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榮 廖英 許漢立 朱火華
支托式連接體在傾斜基牙半固定橋中的應用
倪金榮 廖英 許漢立 朱火華
目的 探討后牙缺失,雙側基牙固位力嚴重不對稱的修復方法,觀察支托式連接體在傾斜基牙半固定橋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下頜第一、第二磨牙缺失,第三磨牙近中傾斜的患者32例,用支托作連接體的半固定橋進行修復,隨訪≥5年,記錄患者恢復外形、咀嚼功能和固位體脫落、松動情況。結果 28例外形、咀嚼功能恢復良好,無松動、脫落等情況,一例失敗,成功率96.88%。結論 支托式連接體較好地解決了后牙缺失且一端基牙傾斜、臨床牙冠過短的修復問題。
傾斜基牙 固位力 支托連接體 半固定橋
1.1一般資料 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本院治療的下頜第一、第二磨牙缺失,第三磨牙近中傾斜的牙列缺損患者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齡25~66歲。其中因原固定義齒松動而重新修復的患者14例。納入標準:下頜第一、第二前磨牙牙周狀況完好,且適合作基牙,第三磨牙近中傾斜度<45°,近中軸面合齦高度>1mm且牙周狀況好,無松動。
1.2方法 (1)下頜第一、第二前磨牙按連冠的要求進行牙體預備,且要有良好的共同就位道。(2)下頜第三磨牙以自身長軸為就位方向,進行全冠牙體預備。為獲得良好的固位力,要求聚合度盡量小,在不損傷附著齦的原則下盡可能將頸緣往根方延伸。特別是近中咬面一般均有足夠的自然間隙,不要輕易磨除,但要為支托凹預留足夠的間隙。(3)取模后作臨時固定橋,將模型送加工廠。與技師溝通,在下頜第三磨牙全冠的近中咬面預留支托凹,支托凹要有足夠的深度,近似于箱型,以防止橋體在咬側向力的作用下發(fā)生頰舌向的擺動,下頜第二磨牙橋體的遠中端制作合支托,可以與第三磨牙的支托凹形成密合的支托式連接。(4)半固定橋做好后,先在口內(nèi)試戴,檢查冠的位置及邊緣密合情況,支托與支托凹的密合度情況,要求支托完全埋在支托凹內(nèi)。(5)用粘結劑永久粘結,去除多余的粘結劑,硬固后調(diào)合。
經(jīng)過≥5年隨訪,28例外形和咀嚼功能恢復良好,無松動、脫落等情況。2例患者支托處偶有食物嵌塞,1例患者認為金屬支托影響美觀,但咬功能無異常,感覺基本滿意,成功率96.88%。1例患者3年后第三磨牙全冠冠折,修復失敗,拔除后改成活動修復。
研究表明,后牙缺失后,大約有98% 的磨牙會發(fā)生程度不同的近中傾斜[1],特別是下頜第三磨牙,本身近中傾斜的比例較高,在其相鄰磨牙缺失后,更加劇傾斜。上述病例在傳統(tǒng)固定修復時,當傾斜智齒作基牙時,為取得共同就位道,就必需較多地磨除近中軸面牙體組織。造成預備后的基牙固位力極差,而固定橋的另一端兩個前磨牙的連冠固位體固位力極強。當前磨牙受咬力時,第三磨牙的固位體就會受到一定的脫位力,久而久之,該基牙的固位體就會松動,而另一端固位體因固位力強而不松動,所以患者早期不易發(fā)現(xiàn)。針對這一現(xiàn)象,為增加固位力和保護牙髓,有報道采用套筒冠作固位體,以內(nèi)層冠調(diào)節(jié)傾斜側基牙就位道[2,3],以往作者采用精密附件作半固定橋修復,這兩種方法因固位體可以分開粘固,基牙預備同全冠,不受傾斜的影響,可以較大提高傾斜基牙固位體的固位力,其中栓道式附著體是臨床常用的活動連接體[4]。但是栓道式附著體和套筒冠作固位體不但制作工藝復雜,復診次數(shù)多,對臨床醫(yī)生和技工的技術要求高,價格高,更重要的是附著體精密度越高,栓體與栓道間的磨察力也越大,當固定橋近中端受咬力時,對遠中基牙上的固位體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脫位力,故也不利于臨床上廣泛使用。
支托式半固定橋因其一端僅靠支托固定在支托窩內(nèi),在咀嚼過程中,支托式連接體可中斷因固定橋近中端受咬力時對遠中固位體垂直向的脫位力,從而減輕對遠中基牙損傷及固位體脫位的可能性[5]。當固定橋遠中端受力時,支托又完全能承擔垂直向的咬力,避免了單端固定橋咀嚼時對基牙產(chǎn)生的扭力。與修復前相比,當傾斜基牙單獨承受咬力時,咬力不能沿長軸方向傳導,其近中分量對牙齒產(chǎn)生扭轉力矩,易產(chǎn)生牙周創(chuàng)傷。而半固定橋修復后,傾斜基牙與半固定橋在水平方向是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承擔載荷,近中向分力可能更多的由近中基牙承擔,改善傾斜基牙的牙周創(chuàng)傷[6],這一點與雙端固定橋一致,反而延長了傾斜基牙的壽命。
由上述32例病例可以看出,以傾斜智齒和兩個前磨牙作基牙,以支托式連接體按放在傾斜基牙外冠上的半固定橋修復第一、二磨牙缺失是完全可行的,解決了傳統(tǒng)固定橋中傾斜基牙上固位體易松動的現(xiàn)象,并且制作簡單,價格實惠,特別適合基層醫(yī)院的推廣應用。
1 徐君伍. 現(xiàn)代口腔修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段嫄嫄,王忠義,張少鋒,等.固定義齒傾斜基牙牙周應力分布的三維有限元研究,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3,19(11):667~669.
3 劉玉華,尹亞梅,宋世卿,等.樁核修復體組織面設計的有限元分析,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6,31(3):156~158.
4 楊德圣,樊選林,劉克札. 改良栓道附著體在半固定橋中的應用.口腔頜面修復雜志,2003 ,4(2):104~105.
5 姚湘霞,石巧云,祝家文,等. 58例全冠一牙臺支托式固定烤瓷橋修復的療效觀察.咸寧學院報:醫(yī)學版,2005,19(6):512~513.
6 映荷,滿毅.宮蘋,等.傾斜基牙固定橋修復前后應力分布的各向異性三維有限元分析.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37(6):919~922.
311404 杭州市富陽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倪金榮廖英 許漢立)311400中鐵五局富陽醫(yī)院(朱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