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方法與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0例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分別為7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抗生素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實行綜合性的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jié)果 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更確切。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2.6%,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9.6%,數(shù)據(jù)符合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 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其治療的過程中,基于相應的抗生素進行治療。與此同時給予患者綜合性的治療措施,對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的意義,促使患者呼吸功能獲得極大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8.079
作者單位:164000 黑龍江省北安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Clinical Analysi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UO Yunxia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Bei'an City,Bei’an 16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14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biotic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Results The patients have more suitabl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antibiotic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given comprehensive patient treatment measures,ha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promote greatly increased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improve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linical treatment,Antibiotics
在人們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不斷發(fā)生改變過程中,各種慢性疾病的發(fā)生概率逐漸升高。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概率在近幾年具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1]。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見的一種。該病癥與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和遺傳等具有一定的關系。在臨床表現(xiàn)中,患者的正常呼吸會遭受到阻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并且該病癥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死亡概率。因而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選擇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0例為研究對象。研究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方法與臨床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0例。其中男84例,女56例,患者年齡為55~79歲,平均年齡為(61.3±1.3)歲。經(jīng)診斷所有患者的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標準。所有患者中慢性支氣管炎患者25例,抽煙史78例,肺氣腫37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治療以及語言功能和長期臥床的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分別為70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行抗生素進行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依據(jù)患者病情以及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進行抗生素藥物的選擇,給予患者足夠的治療藥物。對照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應當將細胞負荷盡量降至最低水平,并對真菌進行有效的預防。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綜合性的治療措施。綜合性的治療措施主要包括了這幾方面的內(nèi)容。首先,氧療。給予患者合理的氧氣。氧氣給予的流量和濃度應當在患者感到舒適性為主。在此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與病情的變化。其次,霧化吸入治療。為促使患者呼吸道保持暢通,應當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痰方法,對主動咳痰的患者進行鼓勵。對咳痰困難的患者應給予霧化吸入治療。霧化吸入治療應對痰液進行稀釋,為患者創(chuàng)造排痰條件。必要的情況下還為患者進行輔助機械呼吸。再次,康復訓練。對腹式呼吸肌鍛煉的方法向患者進行指導。增強患者呼吸肌的耐力和肌力,指導患者循序康復訓練,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在此過程中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指導患者飲食以清淡為主。最后,心理治療。該病癥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颊咧委煹倪^程中容易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的情形,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應當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治療。促使患者在治療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
1.3 療效判定
患者治療有效表現(xiàn):患者各項癥狀均已消失,肺功能恢復正常水平?;颊咧委熀棉D(zhuǎn)表現(xiàn):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肺功能有所變化?;颊咧委煙o效表現(xiàn):患者各項癥狀無明顯變化,肺功能并未恢復正常水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實驗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都采用了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比運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主要采用χ 2檢驗,以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更確切。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2.6%,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9.6%,數(shù)據(jù)符合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以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為表現(xiàn)?;颊吲R床中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反復咳嗽、咳痰等 [2]。該病癥在臨床中屬于多發(fā)病癥和常見病癥,患者在呼吸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氣流受阻,進而引發(fā)起到阻塞,同時患者病情具有漸進性的發(fā)展,部分患者同時伴有氣道高反應?;颊咭坏┗加性摲N病癥,應當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治療措施得當,不僅能夠快速促進患者的康復,還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 [3-4]。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其治療的過程中,基于相應的抗生素進行治療。與此同時給予患者綜合性的治療措施,對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的意義,促使患者呼吸功能獲得極大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