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
航班延誤、旅客霸機、黑名單……過去的一年,對于春秋航空而言,充滿著挑戰(zhàn)。面對國內(nèi)消費者對低成本航空的認識不足,春秋集團董事長王正華與《旅游世界》聊起了低成本航空的“經(jīng)營心經(jīng)”,“幾十元的特價票還能盈利嗎?”請聽王正華娓娓道來。
專訪春秋集團董事長王正華
Q&A
Q:過去一年中爆發(fā)的飛機延誤、旅客霸機、“黑名單”遭批,以及亞洲航空等為代表的東南亞廉價航空公司進一步搶占春秋的市場份額,您是怎樣看待的?
A:實際上,我有一種委屈感:正因為我們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我們的票價才會如此親民。與傳統(tǒng)航空公司相比,我們的服務會更“簡潔”。但這不應該是旅客投訴我們的原因——享受到低價服務的同時就應當默認接受這種服務方式。按照國際慣例,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職責主要是確保你從甲地到乙地的安全抵達,除此之外的其他服務都會剝離出來,進行另外的收費,但在國內(nèi),旅客習慣了傳統(tǒng)的全服務航空公司的服務模式,對于我們這種需要另行收取增值服務的項目非常抵觸。
Q: “幾十元的特價票還能盈利嗎?”對于這種說法,您是怎樣看待的?
A: 那是因為大家沒有看到春秋近乎摳門的低成本戰(zhàn)略,涵蓋了客座率、飛行頻率、燃油成本、公司運營成本等方方面面內(nèi)容。對于航空公司來說,燃油是第一大成本。為了節(jié)省燃油,春秋在購買飛機的時候即選用了比較省油的機型,運營時甚至取消了一般飛機都有的餐車,并根據(jù)線路的需求決定是否帶水,以減輕飛機重量。類似的節(jié)油措施,在春秋航空被細化出了上百條。如今,春秋航空用油量比國內(nèi)其他航空公司平均用油量低20%左右。春秋航空有46架客機,這些客機的使用頻率也被春秋航空挖掘到了極限。平均每天,春秋的客機要飛10-11個小時(飛機一般衡量標準是每日利用小時時間),比中國航空業(yè)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不少。同時,春秋的上座率,常年保持在95%的水平,比全國80%-85%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15個百分點,在全世界都可以排到前列。
Q: 2014年,航班準點率出現(xiàn)了新問題,那就是霧霾等環(huán)境污染,從你的專業(yè)出發(fā),如何看霧霾問題?
A:第一,我并不是特別擔心霧霾?,F(xiàn)在霧霾別渲染得特別嚴重了,其實我們小時候這樣的天氣也見到過。第二,我們國家粗放式的發(fā)展已經(jīng)對地球母親帶來很大傷害,資源一直被毫無節(jié)制的使用。第三,怎么遏制環(huán)境的破壞在于我們身體力行,不要浪費。無論是穿的、用的,都應物盡其用。
Profile
王正華 春秋集團董事長
1997年王正華從包機起步發(fā)展航空旅游。今天,春秋航空是國內(nèi)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并開通了94條國內(nèi)航線和26條國際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