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與評述
論中國建筑陶瓷的“微增長” 背景及其影響因素…………………………………………劉春江、喬富東、黃賓(1-1)
陶瓷廢渣制備吸隔聲屏障產(chǎn)品的研究與展望………………………………………劉俊榮、張緹、梁耀龍、劉宇(1-7)
陶瓷板太陽能集熱器發(fā)展現(xiàn)狀及研究…………………………………………………陳賢偉、范新暉、周子松(2-1)
淺談功能性建筑材料共性技術開發(fā)的現(xiàn)狀………………………………劉俊榮、張緹、梁耀龍、封珍、牛金耀(3-1)
噴墨打印技術在釉面磚上的應用及優(yōu)勢…王艷娣(3-5)
一次快燒透明玻璃與印花裝飾陶瓷磚復合板的研究………………戴長祿、冉云洲、楊勇、楊明、粟濤、姜長青(4-1)
陶瓷印花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郭慶(4-7)
我國陶瓷墨水生產(chǎn)企業(yè)的現(xiàn)狀及與進口墨水品質(zhì)的對比………………………………………………黃惠寧(5-1)
中國建筑陶瓷領域專利無效案件統(tǒng)計分析………………………………………………史亮亮、周燕、范新暉(6-1)
堇青石蜂窩陶瓷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應用…………………………………………關海斌、王亞東、歐陽雪瓊、毛俊文(7-1)
陶瓷太陽能房頂在建筑行業(yè)中的應用…………………………………許建華、蔡濱、王啟春、修大鵬、曹樹梁(7-4)
陶瓷墨水的最新發(fā)展趨勢……………張翼、石教藝(8-1)
建筑節(jié)能型調(diào)濕功能陶瓷的研究與展望…………………………………………張緹、劉俊榮、周雅琴、梁耀龍(8-5)
全國窯爐(陶瓷磚)能耗調(diào)查《白皮書》的統(tǒng)計學詳細解讀………………………高力明、陳誠、洪日輝、劉蓓瑛(9-1)
利用工業(yè)廢渣制備微晶玻璃的現(xiàn)狀及前景……………………………………………曾繁良、謝小妍、陸金馳(10-1)
泡沫陶瓷燒成工藝的現(xiàn)狀及進展……………王霞(10-6)
長余輝發(fā)光釉的研究現(xiàn)狀…………………曾凡文(11-1)
數(shù)字裝飾瓷磚技術與設備新進展…………黃惠寧(12-1)
研究與探討
陶瓷燒成中的節(jié)能技術…………………………………………曾令可、李萍、王慧、劉艷春、程小蘇、劉平安(1-10)
利用含鈷工業(yè)廢料生產(chǎn)鈷藍色料……………………………………………………王新平、胡猛、朱峰、李海(1-17)
陶瓷坯料漿體分散性的研究……………………………………………………牟行翠、習智華、劉旭、寇篤靜(1-21)
結構色乳濁釉制備工藝的研究……………曹佳媚(1-26)
多孔陶瓷板紅外線燃氣灶具燃燒能效特性探究…………………戴奕藝、楊曦、劉艷春、任雪潭、黃薇薇、劉?。?-5)
利用珍珠巖工業(yè)尾礦低溫快燒制備輕質(zhì)陶瓷磚的研究………………李衛(wèi)東、王著強、陳穩(wěn)霞、劉鵬、韓復興(2-11)
造孔劑對多孔陶瓷吸聲性能的影響研究…………………………………………………劉宇、劉俊榮、梁耀龍(2-15)
不同Zn-Sn含量的鐵基結合劑的耐磨性研究…………………………………肖長江、朱玲艷、張恒濤、栗正新(3-9)
計算機仿真技術在陶瓷釉料工藝中的應用………………………熊露、李其江、唐敏、張茂林、吳軍明、吳雋(3-11)
利用淤泥制備建筑陶瓷外墻自保溫材料的研究……………況學成、陳宗玲、胡麗芳、李思樂、張明珠、殷敏(3-15)
稀土離子摻雜的透明陶瓷制備工藝及其性能研究……………………………………………張艾麗、米有軍(3-20)
