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的護理干預進展

      2015-01-26 02:31:28黃衛(wèi)東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長春130117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3期
      關鍵詞:低血壓患病率體位

      劉 虹 祝 燕 黃衛(wèi)東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體位性低血壓(OH)是指患者直立位較平臥位時收縮壓下降20 mmHg或者舒張壓下降10 mmHg以上且立位時血壓下降超2 min,同時伴有眩暈黑曚、眼花、心慌、面色蒼白、脈速、暈倒、摔傷,暈厥或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缺血癥狀〔1〕。當老年人體位突然發(fā)生變化或服降壓藥后,在血壓突然下降的同時,各組織器官缺血的危險性也大大增加,如不及時處理常造成機體主要臟器缺血,誘發(fā)原發(fā)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本文從OH的定義、發(fā)病情況及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原因、護理干預方面,對OH的護理進展做一綜述。

      1 定義

      OH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壓調(diào)節(jié)異常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在實際生活中影響著許多老年人。1995年美國自主協(xié)會與美國神經(jīng)病學學會共同委員會將OH診斷標準定義為:在體位由平臥位改變?yōu)橹绷⑽? min內(nèi),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下降≥20 mmHg(1 mm Hg=0.1333 kPa)和/或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下降≥10 mmHg〔3〕。在老年人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2008中國專家共識中,對OH的診斷也運用了上述的標準,并強調(diào)需同時出現(xiàn)低灌注的癥狀。而在JNC7的指南中,將OH診斷標準界定為:直立位SBP下降>10 mmHg,并出現(xiàn)頭暈或暈厥。目前已開展的相關研究多采用的是前一診斷標準。

      據(jù)調(diào)查,60歲及以上OH的發(fā)生率在5% ~30%〔4〕。若應用JNC7的診斷標準,該發(fā)生率將會更高。有鑒于此,歐洲高血壓指南中明確規(guī)定:老年人需經(jīng)常測量直立位的血壓〔5〕。

      此外,有研究報道了OH合并臥位高血壓的病例,這是OH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產(chǎn)生可能與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有關,在老年人群中有一定的發(fā)生率。

      2 OH的發(fā)病情況及臨床表現(xiàn)

      2.1 發(fā)病情況 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患病率的差異性也較大。流行病學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OH的發(fā)病率為15% ~25%〔6,7〕,其中7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高達30% ~50%。樊曉寒等〔6〕研究指出:年齡≥60歲高血壓病患者的OH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年齡<60歲者(均P<0.05),女性OH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顯著升高(P=0.004)。此外還有研究表OH的患病率還與老年人的居住地有關,在一般老年人群中OH的患病率約15% ~20%,居住在社區(qū)的老年人群OH的患病率約4%~33%,而生活在養(yǎng)老院身體較脆弱的老年人OH的患病率可達50%以上。常見的老年疾病也會影響老年OH的患病率,研究顯示合并高血壓的老年人OH的患病率為15%~30%,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OH的患病率為15% ~25%,合并帕金森病的老年人OH的患病率可高達60%。老年OH患者腦卒中、心肌梗死的發(fā)生率及死亡率是同齡無OH者的 2~3倍〔8〕。

      2.2 臨床表現(xiàn) 根據(jù)OH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有癥狀組和無癥狀組。有癥狀組常發(fā)生在患者久臥、久坐、久蹲后起立發(fā)生腦供血不足時〔9〕,常見癥狀為:頭暈、眩暈、視物模糊、眼前黑曚、頭頸部疼痛或不適,還可以出現(xiàn)無力、惡心、站立不穩(wěn)、步態(tài)蹣跚、面色蒼白、出冷汗等。通常在患者從平臥位改為站立體位后30~60 s內(nèi)出現(xiàn),偶在數(shù)分鐘內(nèi)出現(xiàn)。一般持續(xù)短暫時間后消失,亦可迅速發(fā)展為暈厥。在一些有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可在頭暈或暈厥發(fā)生前出現(xiàn)心絞痛〔10〕。少數(shù)嚴重病例于站立時即可發(fā)生上述各種癥狀,有嚴重交感神經(jīng)損害者往往僅有昏厥癥狀,不典型者可僅表現(xiàn)為頸部疼痛,晚期患者僅能逐步、緩慢變換體位,最終臥床不起〔9〕。老年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在體位突然變化為直立時易發(fā)生頭暈、乏力,甚至跌倒、暈厥,導致骨折及心腦血管事件等,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及生存〔11,12〕。實際上,在體位性刺激加大的條件下,比如餐后、環(huán)境溫度升高、勞累后,大部分的無癥狀患者都會出現(xiàn)癥狀,部分患者則發(fā)展為反復發(fā)作的血管迷走性暈厥〔13〕。

