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妮+耿祥龍
2014年11月29日,位于杭州濱江區(qū)的信雅達·三清上文化藝術中心甚是熱鬧,許多觀眾、美術愛好者、媒體人前來觀賞當日開幕的“梵境尋蹤·尉曉榕、趙躍鵬、林海鐘、李桐、余宏達尼泊爾-不丹采風展”。
信雅達·三清上文化藝術中心于2013年8月14日至24日策劃組織了“[梵境尋蹤]尼泊爾-不丹藝術采風之旅”,來自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畫院的國畫家尉曉榕、趙躍鵬、林海鐘、李桐、余宏達五位藝術家走進尼泊爾、不丹神秘佛國進行采風寫生。此次畫展便是五位藝術家此行的藝術創(chuàng)作成果展示,包括水墨畫、寫生速寫稿等40多幅畫作。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畫作一經展出受到參觀者的喜愛與點贊。開幕式當天還舉行了畫家與業(yè)界人士、觀眾的座談會。
行走在高山佛國,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不斷被激發(fā)出來
尼泊爾、不丹是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間的小國。香霧繚繞的寺廟,寧靜平和的生活構成了人們對此的最初印象?;蛟S現代都市文明迅疾的腳步尚未踩踏到這塊土地。它和整個世界隔著一段迷離的距離,便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誘惑。藝術家尉曉榕、趙躍鵬、林海鐘、李桐、余宏達深入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巴格塔布爾古城,不丹的廷布、普納卡、帕羅等地,行程歷時10天,近距離感受到了一塵不染的異域景象。尼泊爾、不丹迷人的風土人情、充滿魅力的人文古建,令畫家驚艷不已。
[梵境尋蹤]尼泊爾-不丹藝術采風創(chuàng)作團首先到達尼泊爾,這個隱匿在喜馬拉雅群峰南麓的宗教小王國,一派安寧平和。藝術家尉曉榕贊嘆其是一個有很多古跡、充滿畫意的國度。它使人產生迷惑,同時又激起好奇,令人不由想起整個人類的過去。
采風創(chuàng)作團走訪了尼泊爾最古老的佛教寺廟、著名的佛教圣地斯瓦揚布那特神廟,也暢游了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這里寺廟林立,呈現出廟宇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的景象。同時,通過拜訪尼泊爾國家藝術學院,藝術家們也感受到了濃郁的南亞藝術氣息,并留下深刻印象。
經過短暫的停留,創(chuàng)作團從加德滿都前往不丹。航線沿著喜馬拉雅山脈延伸,舷窗外肥胖的白云大朵大朵打著滾兒,隱沒在濃綠中的山脊一路向前,這為即將開始的不丹藝術采風拉開了帷幕。
和尼泊爾不同,不丹給人更多遐想和感受的空間。它神秘、干凈、純粹,充滿原始的人文情懷?!霸诓坏な冀K被一種細膩的感觸縈繞,感覺很特別。”藝術家趙躍鵬如是說?;蛟S因為身處其中,外界盛傳的神秘感被稀釋掉了一部分,不丹的日常生活也顯得平實了很多。
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時常被激起。畫家李桐說:“其實去陌生的地方,總會有很多激起興趣的特別之處。到不丹和尼泊爾,人會更敏感,空氣很清新,在那邊真的很想畫畫,很有創(chuàng)作的沖動?!?/p>
無論是踽踽獨行的婆羅門行者、沉靜不語的密乘僧人,還是穿行于街頭的人群,姿態(tài)從容的貓貓狗狗,都將閑適的生活敞開給人看。就連森林、草地以及古老的城市都讓人感到格外的隨意舒展,像是歡迎你即刻加入。這種屬于不丹的獨特氛圍,就如藝術家林海鐘所說,它感覺上像西藏,地貌上又具有江南風味(像是杭州的鄉(xiāng)下),所以在不丹有時有種恍惚,覺得杭州和此地的時空出現交錯,這種感覺十分奇妙。藝術家們在游歷不丹時觸覺似乎更加敏銳,很多細枝末節(jié)的顫動也能迅速接收。無論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扎西卻宗”、公認最美麗的宗堡—普那卡宗,還是標志性建筑旺楚克紀念碑,還有那令人難忘的塔金動物園,穿行其間,五位藝術家的靈感不斷被激發(fā)出來,手里的畫筆根本停不下來。
在這里,藝術家們深深地感到,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
激發(fā)的靈感火花點亮異彩紛呈、各臻其妙的佳作
對畫家來說,旅行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游覽與休閑,而是一種深入生活的途徑、一種審美方式的表達。
盡管五位藝術家經歷了完全相同的行旅路線,但各人不同的觀察視角及審美感受,使得畫家在處理題材時各有側重,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各臻其妙。
