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偉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檢測陰道分泌物對滴蟲及念珠菌感染的篩查意義
陳同偉
目的 探討陰道分泌物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檢測對于滴蟲及念珠菌感染的篩查意義。方法 分別用陰道五聯(lián)檢試劑和顯微鏡鏡檢對506例女性的陰道分泌物進行酸堿度(pH)、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念珠菌及滴蟲進行檢測并與臨床癥狀結(jié)合診斷。結(jié)果 顯微鏡鏡檢213個標本找到念珠菌,75個標本中找到滴蟲;其中6個標本中既有念珠菌又有滴蟲。NAG陽性同時pH≤4.6的標本233個,其中209個標本鏡檢找到念珠菌;NAG陽性同時pH≥4.8的標本82個,其中72個標本鏡檢找到滴蟲。結(jié)論 NAG和pH的聯(lián)合檢測可用于陰道分泌物念珠菌,滴蟲的篩查。
酸堿度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念珠菌 滴蟲 篩查
陰道感染是婦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若不及時診治,還易引發(fā)上生殖道感染[1,2],有效的診斷及分型是治療陰道炎的前提。顯微鏡鏡檢特點是能簡便、快速地查出滴蟲、真菌等陰道病原體,但只能從形態(tài)學上來鑒別,存在漏診率高、檢出率較低的缺點[3];五聯(lián)檢試劑法具有快速、客觀、準確的特點,重復性好,能更好地指導臨床并為陰道微生態(tài)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手段[4]。作者自2013年3月至8月對本院506例陰道分泌物增多患者分別運用陰道炎五聯(lián)檢測法和顯微鏡鏡檢法進行檢查,來探討兩種檢測方法對陰道炎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文患者506例,年齡22~57歲。患者主訴陰道分泌物增多、異味、外陰瘙癢、灼痛、尿痛、性交痛等癥狀,24h內(nèi)未進行陰道沖洗、用藥。
1.2檢測方法 使用無菌棉拭子采集陰道后穹窿分泌物兩份,保障一定的樣本量。分別用陰道五聯(lián)檢試劑和顯微鏡鏡檢檢測:酸堿度(pH)、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念珠菌及滴蟲等,所有項目的操作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范》(第三版)執(zhí)行。陰道炎五聯(lián)檢試劑盒由鄭州安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結(jié)果判讀參照試劑盒說明書。
1.3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0.0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506例患者中,清潔度I~II度204例,清潔度III~IV度302例。顯微鏡鏡檢從506例分泌物標本中找到念珠菌213個、滴蟲75個;其中6個標本中兩者兼有。根據(jù)試劑說明,凡NAG陽性同時pH≤4.6的標本作為念珠菌篩查陽性,共有233個,其中209個標本鏡檢找到念珠菌;NAG陽性同時pH≥4.8的標本作為滴蟲篩查陽性,共有82個,其中72個標本鏡檢找到滴蟲。
五聯(lián)檢試劑和顯微鏡鏡檢由于檢測原理不同,對陰道分泌物的分析角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導致兩種方法各有特點,也各自存在弊端[5]。顯微鏡鏡檢依靠肉眼計數(shù)、判斷陰道分泌物清潔度、霉菌、滴蟲、線索細胞等有形成分。特點為:(1)已普及使用,結(jié)果直觀。(2)可以識別并計數(shù)標本中的有形成分。(3)簡便快速,成本低廉[6]。缺點為:(1)人為判斷主觀因素強,判斷標準不一致。(2)有一定的漏檢、誤判率,需要經(jīng)驗積累。(3)檢測結(jié)果易受標本保存條件影響。(4)大批量標本無法實現(xiàn)自動化[7]。一般認為五聯(lián)檢試劑對標本中的有形成分無法計數(shù)和識別,本試驗中作者利用兩個項目NAG與pH的聯(lián)合分析,找出與顯微鏡結(jié)果的高度相關(guān)性,使白帶標本中的有形成分檢測也可以在利用自動化儀器與試劑進行篩查,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也拓展了目前自動化儀器在白帶標本中應用范圍?;谝陨戏治?,作者認為五聯(lián)檢試劑目前尚不能取代顯微鏡鏡檢,但可以作為有效的補充,為實驗室檢測提供更多、更好的分析手段,提高實驗室檢測水平及臨床診斷效率。
1 張岱,劉朝暉,廖秦平,等.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陰道局部免疫狀態(tài)的研究.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9,44(12):13~15.
2 Nelson DB, Macones G. Bacterial vaginosis in pregnancy: current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ions . Epidemiology Review, 2002, 24(2):102~108.
3 劉俊梅,楊文東,楊進國.快速脯氨酸氨基肽酶與唾液酸酶檢測在細菌性陰道病診斷中的對比研究,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06,25(1):24~26.
4 張雅英,黃瑞萍,吳賢,異常妊娠者陰道加德納菌和解脲脲原體DNA檢測結(jié)果分析,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6,21(1):96~98.
5 熊章華,孫敬,余理智,等.細菌性陰道病與其它病原菌在診斷陰道感染中的關(guān)系,江西醫(yī)學檢驗,2002,15(5):101~103.
6 余理智,孫敬,陳會,等.細菌性陰道病實驗室診斷方法評價,江西醫(yī)學檢驗,2004,38(4):55~57.
7 樊瑜,范秋桂,劉潔,等.BV Blue法及Amsel法診斷細菌性陰道病的對比研究,江西醫(yī)學檢驗,2007,18(5):78~80.
314100 浙江省嘉善縣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