      3 OH的發(fā)病因素

      患者從臥位轉(zhuǎn)變?yōu)檎玖⑽粫r,血液由于受重力的影響,大量血液流向腿部,導致了血壓的降低。原發(fā)性自主神經(jīng)功能不全、藥物因素、進餐后體位性低血壓等因素是體位性低血壓發(fā)病的相關因素。具體導致OH發(fā)生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點:

      3.1 年齡 有研究顯示OH患病率與年齡有很大的相關性。老年人由于生理變化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障礙、血管彈性下降、合并靜脈系統(tǒng)疾病、血壓容量減少、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影響,以及服用某些藥物的原因,使得調(diào)節(jié)功能下降,代償減弱,因而較其他人群更易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14〕。年齡增長老年人心血管系統(tǒng)退行性改變,包括心房容量感受器和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退行性病變,使舒張期順應性減退,心室舒張早期充盈不足,體位改變或使用藥物可減少心排血量,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15〕。

      3.2 疾病因素 多種疾病可誘發(fā)OH,主要包括神經(jīng)源性和非神經(jīng)源性的疾病。神經(jīng)源性OH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經(jīng)病變(如糖尿病、淀粉樣變或自身免疫性神經(jīng)病變)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帕金森病或多系統(tǒng)萎縮)。非神經(jīng)源性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臟損傷(如心肌梗死或主動脈瓣狹窄),血容量減少(如脫水、失血、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不全)和血管擴張(如發(fā)熱、系統(tǒng)性肥大細胞增多癥)〔16〕。有研究報道,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外周神經(jīng)病可伴有OH〔17〕。老年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多發(fā)性腦梗死是誘發(fā)體位性低血壓(OH)的常見多發(fā)病〔18〕。

      3.3 藥物因素 藥物引起體位性低血壓較常見,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包括4類〔19〕。①抗高血壓藥物:可使血管緊張度降低,血管擴張和血壓下降,尤其在聯(lián)合用藥時,如鈣通道阻滯劑(CCB)+利尿劑等。②抗腎上腺素藥物:如妥拉蘇林、酚妥拉明等,作用在血管的α2腎上腺素受體上,阻斷去甲腎上腺素收縮血管作用。③血管擴張藥物: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④鎮(zhèn)靜藥物:以氯丙嗪多見。氯丙嗪除具有鎮(zhèn)靜作用外,還有抗腎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另外還能使小靜脈擴張,回心血量減少。英國女性心臟與健康研究中心〔20〕在對3775例60~80歲女性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的患病率是28%,在這些人群中,用3種或3種以上降壓藥物的患者OH的患病率大大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果表明,應用3種以上降壓藥物是OH的獨立危險因素。單純的降壓藥物治療可能不足以誘發(fā)OH。

      4 護理干預措施

      隨著人們對體位性低血壓認識的提高,體位性低血壓在老年人的檢出率逐年增加,但多數(shù)老年人癥狀不明顯,所以本病容易被忽視,從而嚴重威脅老年人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在臨床和社區(qū)采取一定的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的發(fā)生,降低因體位性低血壓引起的突發(fā)事件,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

      4.1 臨床護理干預

      4.1.1 評估老年住院病人發(fā)生OH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60歲)、高血壓病史、近來自主活動受限甚至需要長期臥床、進食量銳減、排尿排便頻繁,長期需要服用血管活性藥物等。針對這些患者護理上應該高度重視,避免OH的發(fā)生以及導致的并發(fā)癥。

      4.1.2 加強病房巡視 當班護士多巡視病房,掌握每位住院患者的狀況,對老年患者多加關心,及時處理突發(fā)狀況,防止患者發(fā)生OH。

      4.1.3 用藥的觀察與護理 (1)嚴格遵醫(yī)囑定時定量服用,送藥到口,并反復說明藥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不得擅自增減藥物。服用如擴血管、利尿劑等對血壓影響較大的藥物時應定時檢測血壓,出現(xiàn)頭暈、頭痛、惡心等癥狀應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2)抗高血壓、鎮(zhèn)靜、利尿及抗抑郁藥物均可引起老年人功能性直立性低血壓〔21〕。因此用藥前應先測量和記錄臥位與坐位血壓2次。(3)用藥過程中定時測量立位血壓,根據(jù)血壓變化調(diào)整用藥量,避免OH發(fā)生。

      4.1.4 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幫助病人在床上進行雙下肢鍛煉,防止下肢肌肉失適應性;病房溫度適中;對下肢靜脈曲張者采用高至腰部的下肢彈力襪;鼓勵病人進行深而慢的呼吸運動,促進靜脈回流。

