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梅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qū)文化館 246000)
淺談戲曲表演中的人物塑造
黃 梅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qū)文化館 246000)
很多老一代戲曲表演藝術家用自己不平凡的生活閱力和高超的演技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光輝和經典的形象,那么,這些成功的形象是怎樣塑造出來的呢?這是我們每一位戲曲演員都很關心的課題,因為其不但關系到戲曲演員的表演水平,而且關系到整個戲曲舞臺的表演效果。本文就對戲曲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進行初步探討,以期對戲曲演員的舞臺表演有所幫助,進而提高其表演水平,提升戲曲舞臺的整體表演效果。
戲曲表演;人物塑造;探討
眾所周知,戲曲表演是程式化表演。戲曲演員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了“程式化”,才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創(chuàng)造出完美的人物角色,以精湛的表演吸引觀眾。戲曲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不僅包括身段、唱腔、道白等的表演,還包括豐富的面部表情,如喜、怒、哀、樂等神情。優(yōu)秀的戲曲表演藝術家不管是關于身段、唱腔、道白等,還是關于面部表情的程式化表演,都會結合戲曲人物的性格和內心體驗,靈活地在固有程式的基礎上融入恰當的情感,使得表演更精湛、更真實。這都源于藝術家對生活的深入體驗、對角色的深刻分析以及對于舞臺表演的靈活處理,當然這也離不開藝術家們自身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所以,戲曲演員要想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收獲好的表演效果,提升舞臺表現(xiàn)力,就要對戲曲表演中的人物塑造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
社會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唯一源泉。藝術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戲劇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戲劇中的環(huán)境、事件、人物關系等都是創(chuàng)作者根據現(xiàn)實社中的真實原型創(chuàng)作的,而戲曲演員需要通過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來將創(chuàng)作者的真實意圖展現(xiàn)出來。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戲曲演員就要多深入和體驗生活,以便更好的分析劇情,把握人物性格和情感。
雖然戲曲演員表演的是劇本中的角色,但是在舞臺上,演員一定要將情感的投入拿捏好,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與角色情感上的共鳴,使得自身的表演更吸引觀眾。一方面,戲劇中的人物和事件雖然都是虛構的,但是都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所以,戲曲演員的舞臺表演也是一種社會活動。戲曲演員無論對于自身角色還是對于其他角色都必須有一個社會倫理道德評價,明辨是非、對錯、善惡,這體現(xiàn)的就是一種社會情感的共鳴。另一方面,戲曲演員在社會倫理道德評價的支配下,會對戲劇中的反面角色持批判態(tài),這種批判是理性的,能夠幫助演員更深入地剖析反面角色的思想情感,進而將自己的體驗通過戲曲表演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吸引觀眾,感染觀眾,使公眾通過戲曲表演更加珍惜生活中真善美、憎惡丑惡靈魂、壞人壞事。而要想實現(xiàn)這種戲曲表演的理想境界和效果,戲曲演員就一定要深入和體驗生活,都注意觀察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真實現(xiàn)象和人物,通過自身的反復推敲和分析,在結合具體的相關的戲劇角色進行切實的分析和演繹,以實現(xiàn)更好的舞臺表演效果。
戲劇中人物角色的個性特征與很多因素有關,除了戲劇固定時代和歷史背景因素之外,社會文化與生活習慣等因素也對人物角色個性特征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些因素作用于具體的人物的成長經歷,使其產生一定的心理和身心變化,逐漸形成一定個性的個性特征。關于人物角色特征的分析、把握和表演,不同的戲曲演員有不同的見解和呈現(xiàn),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對人物角色進行分析和把握時,戲曲演員一定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人物具體對待,切忌盲目的主觀臆斷,如類型化、簡單化和概念化。只有這樣,戲曲演員才能夠對人物的角色特征理解透徹、把握到位,進而才能夠在舞臺上呈現(xiàn)出完美的表演。戲曲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必須真實。因為真實是塑造人物的首要條件,也是塑造人物的靈魂。戲曲演員的表演最忌諱虛假,虛假的表演會使得其塑造的人物蒼白、無力,甚至漏洞百出,既沒有說服力,更缺乏吸引力。戲曲要想將人物想象塑造得真實豐滿,除了自身的表演技巧,過硬的戲曲表演功底也很重要。
講究程式是戲曲表演的一個重要特征,戲曲程式既是戲曲表演藝術家的表演經驗總結,也是戲曲生活藝術化的結晶。戲曲程式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是在發(fā)展中不斷充實和提煉的。戲曲表演的程式化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是動作的規(guī)范化。戲曲舞臺上的動作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是對生活動作進行過想象和美化處理的,并不是生活動作的直接模仿,是一種規(guī)范化的動作形式。二是臉譜的模式化。中國戲曲角色分為生旦凈末丑等行當,在每個行當內又可細分為若干類,這種角色劃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臉譜的模式化。三是服裝的同一化。首先,戲曲演員的服裝質地是一樣的,大部分演員的戲裝是由綢緞紡織而成,無論是皇帝角色亦或是乞丐角色,其服裝的款式、色彩等亦或有所不同但質地都是一樣,其次,受演出經費的制約,戲曲演員的服裝在設計和制作上都要力求做到同一戲裝適應不同劇目演出的需要,再次,戲曲演員的戲曲不受季節(jié)限制,不同季節(jié)用相同的戲裝??傊?,戲曲演員在表演中要在深刻領悟和遵循程式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人物角色特征進行藝術提煉、創(chuàng)新和升華,以便塑造出更完美的人物形象。當然,對戲曲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要有本有度,需得到觀眾的理解和認可,賣弄技巧、夸大與夸張、生吞活剝的摹仿都是不可取的。塑造好人物要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戲曲演員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很重要,直接關系到演員對作品的分析、理解、領悟程度。戲曲演員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其對作品主題思想、人物內心世界的理解是否透徹,影響著其表演的尺度是否到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現(xiàn)如今人們欣賞戲曲藝術作品所追求的是作品的完整和更高的藝術感染力。當下,不管是成熟定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劇目,還是新創(chuàng)作劇目,戲曲演員如果想將其中人物塑造好,就必須具備深厚的藝術領悟能力,這樣才能夠表演得得準確、生動、真實、感人。而這種能力與良好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有直接的關系,戲曲演員只有在深厚的戲曲功底的基礎上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與戲曲文化有關的音樂、舞蹈等藝術文化知識,同時多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夠積累文化底蘊和生活經驗,進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分析、理解、領悟、表現(xiàn)能力,更好地塑造戲曲人物形象。
總而言之,要想將戲曲表演中的人物角色塑造好,絕非是一件容易之事,這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戲曲演員一定要在繼承、借鑒傳統(tǒng)戲曲表演藝術精華的基礎上,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立足于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對戲曲表演藝術從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新,不斷學習多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修養(yǎng),力求塑造出完美、感人的藝術形象。
[1]唐冬梅.淺談戲曲表演藝術[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1(2).
[2]邵桃云.淺談戲曲表演中的人物塑造[M].河南戲曲,2010.
[3]朱曉燕.淺談戲曲藝術的和諧美[J].戲劇文學,2010(5).
[4]金愛珠.戲曲表演中的人物塑造[J].品藝齋,2010(53).
[5]楊麗梅.無技不成戲、技不能離戲——我演川劇攔馬的體會[M].四川戲曲,2012.
[6]石佳輝.略談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虛擬性和程式性[M].劍南文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