制備工藝對金屬結合劑胎體抗彎強度的影響…………………………………肖長江、朱玲艷、張恒濤、栗正新(4-9)
硅酸釹結晶釉的研究………………………黃南興(4-12)
建筑陶瓷產(chǎn)品放射性不確定度的評定與分析……………況學成、龔明、李思樂、劉濤、胡利紅、黃玉蘭、劉萍(4-14)
紅外輻射陶瓷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戴永剛、羅鳳鉆、高張海(5-9)
影響黑滑石白度的因素…………郭文華、王明華(5-14)
藤蔓狀花紋縮點釉的研究…………………黃南興(5-17)
等離子噴涂承燒板的生產(chǎn)工藝研究………邱衍嵩(6-4)
電窯快燒曜變鐵紅結晶釉的研究…………黃萌柱(6-8)
影響自流澆注料性能的因素……張海波、張康康(6-11)
三乙醇胺對氧化鋯水基漿料穩(wěn)定性的影響……………………彭牛生、劉革命、王文平、王仁平、吳珊、肖偉(6-15)
低溫無光釉的研制……………………………張帆(7-7)
均質(zhì)料對垃圾焚燒爐用耐磨澆注料性能的影響…………………………………………劉淑煥、占華生、鄭華(7-12)
用吸濕材料制備建筑多孔調(diào)濕陶瓷的研究……………………………………周雅琴、劉俊榮、張緹、梁耀龍(8-8)
中溫鈦乳濁釉的研究………………………檀瑞超(8-12)
建筑陶瓷復合分散劑的制備與性能研究………………………孫守男、金玉花 金鑫、劉曉非、吳曉樂、阮鵬亮(9-7)
陶瓷墨水對傳統(tǒng)色釉料行業(yè)的影響…………秦威(9-11)
正交設計方法在陶瓷顏料生產(chǎn)中的應用……………………………………………王新平、胡猛、朱峰、李海(9-15)
中溫裂紋釉的研究………………………………………………………………包啟富、董偉霞、周健兒、葉超(10-9)
ZrSiO4超細粉體生產(chǎn)工藝響應面優(yōu)化的方法……………………………………………………………于飛(10-13)
莫來石-磷酸鋯復相陶瓷材料性能的研究…熊里(11-5)
單純形法在優(yōu)化ZrSiO4粉體生產(chǎn)中的應用…于非(11-9)
氧化鋯質(zhì)滑板性能的研究………………薛志崗(11-12)
K2SO4/莫來石纖維復合相變儲能材料的研究……………………………………………李琴、衛(wèi)巍、孫國梁(12-13)
陽極功能層厚度對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性能的影響…………石紀軍、程亮、羅凌虹、吳也凡、易羅財(12-17)
生產(chǎn)與應用
拋光磚污泥在廣場磚坯體配方中的循環(huán)利用……………………………………………………祁國亮、周燕(1-29)
陶瓷墨水的制備及其應用……………………丁寧(1-33)
窯壓與能耗關系探討………………………劉向東(1-36)
燒成蜂窩陶瓷各種窯爐的選型……………徐培勛(2-19)
新型陶瓷坯體增強劑的研究………………………………………………………………朱彥秋、陳磊、王金鳳(2-22)
一種新型陶瓷原料加工節(jié)能系統(tǒng)的研究……………………………………梁海果、嚴文記、羅應鈿、胡新賓(2-26)
立體顆粒復合紋理布料技術的研究…………周燕(3-22)
氧化錫對仿古磚面釉發(fā)色的影響…………張國濤(3-25)
一種新型陶瓷機械噴刻工藝與傳統(tǒng)手工雕刻工藝的比較………………………………………………吳俊杰(3-30)
電熔氧化鋯制備鐠黃色料的研究………………………………………………………程詩忠、胡天喜、葉旦旺(4-17)
編程控制器對窯口多規(guī)格升降出磚的自動化控制方案…………………………………………………胡國緯(4-20)
陶瓷壓磚機用液壓油的注意事項………………………………………………………葉松君、潘偉斌、林偉瓊(4-26)