      4.1.5 加強對OH患者及家屬的針對性教育 多項研究表明老年人發(fā)生OH概率很高,患者對OH認知率較低,可根據(jù)患者對健康教育方式的選擇,更有針對性的提前做好健康教育,防止因低血壓引起的不良事件發(fā)生〔22〕。建議家屬24 h陪護,離開病房前告知患者及主管護士,并囑患者不要單獨活動,呼叫鈴放在隨手可及處,可隨時呼叫。指導患者清晨或長時間臥床后,從仰臥位起立時,做到緩慢改變體位的三步法,可先將床頭抬高10~20度,再在床上坐幾分鐘,然后腿懸在床邊休息片刻,再扶床頭柜、拐杖等物慢慢站起。至少要做到“3個30 s”,即醒后30 s再坐起,坐起后30 s再站立,站立后30 s再行走〔23〕。告誡患者應避免長時間臥床,慎用導致低血壓的藥物,一旦出現(xiàn)頭暈、視物模糊等不適立即坐下、躺下或扶墻。

      4.2 社區(qū)護理干預 采用陳希萍等〔24〕方法包括健康教育、膳食指導、運動鍛煉干預、體重控制干預、禁止吸煙、起居干預、心理干預、遵醫(yī)行為干預、家庭訪視與家庭護理等措施進行綜合護理干預。

      4.2.1 家庭訪視與家庭護理 通過家庭訪視指導老年人對體位性低血壓的預防及處理。具體指導方法:(1)凡確診為直立性低血壓的老年人,由臥位變?yōu)橹绷⑽粫r幅度要小,站立時動作宜緩慢,站立前應先做準備動作,使血壓的調(diào)整有緩沖時間。(2)洗熱水浴時注意休息,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應過長;酷暑時應減少外出及大量出汗。(3)不宜久站,應每隔幾分鐘活動一下。(4)慎用利尿劑、抗抑郁藥、抗帕金森藥物。這些藥物可通過降低循環(huán)血量或影響交感神經(jīng)活性而引起藥物性低血壓。因此,服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凡可引起頭昏及低血壓的藥物應慎用。(5)活動受限的患者,指導其在床上做等張運動:下肢屈曲和伸展3 ~4次/d,5 ~10 min/次,以增強肌肉的強度和耐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直立位血壓下降嚴重者,為其選擇尺寸合適的齊膝彈力襪,除臥床時其余時間均需穿,以防血液因重力作用集中在下肢靜脈,影響心腦供血。但同時要注意彈力襪的禁忌證,包括腿部及足部存在感染、潰瘍、出血、壞疽或感覺遲鈍者;患有動脈硬化或動脈缺血性疾病者;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對彈力襪材料過敏者等,避免造成意外傷害。(6)當老年人取直立位時,一旦發(fā)生低血壓,特別伴有心腦血管缺血癥狀時,應立即臥床休息,必要時進行治療。睡眠時應抬高床頭15°~20°,對易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者,給予高枕臥位?;颊哳^及軀干斜臥向上,可減低腎動脈壓力,促使腎素釋放,增加血容量,預防直立性低血壓的發(fā)生。

      4.2.2 飲食護理 合理飲食,避免飲食過飽或饑餓,禁酒,少量多餐,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保證熱量供應。切忌空腹。餐后要適當休息,待休息20~40 min后活動為宜。患者宜選擇適當?shù)母哜c、高膽固醇飲食并保證水分的攝入。

      4.2.3 適量運動鍛煉 運動鍛煉是各種老年病康復治療的基礎措施之一。體位性低血壓病人應根據(jù)自身狀況制定適當?shù)腻憻捰媱?,以增強體質(zhì)。運動應循序漸進,動作幅度不宜過大。運動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頭暈、眩暈、黑曚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適宜老年人的運動有太極拳,步行、游泳、慢跑等。運動后以保證無氣喘,心率不超過100次/分為宜。

      4.2.4 心理干預 體位性低血壓與認知、情緒狀態(tài)有關,也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25〕。根據(jù)老年人年齡、文化程度和個性特征進行心理干預,緩解老年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和心理壓力,減輕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使其保持樂觀心態(tài),對生活充滿希望,同時提高患者的認知能力、自信心與自尊心,有利于患者糾正其錯誤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壓水平,并可改善患者的預后,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

      4.2.5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開展應以“知、信、行”的健康信念模式進行,首先是知識的傳播。所以老年人更需要從書面資料比如醫(yī)學書籍、健康教育手冊及報紙等相關途徑首先來接受醫(yī)學信息。社區(qū)護士還應向老年人及其家屬提供體位性低血壓的信息,以幫助他們了解體位性低血壓的原因及危害,并學會預防。家屬要定期幫老年人測量血壓,測量結(jié)果要結(jié)合自身進行動態(tài)的分析。必須重視對高齡患者OH的健康教育,增強患者對OH所引起不良事件的重視,使其認識到OH不良事件的危害性,促使其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5 小結(jié)

