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雙菊
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檢驗分析
魏雙菊
目的分析探討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檢驗方法及價值, 為臨床預防﹑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提供依據(jù)。方法124例糖尿病患者, 按照糖尿病并發(fā)癥情況將患者分為單純糖尿病組(40例)﹑糖尿病合并腎病組(42例)﹑糖尿病合并心臟病組(42例), 另選42例正常人作為正常組。對比分析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的糖尿病相關指標。結果糖尿病患者與正常組相比其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D-二聚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而胰島素含量降低(P<0.05);同時, 糖尿病合并腎病組和糖尿病合并心臟病組患者的以上指標變化更為明顯, 與單純糖尿病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檢驗結果能夠有效反映患者的生理機能, 對預防﹑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具有重要的意義。
糖尿??;并發(fā)癥;臨床檢驗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不足而引發(fā)的代謝性疾病, 臨床中將其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兩種類型。一般而言,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糖尿病家族遺傳﹑飲食不當且缺乏運動﹑免疫系統(tǒng)異常等, 患者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或者是乏力﹑肥胖[1]。根據(jù)相關的研究資料及文獻,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其他身體疾病, 比如高血壓﹑心臟病﹑神經(jīng)功能損害等, 而這些并發(fā)癥往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2]。本院為提高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防治效果, 特選取相關病例及正常體檢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進行專項研究, 探討了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檢驗結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4例及正常人42例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情況將糖尿病患者分為單純糖尿病組﹑糖尿病合并腎病組﹑糖尿病合并心臟病組, 將正常人作為正常組。124例糖尿病患者中, 男78例, 女46例;年齡43~74歲。其中,單純糖尿病組40例, 糖尿病合并腎病組42例, 糖尿病合并心臟病組42例。正常組42例, 其中男28例, 女14例;年齡40~75歲;受檢者均經(jīng)過體檢確認為身體健康正常。四組受檢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檢者均在早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采集EDTA-K2抗凝血﹑3.2%檸檬酸鈉抗凝血﹑非抗凝血各2 ml。EDTA-K2抗凝血用于檢測糖化血紅蛋白, 檢測過程中保證血液標本正常沒有溶血﹑脂濁和黃疸現(xiàn)象。3.2%檸檬酸鈉抗凝血用于檢測D-二聚體。非抗凝血用于檢測空腹血糖值和胰島素含量。此外, 糖尿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的晨尿標本用于檢測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的測定采用己糖激酶法;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 使用儀器為西門子尿微量白蛋白分析儀DCA Vantage;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使用Bio-Rad D-10血紅蛋白A1c測定儀及其配套設施;胰島素的檢測采用厚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測利得血糖儀及其配套設施;D-二聚體采用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D-二聚體(D-Dimer)快速定量檢測儀進行檢測[3]。
1.3 觀察指標 觀察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胰島素和D-二聚體幾項指標的變化情況, 并做統(tǒng)計學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D-二聚體均高于正常組, 而胰島素含量低于正常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 糖尿病合并腎病組和糖尿病合并心臟病組患者的以上指標變化更為明顯,與單純糖尿病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與正常人的糖尿病臨床檢驗指標比較(±s)
注:與正常組比較,aP<0.05;與單純糖尿病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mg/L) 胰島素(μU/ml) D-二聚體(mg/L)正常組 42 5.15±0.62 5.11±0.56 13.22±1.68 4.72±0.87 0.34±0.07單純糖尿病組 40 7.46±1.29a 7.43±0.81a 38.93±12.42a 3.47±0.89a 0.44±0.11a糖尿病合并腎病組 42 12.48±1.33ab 7.66±0.67ab 84.32±18.36ab 2.42±1.15ab 0.72±0.18ab糖尿病合并心臟病組 42 14.63±2.16ab 9.87±1.74ab 106.42±21.38ab 1.66±0.99ab 0.89±0.30ab
糖尿病發(fā)病率及死亡率的逐年上升使得糖尿病成為一項公共衛(wèi)生問題, 而從當前的醫(yī)療水平來看, 臨床中尚沒有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鑒于這種嚴峻的形勢, 糖尿病的預防及治療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根據(jù)相關的臨床研究資料, 糖尿病患者隨病程的延長而逐漸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 比較典型的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部并發(fā)癥﹑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臟病等。這些常見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臨床中需要對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做出有效的預防及控制。而預防及控制病情的首要工作即為對病情做出準確的判斷并正確分析預后?;谶@一點,作為診斷依據(jù)的臨床檢驗顯得非常重要。
本次研究選取了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有無并發(fā)癥對入選病例做了合理的分組, 之后對各組人員的糖尿病臨床檢驗結果做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 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臨床檢驗指標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D-二聚體均明顯高于正常人, 而存在并發(fā)癥的糖尿病患者的以上檢驗指標又高于單純糖尿病患者(P<0.05)。此次結果與李巧清等[4]的報道趨向一致, 證實了本次研究的可靠性。
從本次研究的結果可以推知, 糖尿病仍然是主導其并發(fā)癥病理變化的關鍵因素, 所以在預防及控制糖尿病并發(fā)癥方面, 核心還在于治療及控制糖尿?。?]。因此,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定期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胰島素﹑D-二聚體等指標非常重要。然而傳統(tǒng)的糖尿病治療將重點放在了控制血糖和血壓上而忽視了并發(fā)癥的防治,所以臨床診治工作理念急需得到改變。據(jù)此, 本次研究對兩種典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即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心臟病做了臨床檢驗分析, 結果表明, 從數(shù)據(jù)資料來看, D-二聚體對診斷病情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D-二聚體是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的依據(jù), 它的升高意味著機體發(fā)生了血栓及纖維溶解活動, 所以心臟病﹑腎臟疾病﹑腦梗死等均能通過D-二聚體的測定而得到檢驗。
綜上所述, 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檢驗具有重要的意義, 是預防及治療糖尿病﹑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重要依據(jù), 臨床中應重視糖尿病臨床檢驗工作及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治療。
[1]齊書靜.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檢驗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30):125-126.
[2]陸揚光,梁天文.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檢驗分析.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3, 17(12):45-46.
[3]王小芳.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水平的相關性研究.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3, 15(4):217-218.
[4]李巧清,陳艷芝, 張思榮.糖尿病的實驗室檢查及臨床應用.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4, 16(8):58-59.
[5]茅利明,張麗霞.五種檢驗項目對糖尿病診斷的評價.江西醫(yī)學檢驗, 2013, 3(5):542-5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64
2015-08-17]
110168 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