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萱
從前幾年的《步步驚心》到近來熱播的《金玉良緣》《宮鎖連城》,在無數(shù)古裝穿越劇的影響下,很多女性心中深藏古典美女的夢想:身著長裙,穿行于花叢之中。于是,有些女性別出心裁,開始在現(xiàn)代都市演繹古代浪漫,穿著古裝,賞花賞月。
打造自家的“櫻花小蘿莉”
◎出鏡人/白 白(35歲,婚紗店主)
日前,在成都櫻花節(jié)上,一名4歲女孩因身穿粉色櫻花漢服迅速走紅,被網(wǎng)友稱為“櫻花小蘿莉”。身為婚紗店主的我,也萌生了給3歲女兒萌萌做套漢服的想法。
我發(fā)現(xiàn),看上去式樣并不復雜的漢服,每個細節(jié)都飽含著做人的道理:例如漢服分為上衣、裙子、腰帶、裙褶四部分,衣領采用交領,因為兩直線交于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tǒng)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最終,我用純色雪紡和印花雪紡兩種料子,花了一個星期才完成了一件漂亮的雪紡櫻花小漢服。
之后,我開始教萌萌穿上漢服行華夏之禮。萌萌一邊看著古裝劇一邊學,進步很快。前幾天,我讓萌萌給奶奶行個拜禮,小家伙挺著腰板,一雙小手相交于腹部,俯身有板有眼地行著見面禮,逗得奶奶樂開了花。
周末,我還特地給她梳起了春麗頭,扎上彩帶,遠看像兩顆小丸子立在頭上,書卷氣十足,又非常俏皮。這也是古代女童常用的發(fā)型。走在街上,那回頭率,比母女裝強多啦!
穿著漢服去賞花
◎出鏡人/歐漢妮(30歲,漫畫作者)
最近,我們這波社團愛好者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穿著漢服去賞花”主題活動。因為沒找到合適的裁縫,我們就在淘寶網(wǎng)店里定制漢服,爾后輕掃娥眉,梳上簡單的發(fā)髻,再插上只玉質(zhì)或木質(zhì)步搖,妝扮一新相約出門。賞花地點在玫瑰園,周末時分,游人如織,一大幫人穿著衣角翩躚的漢服出現(xiàn),尤其引人注目。
我們的漢服都是改良版。因為古人的衣角翩躚過于累贅,我們選擇的是獨家定制適合戶外行走的“短版”改良漢服。揀一處僻靜的角落,賞花喝茶。顏色艷麗的玫瑰與細節(jié)考究的各色襦裙相映成趣,手機音樂播放一曲《高山流水》,飲一杯盛著花瓣的淡酒,三五好友對詩打趣,仿佛時光倒流了兩千年。
社團里的不少人通過豆瓣網(wǎng)相識,發(fā)現(xiàn)都是漢服的同好,從一起到布匹市場挑選合適的漢服畫布,到一起尋找各種古籍從上面挖掘漢服的設計靈感……在漢服的小世界里,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樂趣。半年下來,老公連夸我氣質(zhì)溫潤了許多。
從服飾到禮儀
◎出鏡人/樂 梅(29歲,設計師)
小時候,我是在外公的三尺裁剪臺旁長大。而電視劇《紅樓夢》讓我開始對華美且文化底蘊深厚的漢服產(chǎn)生了興趣,后來,我學的就是與服裝有關的專業(yè)。對于漢服的直裾深衣、曲裾深衣、廣袖深衣、對領襦裙、玄端、褙子等,我基本了如指掌。
今年端午,我所在的漢服社有50多位團友,身著漢服,沿湖畔行走。一路上,我們昂首挺胸,面帶微笑,給行人屈身行禮。我們這是在端午節(jié)舉行的祭祀活動,包括向屈原像上香,進奠幣,然后行三獻禮、送上供品,隨后由贊禮官朗讀祭文,再由一男子高聲朗誦楚辭《離騷》片段。祭祀之后,我們進行“投壺”比賽、舞劍、唱越劇。
如今,生活節(jié)奏加快,古代禮儀文化強調(diào)自然與親情,提倡重視家庭倫理親情和文雅趣味的生存方式,多少給節(jié)日增添了人文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