      護理的關鍵是明確危險因素,同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減少OH的發(fā)生率,并避免由此引起的并發(fā)癥。在最大限度上減少患者軀體痛苦和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然而目前有關OH的研究多集中在國外,國內(nèi)還缺乏相應的研究數(shù)據(jù),相信隨著對衰老相關疾病的重視及相應研究的深入,并結(jié)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一步來探討OH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以預防臨床相關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從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質(zhì)量,成功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26〕。

      1 王 俠.老年體位性低血壓134例病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9):74-5.

      2 何秉賢.體位性低血壓診治的現(xiàn)代概念〔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8;16(2):101-2.

      3 Consensu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utonomic Society and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pure autonomic failure,an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J〕.Neurology,1996;4(6):1470-1.

      4 Low PA.Prevalence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J〕.Clin Auton Res,2008;18(Suppl 1):8-13.

      5 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 al.2oo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 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J〕.J Hypertens,2007;25(6):1105-87.

      6 樊曉寒,孫 凱,王建偉,等.中老年高血壓人群體位性低血壓發(fā)生率及相關危險因素〔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9;17(10):896-9.

      7 林仲秋,謝志泉,王銀玲,等.離退休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患病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5):457-62.

      8 丁 香,董碧蓉.重視老年體位性低血壓〔J〕.現(xiàn)代臨床醫(yī),2013;39(2):150-1.

      9 劉志梅.糖尿病體位性低血壓10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文選,2004;23(1):40-1.

      10 張桂曄,張 蕾.體位性低血壓及其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生,2006;8(12):74.

      11 董艷娟.體位性低血壓的病因和臨床表現(xiàn)及防治對策〔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09;11(6):482.

      12 宋維平.老年患者摔倒和受傷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現(xiàn)代護理,2006;12(22):2069-70.

      13 沈丹彤,林仲秋,謝志泉,等.發(fā)作頻率不同的血管迷走性暈厥預后分析〔J〕.中華心血管雜志,2012;40(12):1016-9.

      14 林仲秋,謝志泉.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研究現(xiàn)狀〔J〕.廣東醫(yī)學,2010;31(23):3147-50.

      15 王士雯,錢方毅.老年心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269.

      16 Figueroa JJ,Basford JR,Low PA.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rthostatic hypotension:As easy as A,B,C〔J〕.Cleve Clin J Med,2010;77(5):298-306.

      17 Freeman R,Autonom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Lancet,2005;365(9466):1259-70.

      18 楊蕊敏.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壓〔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9;19(6):375-7.

      19 林仲秋,謝志泉.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1;18(1):51-4.

      20 Kamaruzzaman S.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and medication use in the British Women's Heart and Health Study〔J〕.Age Ageing,2010;39(1):51-6.

      21 曾不寨,劉德平.老年人餐后低血壓〔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5;24(6):352-3.

      22 袁 璐.住院老年人對直立性低血壓認知及健康教育方式調(diào)查分析〔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1;8(3):18-20.

      23 洪 安,詹 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預防〔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2):143-4.

      24 陳希萍,潘 杰,李子萍,等.高血壓病病人社區(qū)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8;22(5):1223-5.

      25 付 文,蔣正言.OH與認知功能、情緒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761-763.

      26 趙建剛,賀 加.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365-7.

      猜你喜歡
      低血壓患病率體位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2020年安圖縣學生齲齒患病率分析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壓: 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大問題
      祝您健康(2021年3期)2021-03-09 13:35:35
      昆明市3~5歲兒童乳牙列錯畸形患病率及相關因素
      “手腳不聽話”體位訓練來幫忙
      導樂陪伴聯(lián)合自由體位在產(chǎn)婦分娩中的應用
      428例門診早泄就診者中抑郁焦慮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
      自由體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產(chǎn)程中的應用體會
      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
      湘潭县| 旌德县| 鄢陵县| 新郑市| 舟山市| 南开区| 万宁市| 孟津县| 怀柔区| 三原县| 营山县| 云和县| 英超| 靖安县| 芷江| 无锡市| 阿瓦提县| 黄石市| 宜兰市| 汝州市| 胶南市| 定结县| 响水县| 宜君县| 凉城县| 平顶山市| 桦甸市| 庐江县| 清丰县| 色达县| 桓仁| 鹤山市| 海丰县| 昌都县| 阿图什市| 莱西市| 布拖县| 呼伦贝尔市| 遂川县| 孟州市|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