種具有提醒功能的護目鏡。飛行員戴上它不僅可以遮光,如果沒有及時醒來也沒關(guān)系,護目鏡會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刺激飛行員及時清醒。如果即使這樣飛行員還在昏睡,那么飛行服里內(nèi)置的芯片會頻頻振動,繼續(xù)提醒飛行員醒來。當飛行員呼吸頻率過低,或者飛機出現(xiàn)高度驟降等緊急情況時,芯片的提醒作用顯得極為重要。怎么樣,夠神奇吧!
總之,作為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的環(huán)球之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的出現(xiàn)不僅促進了許多高新科技的發(fā)展進步,而且對清潔能源的推廣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玫瑰星云(Rosette Nebula)雖然不是宇宙中惟一與花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氣體塵埃云,卻是最著名的一個。位于麒麟座大分子云團邊緣的這朵“花”,離我們約有5000光年的距離,其美麗對稱的外觀是由中心星團熾熱的恒星風和輻射所“雕塑”而成的。
這朵在日落之前出現(xiàn)的莢狀云(lenticular cloud)是不是看起來十分像某種未來太空船呢!作者原本計劃拍攝罕見的火星與金星的近合,但在預料之外出現(xiàn)的莢狀云卻搶走了它們的風采。落日照亮了靜止不動的云 ,形成了錯綜的暗影和明亮的日照區(qū),實屬罕見。
在上一張照片里金星與火星被搶了風頭,而這一張里它們則是實實在在的主角。金星(Venus)是以羅馬神話的愛神命名,而火星(Mars)則是以戰(zhàn)神命名,二者難得一見的近合被定格在了這張照片中。
由韓國某公司研發(fā)的這款“柔軟”的照明板將于今年投產(chǎn),它采用最新研發(fā)的塑料材料制成,光效達到60流明/瓦,厚度僅為0.88毫米。照明板采用了聚合物基質(zhì)制成,所以柔韌性和可彎曲度都獲得了大幅度提升,適用于日常各種場所,每塊售價約為680美元。
世界范圍內(nèi)約有2.85億人的視力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并需要佩戴眼鏡。這個伸縮式隱形眼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2.8倍,且其舒適程度十分適宜長時間佩戴,由于眼球表面需要穩(wěn)定的氧氣供應,研發(fā)團隊一直致力于提升鏡片的透氧性。為了提高透氧性,他們在鏡片上設計了許多直徑約為0.1毫米的氣孔,以便空氣能夠流動,達到鏡片下層的角膜。
在日本的顯示屏創(chuàng)新展上,一家實驗室展出了一塊1080P分辨率、8.7英寸的觸摸顯示屏。這款顯示屏的特別之處在于可以折疊,屏幕中間的兩個位置能夠?qū)崿F(xiàn)一定程度的彎曲,雖然不能像紙張一樣隨意彎曲,但這已經(jīng)是顯示器技術(shù)的一大突破。據(jù)研發(fā)人員介紹,這塊顯示屏看上去似乎很柔弱,但卻能夠承受十萬次以上的重復折疊。
芬蘭一家研究中心最近發(fā)布了一款美觀、柔軟、完全可回收的有機太陽能電池板,并且能夠在電池板上印上各種圖案。目前這種太陽能電池板已經(jīng)能夠進行量產(chǎn)。通過印上圖案,電池板就能夠以墻紙的形式,裝配到任何合適的地方,來采集太陽能。這一設計如果能應用到生活中,將大大提升太陽能的利用,收集更多的能量。
新生代的清洗設備讓我們從洗衣服這件麻煩的事情中解脫,這款名為“Dolfi”的產(chǎn)品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溫和型洗滌設備,無論用戶處于何時何地,只需一碗水、一些洗衣粉以及一個排水口,衣服就能被徹底洗凈,這一切都依賴于超聲波技術(shù)在家居產(chǎn)品中的廣泛應用。
法國一家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特別有創(chuàng)意的智能手機保護套,內(nèi)置照片打印機,可以讓我們的智能手機華麗變身為靈巧的拍立得相機。將手機殼套在手機上,使用藍牙連通手機后,再通過配套應用,一分鐘之內(nèi)便可以隨心所欲地打印出手機中的照片了!這是一項與生活結(jié)合得非常緊密的設計發(fā)明,同學們?nèi)绻信d趣,也可以自己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