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母豬分娩舍是現(xiàn)代化豬場中豬群密度最大,流動最快,技術要求最高的豬舍,本文主要是對母豬妊娠前期和后期飼養(yǎng)管理、分娩后飼養(yǎng)管理為主進行調度,合理利用分娩豬舍,提高養(yǎng)豬的效益措施進行探討。
作者簡介:馬國蘭(1972—),中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基層畜牧獸醫(yī)工作。
1 分娩舍與床的消毒
1.1 分娩舍與床的消毒
分娩季節(jié)前2周將分娩舍內全部清掃,洗凈,封閉后用福爾瑪林加高錳酸鉀,熏蒸消毒3d,消毒應該是整體的,分娩季節(jié),產仔哺乳母豬仔豬及仔豬采取全出的轉群方式,規(guī)定轉群后飼養(yǎng)員立即全部徹底清洗干凈分娩床及床下糞溝地面,飼料槽晾干后用消毒液徹底消毒2次后待用。
1.2 堅持做好分娩舍常規(guī)消毒滅菌工作
規(guī)定飼養(yǎng)員隨晨清掃產床和走道上的積糞,每隔2 d疏通1次糞溝,每周將產床上下及糞溝走道消毒2次,更換門口的消毒池藥水。嚴格分娩舍的飼養(yǎng)管理重點是抓好哺乳仔豬的防寒保溫及補水,補料工作。
1.3 重胎母豬進入分娩舍及臨產母豬的消毒
重胎母豬提前7d進入分娩舍,由飼養(yǎng)員將母豬體表洗干凈,滅瘌一次,并準備好干燥的麻袋,仔豬保暖箱、燈泡,將接產用的消毒液剪刀,抹布等用具進行消毒,并按規(guī)定程序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后軀,陰部、乳房準備接產。
2 分娩前后的飼養(yǎng)管理
2.1 分娩前后的飼養(yǎng)
臨產前5~7d應按日糧的10%~20%減少精料,并調配容積較大而帶輕瀉性飼料,可防止便秘,小麥麩為輕瀉性飼料,可代替原飼料的一半。分娩前10~12h最好不再喂料,但應滿足飲水,冷天水要加溫。分娩當天母豬可喂0.9~1.4kg日糧,然后逐漸加量,5~7d后達到哺乳母豬的飼養(yǎng)標準和喂量,必須避免分娩后1周內強制增料,否則有可能發(fā)生乳腺炎、乳房結塊,仔豬由于吃過稠過量母乳而下痢。
2.2 分娩前后的管理
母豬在臨前3~7d內,一般只在圈內逍遙運動。分娩后,應隨時注意母豬的呼吸、體溫、排泄和乳房的狀況,經常保持產房安靜,讓母豬充分休息。傳統(tǒng)養(yǎng)豬方法,在產后3d,如天氣良好,可讓母豬在舍外自由活動,并訓練母豬和仔豬養(yǎng)成在舍外固定地點排糞尿的習慣。
2.3 分娩征兆與接產注意事項
2.3.1 分娩征兆
母豬產前行動不安,叨草做窩,由于骨盆開張,尾根,兩側下陷,母豬頻排糞尿。母豬乳房及乳頭脹起,開始時用手能擠出乳滴,到后來能擠出較多的奶水,此時母豬時起時臥,待趴臥不動,體軀一陣一陣抖動時,為陣痛開始,待陰部流出稀薄,稍帶黏膜和粉紅色的黏液時和下“破水”,則分娩在即,此時值班人員應在現(xiàn)場,并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陰部,后軀和乳房,準備接產。
2.3.2 夏季母豬產前防止各種應激
防止熱應激及其他應激,如布氏桿菌、偽狂犬病、感冒發(fā)燒、中暑等極易引起流產,要做到盡早預防及時診治,在炎熱夏季,尤其是高溫天氣,要特別注意母豬防暑降溫,防止熱應激并進行消毒。
2.3.3 接產
接產時,要求產房必須安靜,不得大聲吵嚷和喧嘩,以免驚憂母豬正常分娩,接產動作要求穩(wěn)、準、徑、快,待母豬尾根上舉時,則仔豬即將娩出,此時,應用消毒過的手先將娩出部分輕輕固定,然后再順著產道的方向輕輕將仔豬拉出,落草后應盡快地擦凈仔豬口鼻周圍及口腔內的黏液,以防誤咽,然后擦干仔豬周身,以防仔豬著涼,接著是斷臍,用左手拖拄仔豬腹部4cm,用右手將臍帶內的血液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然后用力捏一會兒臍帶,再用已消毒的拇指甲將臍帶掐斷,這樣其斷口為不整齊斷口,有利止血,一般情況下不用剪刀剪斷,除特殊情況一般不結扎,最后在斷端涂上5%碘酊消毒,再進行打耳號稱初生重,并填寫仔豬哺育記錄卡。以上完畢后,應盡快將仔豬送到母腹下早吃初乳,對不會吃奶的仔豬,要給予人工輔助使仔豬盡早地獲得熱源基質和免疫力,與此同時,應訓練仔豬進出仔豬保溫小舍,事先要開通小圈內電熱裝置,使其溫度達到30℃左右,可先將仔豬放在到保溫小圈出入口處,可自行進入。
3 防寒保溫
應從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在每個分娩床上安放木制保暖箱,內墊鋪塞入稻草的干燥麻袋,上方吊一盞60W的燈泡,嚴寒的風雪日子可換上250W的紅外線燈,距地面30~40cm,供仔豬休息的保溫箱內保持25℃~27℃的溫度,嚴冬的冰雪天,舍內加設煤爐及管道,使室溫保持在12℃~15℃,同時減少直接用水量沖洗欄舍的次數(shù),降低舍內溫度,這樣整個冬季,仔豬黃白痢的發(fā)病率降到10%以下,還要結合較好的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充分發(fā)揮飼養(yǎng)員的積極性。
4 畜舍中的氣溫
4.1 朝向與通風及冷風滲透
畜舍布置與場區(qū)所處地區(qū)的主導風向關系密切,主導風向直接影響冬季畜禽舍的熱量損耗和夏季的舍內和場區(qū)的通過,特別是在采用自然通風系統(tǒng)時。從冬季防寒要求看,若冬季主導風向與畜禽舍縱墻垂直,則會使畜禽舍的熱損耗最大。因此,畜禽舍朝向要求綜合考慮當?shù)貧庀?、地形等特點,抓住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和其他因素,來合理確定。
4.2 畜舍間距
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畜牧場,生產區(qū)內有一定數(shù)量和不同用途的畜舍。除個別采用連棟形式的畜舍外,排列時畜舍與畜舍之間均有一定的距離要求。適宜的畜舍間距應根據采光、通風、防疫和消防幾點綜合考慮。
5 做好記錄
認真做好每天入舍母豬及出生仔豬的有關記錄,便于高技術管理。
分娩母豬的轉入轉出,仔豬按時斷乳轉至保育舍是一項工作量大,細致的程序管理工作。因此必須做好細致的記載,有條不紊地按規(guī)定分批進行,這些記錄是①臨產母豬中登記卡片;②分娩產仔報表;③仔豬35日齡、35日齡報表;④仔豬合免疫及母體免疫注射表;⑤以上乳母豬轉舍表。
總之,分娩舍的實際應用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除了上述技術管理措施外,還要控制母豬飼糧的營養(yǎng)水平和全價性,加強管理,避免一些機械性傷害,搞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及產房的準備工作,才能使母豬安全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