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艷(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布洛芬治療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療效觀察
付艷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目的探討布洛芬治療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患兒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原發(fā)病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布洛芬混懸液進行治療,并比較兩組患兒的療效。結(jié)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動脈導管關(guān)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56,P<0.05)。結(jié)論 布洛芬治療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療效顯著,值得臨床廣泛推廣與應用。
布洛芬;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療效
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在10%~15%[1]。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會導致造成肺動脈主動接受主動脈流過的血,進而促使肺循環(huán)中的血量增加,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肺水腫、心力衰竭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因此一定要在早期將新生兒的動脈導管關(guān)閉[2]。布洛芬屬于一種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近年來被應用于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治療中[3]。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患兒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兩組,并對其進行不同的治療,觀察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患兒100例為研究對象,均經(jīng)心臟彩超確診為動脈導管未閉。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胎齡30~41周,平均胎齡(34.8±1.2)周;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胎齡31~41周,平均胎齡(35.5±1.1)周。兩組患兒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診斷標準:心前區(qū)聞及雜音,出現(xiàn)發(fā)鉗現(xiàn)象,胸片顯示心影增大,經(jīng)過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確診。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在確診后進行治療,對照組僅給予治療原發(fā)病,在患兒住院后第7天進行心臟彩超檢查,對患兒動脈導管的閉合情況進行觀察。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布洛芬進行治療,具體為:采用鼻飼或口服布洛芬混懸液,在24 h、48 h、72 h分別給予10 mg/kg,5 mg/kg,5 mg/kg。用藥期間,要對患兒的肌酐含量及血清尿素氮進行監(jiān)測,停止使用藥物3天后,給予心臟彩超檢查,對患兒動脈導管的閉合情況進行觀察。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動脈導管閉合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治療后,觀察組動脈導管自然關(guān)閉46例,關(guān)閉率為92%;對照組動脈導管自然關(guān)閉35例,關(guān)閉率為70%。觀察組患兒的動脈導管關(guān)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56,P<0.05)。觀察組在用藥期間肌酐及血清尿素氮含量均為正常。
在臨床上,胎兒要生存就必須有動脈導管開放,在新生兒出生后,便直接進行呼吸運動,新生兒的動脈氧分壓會在很短時間內(nèi)突然上升,進而促使動脈導管的管壁肌肉加速收縮,使其形成功能性關(guān)閉[5]。其次,患兒的激肽酶原的緩激肽系統(tǒng)也將被激活,部分血管活性物質(zhì)也會快速合成,并且受到一定的抑制,然后管壁也將重建,最終導致解剖學關(guān)閉?,F(xiàn)今,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劑是治療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常用藥物,在臨床上,布洛芬屬于一種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它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來降低新生兒的血前列腺素水平,進而促使動脈導管內(nèi)平滑肌收縮,最終促使官腔閉合,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肺動脈壓力,減少主動脈和肺動脈之間的血流,保護腸胃道細胞。布洛芬和臨床上使用的消炎痛具有一定相似性,以往,國外通常采用靜脈滴注來使用消炎痛,或采用口服促進患兒的脈導管關(guān)閉,近年來,臨床上主要采用布洛芬來治療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并取得了顯著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患兒100例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用藥后的動脈導管關(guān)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56,P<0.05)。這說明布洛芬用于治療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療效顯著高于僅治療原發(fā)病的患兒,服用藥物后,患兒的動脈導管關(guān)閉率顯著高于未進行藥物治療的患兒。此外,在臨床不良反應方面,布洛芬的不良反應較少,不會對患兒的腎功能產(chǎn)生較大影響,且胃腸道的相關(guān)刺激癥狀相對較輕。
的療效,采用該藥物對新生兒進行治療后,患兒沒有出現(xiàn)少尿、黃疸、胃腸道出血及腎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的不良反應。這充分說明布洛芬具有極強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布洛芬治療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療效顯著,患兒動脈導管閉合率高,不良反應少,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 林新祝,陳涵強,鄭 直,李雅丹,賴基棟,黃荔涵.早期口服布洛芬治療極低出生體重兒動脈導管未閉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2,11(07):502-505.
[2] 陳金龍,秦玉明,曹黎明,周 凱,楊世偉,莊思斯.口服布洛芬治療早產(chǎn)低體重兒動脈導管未閉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15(29):4821-4823.
[3] 黃柏枝,陳就好,麥潤嬋,王德勝.布洛芬治療早產(chǎn)兒動脈導管未閉效果及影響因素[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27(13):1015-1016.
[4] 張志剛,盧慶暉,陳均龍,陽紅華,聶紅蓮,楊薇斯,夏曉芹.布洛芬在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后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3,25(04):234-237.
[5] 劉漢楚,方成志,曾凌空,孫金枝,蔡寶珍,吳春英,夏淳和,王巧玲.布洛芬與吲哚美辛治療早產(chǎn)兒動脈導管未閉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研究[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18(16):1267-1269.
本文編輯:張 鈺
R722.1
B
ISSN.2095-6681.2015.27.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