用SFY20A全自動水分測定儀檢測噴霧干燥后的粉料水分……………………………………………高國玲(5-19)
工業(yè)化學石膏與石膏廢模在陶瓷模具石膏生產(chǎn)中的循環(huán)利用………………………………石秀芹、劉月強(5-23)
陶瓷噴墨印刷技術的優(yōu)勢及不足…………朱麗萍(5-26)
特級鋁礬土的真密度測試方法及注意事項………………………………………………………………高國玲(6-19)
影響拋釉磚變形的因素…………趙光巖、鄭樹龍(6-22)
導熱油結焦對石膏粉炒制傳熱系數(shù)的影響……………………………………………石秀芹、劉月強、王殿棟(6-25)
高清三維釉面磚的模具設計及生產(chǎn)控制………………………………………………………高朝鈴、朱麗萍(6-28)
利用陶瓷廢料制備瓷質(zhì)仿古磚的研究…………………………………………………廖花妹、范國昌、吳柏惠(6-31)
冰裂紋釉在氧化氣氛下的燒成研究………高曉琳(7-15)
多元復合熔劑對低溫快燒玻化磚的影響………………………………………………周子松、陳賢偉、范新暉(7-20)
影響干法造粒粉料性能的因素………………………………………鐘林燕、羅玉紅、徐志勇、黃志學、方代兵(7-25)
包裹鎘硒紅色料的研制…………………………………………………張松竹、范周強、劉彬、黃玲艷、朱敬賢(8-17)
電瓷生產(chǎn)中瓷砂的生產(chǎn)工藝及回收利用………………………………………………………侯慶華、高國玲(8-20)
鈦鐵結晶釉的研制………………………………………………………范周強、張松竹、黃玲艷、朱敬賢、劉彬(8-23)
釉面磚余釉的產(chǎn)生原因分析及再利用方法………………………………………………………余青、劉俊濤(8-25)
根據(jù)陶瓷薄磚的成型特點對陶瓷壓磚機進行技術優(yōu)化的研究………………………謝越林、蘇龍保、邱昭午(8-28)
仿古磚亞光面釉的優(yōu)化及應用……………張國濤(9-18)
鐵雜質(zhì)在電瓷中的檢測方法——數(shù)點法…高國玲(9-22)
陶瓷廢棄物的來源及利用…………………王同言(9-24)
陶瓷地磚防滑性能的測試方法………………………………趙江偉、肖景紅、李燕峰、袁芳麗 劉亞民 吳建青(9-27)
鋯鋁球石加工陶瓷原料的高效節(jié)能應用研究……………………………………………………黃賓、蘇小紅(10-16)
日用陶瓷烹調(diào)器的現(xiàn)狀及開發(fā)…………黃俊杰(10-20)
小波基預測函數(shù)控制在陶瓷燒成溫度控制中的應用 ? ? ………………………………………侯寧、費樹岷(10-23)
日用陶瓷“水泡邊”的成因與解決方法…郭志山(11-15)
火焰光度法測定粘土中堿含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趙建清、王立花(11-18)
全拋釉氣泡影響因素的研究…………………………………………………黎邦城、詹長春、陳宗玲、蔣利軍(12-20)
噴墨打印頭陶瓷噴孔的皮秒激光加工研究………褚祥誠、仲作金、張紅軍、張淑蘭、周梅、崔宏超、文軍、鐘敏霖(12-24)
熔塊窯爐的侵蝕與改善的探討………………………………………何慶華、李家鐸、張磊、張國慶、羅振鋒(12-27)
機械與設備
超大型超細臥式砂磨機的突破創(chuàng)新及其在礦山之應用…………………………………………………雷立猛(1-39)
國產(chǎn)陶瓷過濾機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及應用……………………………………………………………王開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