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十月懷胎,本希望生個白白胖胖的寶寶,可為何寶寶成了“花寶寶”?除了屁屁上一片青藍色的胎記外,小臉蛋上還有一塊小紅記,這些胎記對寶寶的健康有無影響?又需不需特別治療呢?
“花寶寶”
發(fā)生幾率
胎記,簡單說就是寶寶皮膚組織在發(fā)育時異常增生,導(dǎo)致皮膚表面出現(xiàn)形狀和顏色的異常。胎記形成的根本原因與基因變異或遺傳有關(guān)。約10%的寶寶身上都會有胎記,臨床上頗為常見。這些彩色胎記可以在寶寶出生時出現(xiàn),也可能會在寶寶出生幾個月后才慢慢浮現(xiàn)。雖說有些胎記會合并身體器官異常,甚至有惡變可能,需積極治療,但大部分胎記只是讓寶寶的皮膚成了調(diào)色板,不會影響到寶寶健康,媽媽們不必過分擔(dān)心。
“花寶寶”分類
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性及血管性兩大類。常見的色素性胎記包括太田痣、先天性色素痣、咖啡牛奶斑等,血管性胎記則包括草莓樣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等。
目前去除胎記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兩大類,即激光去胎記和手術(shù)去胎記。相對于手術(shù)去胎記,激光去胎記痛感輕且不用麻醉,不用住院對寶寶更為適合。激光可選擇性地破壞病變組織,且不影響周圍鄰近的正常皮膚組織,輕松達到去除胎記,不留瘢痕的目的。只是,因為病損的色素在皮內(nèi)是呈立體分布的,所以激光每次只能去除部分的色素,一般需要3~5次治療“花寶寶”才會治愈,每次治療的間隔時間需要3個月以上。提醒媽媽們注意的是,血管瘤或者黑毛痣不適合激光去除,需要手術(shù)去除。所以選擇為寶寶去胎記前,應(yīng)到正規(guī)醫(yī)院遵醫(yī)囑進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