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浩 楊會君 范丹 尹倩 陳玉琪 張奇 胡柳 覃元元 姜麗
摘 要:大學生是中國夢教育的主體之一。武漢地區(qū)高校大學生數量全球第一,是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重地。經調查發(fā)現,扎實的理論教育、創(chuàng)新的宣傳教育、細致的主體教育等三種方式,可以增強武漢地區(qū)高校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認知狀況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時定義“中國夢”——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而且滿懷信心地表示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其進行中國夢教育極有必要。為客觀了解武漢地區(qū)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學習和實踐狀況,及對中國夢理解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2013年8月,調研組隊武漢部分高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方式,調查采用隨機抽樣,抽樣樣本為700份,有效問卷687份,有效問卷率98%。調查對象設計涉及武漢6所高校的本專科大學生,年級分布均勻,男女比例均衡,覆蓋文、理、工、醫(yī)等學科專業(yè)。
一、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現狀分析
調查顯示,武漢市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總體上來說符合主流意識、積極而健康,對中國夢表達的具體內容能夠正確的把握,對中國夢的目標也有比較正確的認識;大多數武漢市大學生能夠處理好中國夢與個人夢的關系等等。同時,在調查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部分大學生存在認識模糊、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等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中國夢的內容認知現狀
調查顯示,提到“中國夢”,33.1%的學生最先想到的是實現人、社會和環(huán)境等方面的和諧,32.0%的學生最先想到的是國家、人民的幸福,24.9%的學生最先想到的是經濟快速、穩(wěn)定的發(fā)展,6.3%的學生最先想到的是實現共產主義,想到其他的學生占3.7%。這表明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夢的基本內容有一定把握,有著將“中國夢”與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個人發(fā)展相融合的認識高度。
中國精神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表明,認為中國精神的核心內容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占41.5%,其所占比例最大;“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占22.5%;“希望個人夢想的實現能夠得到更廣闊的的空間”占21.3%;“國家繁榮昌盛”占13.0%;而“最大限度內實現個人利益”的僅占1.8%,是最小的比例。這充分說明大學生對中國精神有一個比較高的認知。
2、中國夢的目標認知現狀
調查顯示,認為中國夢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學生占47.9%,“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占32.6%,“使中國處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占8.7%,“使每個人的夢想都得以實現”的占10.8%。其中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夢的核心目標占最大比例,說明大學生對中國夢的實現寄予很大希望,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對中國夢所要達到的目標上,大部分大學生對其抱以積極的態(tài)度,有部分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能否實現持觀望的態(tài)度。如在對“中國夢”的描述中,有39.4%的同學贊同“中國夢是每個人的期盼”;有47.0%的同學贊同“中國夢不僅是人民夢,也是世界的夢”;還有13.6%的同學則認為“關于中國夢的任何言辭皆不可靠”。
3、中國夢與個人夢認知現狀
中國夢的著眼點是要使大學生切身體會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一致性,從而牢固樹立中國夢的信念。值得關注的是,認為個人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占61.7%;認為“中國夢與我息息相關,中國夢實現了,個人夢也就實現了”占29.5%;認為“個人夢就是中國夢”的占6.3%;認為“中國夢對我來說太遙遠,與我沒有絲毫關系”的占2.5%。這些數據表明大學生群體對中國夢相關內容的普遍關注;但也有部分大學生的認識模糊,說明加強中國夢針對性教育尤為迫切。
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中國夢的影響之下的個人夢想各有不同?!俺蔀橐幻茖W工作者”的占12.6%,“做公務員”的占13.8%,“進入企事業(yè)單位”的占38.6%,“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占24.9%。其中“進入企事業(yè)單位”的占最大比例,而“成為一名科學工作者”的占最小的比例,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夢對大學生的影響之一表現在創(chuàng)造現時的物質財富上,而“成為科學工作者”(即不能把努力立即轉化為現時的物質財富的工作)則影響較小。可見大學生對中國夢與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的關系理解并不深刻。
關于中國夢與個人夢的相互關系上,有69.8%的同學認為中國夢對當代大學生影響最深刻的是,激勵大學生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社會之中。在個人夢的實現方面,只有54.5%的受訪大學生愿意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還有45.5%的大學生不能堅持到底,比較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
二、影響大學生對中國夢認知現狀的因素分析
調查顯示,影響大學生對中國夢認知因素中,有48.4%的人認為社會風氣是影響大學生對中國夢認知的主要因素,25.7%的人認為是黨政宣傳,19.9%的人認為是主題實踐活動,認為其主要影響因素是教師教育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比例為6.0%。這說明了社會風氣對于人們對中國夢的認知影響巨大。社會風氣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促進良好社會風氣,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引,營造積極向上的道德風尚。