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尉曉榕作品多是典型的寫生與創(chuàng)作的結合。他的畫中既能找到現實的人物原型,又能融入自身的感受和理解。他把在尼泊爾、不丹感受到的慢節(jié)奏狀態(tài)、佛國氣氛以及日常家庭生活,結合自身體悟,有選擇地描繪出來。因此他的畫作帶給觀者的直觀是細致、靈動,且立體感很強。這在他的《撞經書老者》《如歌慢板》以及他的寫生稿中都有明顯的體現。
他很重視寫生,出色的速寫功底使他長于結構群像,從作品《不丹國逢節(jié)可見僧家聚集》中可見一斑。他認為:“寫生能夠保持畫家的活力和感受,也是磨練畫家技能的手段。畫家要有很強的捕捉能力、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熟練度,這些都是在寫生里面可以實現的。”
浙江畫院花鳥畫工作室主任趙躍鵬則拋開了最擅長的花鳥題材。他把對尼泊爾、不丹的山水性靈與風土人情的感悟,以沒骨式的筆調呈現出來,這應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與嘗試。他筆下山水風物的氤氳與人物儀態(tài)的輕盈,加以服飾色彩的豐富,生動地傳達了山域佛國獨特的人杰地靈。這次他呈獻給觀眾的是以尼泊爾、不丹為背景的系列人物畫和水墨山水作品。
趙躍鵬的創(chuàng)作感悟很切實:“藝術家的直覺,在很大程度上和理性的認識是有差別的。藝術家需要感性的東西,但這種感性的東西,有時候又不能夠過于自我,它要依托于客觀對象。在格物致知方面也要有一個度,這個度往往最難拿捏。”展覽現場有不少觀眾在他的畫作前靜靜地觀摹,不時地細聲輕語,似乎在交流觀感。
中國美院國畫系教授林海鐘的山水,古樸秀勁而富有現代氣息。他筆下的物象往往充滿生機和活力,似乎將人們引入深邃、古曠的情境中。
此次林海鐘以簡練的用筆、嫻熟的技法,高度提煉了尼泊爾、不丹的山川風貌。他筆下的不丹印象,既有傳統(tǒng)中國畫特有的高古寒林氣息,又有因題材別致而傳遞出的域外情韻,給觀者以一種親近又久遠的別致。此次展出的作品《古城加德滿都》《尼泊爾人印象》《寫不丹國山中所見》等都充盈著滿滿的異域風情。
他的精微之處在于把傳統(tǒng)筆墨程式的勾、皴、染法秩序化,融入個性化的語境中,人們能從他水墨筆勢變化中感受到文化含量和瀟灑從容的意韻。
現任職于中國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的李桐,作品注重對人物造型的藝術性與內心世界豐富性的追求。如這次畫展中他的舞女系列,儀態(tài)輕靈優(yōu)美,色彩古雅清麗,畫面中充滿了動與靜、張與弛的對比?!缎』罘稹纷屇憧吹揭粋€純真的不丹僧人的形象。《花兒》則讓人覺得畫面中的姑娘有一顆寧靜而淡然的內心,卻又如佛陀般的閎約與寬博。
浙江畫院專職畫師余宏達的人物畫與速寫,充分展示了他極為出眾的造型能力。如畫作《尼泊爾山花》中那位長發(fā)飄拂、眸子清澈的女郎留給人們以青春、充滿活力的印象,表達出尼泊爾少女的清純與美麗?!恫坏さ母裆;ā分?,他把對不丹的印象,融合在一個普通的女孩身上。即便膚色衣著不是很好看,但她的清澈明眸,恰恰是不丹人呈現出來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
一位媒體人在觀展時幾乎拍攝了全部畫作。他告訴筆者:“像這種既有采風歷程反映,又有創(chuàng)作成果展示的展覽活動并不多見。信雅達積極組織藝術家到異域采風,推進藝術創(chuàng)作的做法給人以新的啟迪?!?/p>
:windowtext'>互聯(lián)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總裁法迪·切哈德的最大感受是,中國正在以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擁抱世界,參與管理互聯(lián)網?!俺嘶匚以诼迳即壍募遥衲耆ミ^最多的就是中國。我們向中國伸出橄欖枝之后,中方給了我們熱烈的回應,正在‘擁抱世界。中國并不是信息孤島,這是一個渴望與世界交流的國家?!彼f。
由于互聯(lián)網的誕生,“世界是平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在線地球村”的理想更加清晰可見。由于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中國夢想、浙江聲音與世界得以更好地互聯(lián)互通,烏鎮(zhèn)也因此成為世界矚目的舞臺。她以最本土的文化譜寫最國際的篇章。
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烏鎮(zhèn)峰會”上說:“展望未來,我們堅信,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zhèn),是人類先進文明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次完美擁抱,必將加深全球互聯(lián)網界在推動網絡信息聯(lián)通、技術合作、多方治理等方面的共識,也必將推動互聯(lián)網如江南煙雨般浸入浙江千家萬戶的生活,為浙江經濟社會發(fā)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從這里走向世界,使我們的世界更美好、更便捷、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