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頸椎病康復患者使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兩組,均6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舒適護理,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護理滿意度為88.3%。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康復期頸椎病患者行舒適護理臨床效果顯著。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1.123
作者單位:122000 朝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Period
SUN Liangho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oyang City,Liaoning Province,Chaoyang 12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fort nursi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rehabilitation. Methods 120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very group has 60 cases,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fort nursing care,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100%;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3.3%,88.3%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Compared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tag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underwent significant,the promotion of the value.
【Key words】Comfortable nursing care,Cervical spondylosis,Rehabilitation period
為探討對于康復期頸椎病患者使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現(xiàn)選取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將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頸椎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頸椎病診斷標準。隨機原則將12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60例行舒適護理。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在23~73歲,平均(47.5±4.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在22~72歲,平均(46.4±3.9)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法,即病情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觀察組則行舒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頸椎病的形成原因、發(fā)病機制以及治療情況等,使患者了解到良好姿勢可減輕患者勞累,降低損傷。同時還需對頸肩部予以保暖,寒冷潮濕亦可引發(fā)該病,并使其惡化。
1.2.2 心理舒適護理 處于康復期的頸椎病患者對于之前治療效果極為關注,故而護理人員應詳細告知,使患者消除擔憂緊張情緒。
1.2.3 生理舒適護理 由于頸椎病患者病情特殊,因此在搬運患者時要保證其頸部位置處于中立位,且動作要一致。患者取仰臥位后要在頸部墊上棉墊,同時去掉枕頭,利用砂袋予以固定,間隔6 h要為患者翻身,翻身時不要對患者軀體進行過度扭曲,調整后要詢問患者感受,確保其舒適性。
1.2.4 病情監(jiān)測舒適護理 若患者放置了引流管,需結合其引流需要對患者體位予以調整,防止牽拉或者扭曲,以免對傷口產(chǎn)生刺激。確?;颊吆粑捞幱跁惩顟B(tài),防止喉頭出現(xiàn)水腫現(xiàn)象,教會患者進行有效咳痰。
1.2.5 牽引舒適護理 依據(jù)患者病情選取最佳牽引法。牽引姿勢多為坐式,操作簡易且可行性高,可對牽引重量與角度進行調整。若在牽引時配合整復與按摩,則效果更好。由于個體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牽引重量也不同,一般而言是依據(jù)體重的15%~20%決定牽引力,開始時使用低重量,而后適當加減。牽引時間一般控制在30 min,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牽引過程,每隔10 min需放松牽引帶,間歇3 s左右。
1.3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肌力恢復,頸部與肢體可正常活動,工作與生活均可正常開展;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肌力得到改善,頸肩背疼痛感有所緩解,頸部與肢體活動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未出現(xiàn)任何改變甚至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軟件SPSS 21.0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對比以P <0.05代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 觀察組60例患者中治愈4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7%,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60例患者中治愈22例,有效28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3.3%,護理滿意度為88.3%。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χ 2=5.318)。
3 討論
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屬于常見類型,其發(fā)病機理為頸椎出現(xiàn)骨質增生現(xiàn)象,基于此患者頸部出現(xiàn)勞損或者損傷現(xiàn)象,導致頸椎缺乏穩(wěn)定性,關節(jié)功能逐漸失調,局部軟組織產(chǎn)生痙攣、水腫以及發(fā)炎等壓迫所致 [1]。臨床多使用牽引療法,可擴大椎間孔,使頸項肌肉痙攣現(xiàn)象獲得松懈,對出現(xiàn)錯位的小關節(jié)予以調整和恢復,并改善供血量,進而消除炎癥與水腫現(xiàn)象,獲得治療效果。而在治療過程中做好護理工作也是極其重要的。舒適護理即基于整體護理對患者實行心理、生理以及社會等各個方面的護理措施,具有全面化、個性化以及細致化特征,實行該護理模式可增強患者舒適度,更配合臨床治療。
在本研究中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總有效率為83.3%,護理滿意度為88.3%;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護理滿意度為100%。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張春月 [2]等學者的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對處于康復期的頸椎病患者實行舒適護理能顯著提高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