在對“您認為應當從哪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的教育最有效”的調查中,調查顯示,有40.0%的人認為是社會教育,32.2%的人認為是學校教育,8.2%的人認為是家庭教育,19.5%的人認為是自我教育。大學學習處在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過渡階段,“90后”為主體的大學生群體生活在相對開放的社會和校園,社會經歷比較豐富,個人心智趨向成熟,具有是非辨別能力,在對中國夢的認知與認同深受社會、學校、自我的影響。
教師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通過課堂教學(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對“您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有關中國夢的認知影響程度如何”的調查中,調查顯示,有6.4%的人認為很大,47.5%的人認為比較大,41.5%的人認為幾乎沒有,4.6%的人認為沒有。這說明了當前高校要切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讓理論學習與中國夢教育的時代要求接軌。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夢”在武漢高校的傳播情況:有45.2%的人肯定該校開展過關于“中國夢”的學習或者實踐活動,有39.2%的人表示不清楚學校是否開展過關于“中國夢”的學習或者實踐活動,只有15.4%的人表示學校沒有開展過關于“中國夢”的學習或者實踐活動。
調查顯示,武漢市各大高??傮w上來說比較重視中國夢在大學生的傳播,傳播活動的樣式也十分豐富,例如有54.1%的同學表示學校舉辦過有關“中國夢”的征文活動,51.7%的舉辦過講座,34.1%的舉辦過演講比賽,還有19.8%的學校有過有關“中國夢”的實踐活動等。
三、大學生對中國夢的態(tài)度、評價的現狀分析
在對“您對學校舉辦的中國夢的主題活動持什么態(tài)度”的調查中,調查顯示,認為“影響很大,使我明確了奮斗目標,并努力逐夢”的占8.7%,認為“有一定影響,激勵我找到了奮斗目標,并努力實現”的占49.6%,認為“影響不大,有追逐目標了,還未付諸行動”的占31.4%,認為“完全無作用,無任何想法,未起任何激勵作用”的占10.3%。由此可知,大部分人對學校舉辦的中國夢主題活動持積極態(tài)度。
調查顯示,44.6%的人認為要實現中國夢的目標主要需要青年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28.3%的人認為需要黨的正確領導,23.4%的人認為需要各界勞動者的辛勤工作,1.8%的人認為需要外國的援助和支持。而在“最能夠說明當代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選項”的調查中,23.7%的人認為要堅定理想信念;37.1%的認為是勇?lián)熑?、腳踏實地;32.3%的人認識是勇于創(chuàng)新,練就過硬本領;6.9%的人認為是要錘煉高尚人格。這說明,當代的大學生責任心強,他們認為實現“中國夢”的目標主要需要青年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勇?lián)熑危掠趧?chuàng)新,練就過硬本領。
調查顯示,62.4%的同學都認為國家應該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環(huán)境,釋放青春能量,為大學生實現中國夢和個人夢鋪好道路,28.7%的人認為應該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實現中國夢,為實現個人夢做指引。這說明了絕大部分人對于“中國夢”的認識是積極的、樂觀的,并且始終堅持將個人夢貫穿于中國夢中,為個人夢、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
四、調研對策及建議
弘揚和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們?yōu)橹恍缸非蠛蛫^斗的目標。大學生作為時代先鋒,肩負著祖國建設的偉大使命,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氛圍,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與了解,加強中國夢與大學生個人夢的有機結合。結合調研數據分析,我們提出以下建設性意見和對策:
1、加強大學生中國夢理論教育,強調其“和而不同”的認知實踐層次
從調查數據與結果分析可以看到,武漢市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總體上來說是符合主流意識的、積極的、健康的,對中國夢表達的具體內容能夠正確的把握。中國夢的精神內涵有著豐富的層次,而大學生的思想和實踐層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加強大學生中國夢理論的教育時,要照顧到不同起點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想基礎、認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比如,身為大學生黨員,就必須堅持共產主義信念,以身作則學習和實踐中國夢;而一般同學則需要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蓄正能量。因此,加強大學生中國夢理論教育,要引導大學生思考如何結合時代要求和自身特點學習和實踐中國夢。
2、創(chuàng)新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方式,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深度
調查顯示,武漢市各大高校雖然比較重視中國夢在大學生中間的宣傳,但是作用卻不是十分明顯,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中國夢的宣傳方式較為單一這個原因比較突出。高校關于“中國夢”宣傳方式單一,效果不顯著,影響程度甚微。必須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考慮大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將學?;顒由钊氪髮W生內心,將中國夢真正的融入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當中。
3、將中國夢與主體性教育相結合,提高中國夢教育的實效性
要認真分析當前大學生中國夢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例如,新時期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的實際狀況是什么;當前影響大學生認知中國夢的因素有哪些;中國夢教育實現的阻礙因素有哪些等。這些問題關系到教育者能否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在中國夢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要構建科學的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目標和內容體系。高校中國夢教育要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以尊重人、理解人和關心人為目標基礎,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其最高價值目標,通過教育者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性實踐,將內隱的中國夢認知化為外顯的中國夢實踐;創(chuàng)建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新內容,保持時代特色。(作者單位: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