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芮
有網(wǎng)友撰文,聲稱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呵呵”最早起源于蘇東坡,并舉出三通書信為證。其一,《與鮮于子駿》:“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其二,《與文與可》:“不爾,不惟到處亂畫,題云與可筆,亦當執(zhí)所惠絕句過狀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其三,《與陳季常》:“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公無多奈我何,呵呵?!?/p>
我只能很遺憾地說,該網(wǎng)友實屬孤陋寡聞,“呵呵”一詞的發(fā)明權(quán)根本不屬于蘇東坡,即使用在書信中也并非蘇東坡首創(chuàng)。
“呵呵”最早見于史料《晉書·石季龍載記》。十六國時期,后趙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韜得寵,派遣刺客殺了石韜。臨葬前,石宣“乘素車,從千人,臨韜喪,不哭,直言呵呵,使舉衾看尸,大笑而去”。既然是“大笑而去”,“呵呵”當然就是指笑聲。后趙乃羯族所建,因此“呵呵”本來是胡人之間流行的一種笑聲。
在宋朝,“呵呵”一詞也非常流行,尤其是名人的書信中常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