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
父母退休后過著悠閑的日子。近兩年,我發(fā)現(xiàn)他們身體機能有了明顯的衰退。尤其是原來耳聰目明、聲如洪鐘的父親,雖然自告奮勇承擔(dān)了買菜和接送孫女的重任,但老是丟三落四。
那次騎車出門,父親在菜場碰到老同事,聊得高興,把排骨落在了菜攤?;氐郊遥赣H問起時,父親一拍腦門,趕緊返回去取。他開玩笑道,只當(dāng)是鍛煉了身體。一天去接孫女,他看別人下棋入了迷,等他上陣“殺”了兩盤,高興歸來后,才發(fā)現(xiàn)上小學(xué)一年級的孫女自己“摸”了回來。他連著出錯,引得母親埋怨。
一天,我和妻子談起這事,她說,擔(dān)心老人誤事,總不能把他們鎖在家里吧!如果直接說,恐怕會傷老人的自尊,父親可從沒服過老。最后,妻子想出了妙招,給他們做份“備忘”。
第二天,妻子將一塊硬紙板裁成幾個小塊,上面分別寫了“記得按時吃藥”“買菜別掉東西”“要取錢講一聲”“上醫(yī)院檢查我們陪你”等提醒語。根據(jù)父母的生活規(guī)律,妻子囑咐他們帶上小紙板,時??纯?,還把記有我們手機號的小本子交給他們。
父母會心一笑,直夸我們想得周到。他們再出門時,遇到什么突發(fā)事就打電話給我們,很少出差錯。周圍的老人見了后,眼神里充滿了羨慕。
今年年初,父親見有的老人買了手機,便也想趕時髦。探出了他的心事后,我們在電信城選了一款功能簡單的大屏手機。費了很大的功夫,我教會了父親如何發(fā)短信。父親開玩笑道,這手機就是他們的“護身機”“親情機”,帶上它心里踏實多了。我們與時俱進,改用手機給他們做“備忘”。
前不久,父母決定參加社區(qū)組織的夕陽紅旅游團。幫他們收拾好行李,我們送他們上了火車。一路上,我不斷地給他們發(fā)短信,問到了哪里,如果身體不舒服要記得吃藥。父親也“禮尚往來”,隔一陣就匯報“行蹤”,說他們玩得很開心,還特地發(fā)了一條向我們表示感謝的短信。
其實,孝敬父母很簡單,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小物件就能做到。同在一個屋檐下,即使是父子也需要溝通。在表達(dá)關(guān)愛時,在方式上要多用點心思,更要因地制宜,讓父母從容地接受。
編輯/木非木
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