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在平原,長在平原,山水常牽絆我的思緒和想象,把我引向蜿蜒的小徑,潺潺的流水,氤氳的云霧和蒼翠的峰巒。
一條蜿蜒小路,被野花熏得醺然,七彎八繞地盤旋向上。千巖競秀,草木飽蘸著蒼黛色,涂抹在藍(lán)天白云下。細(xì)長的樹枝,從石隙中伸出手,去摘陽光。小舟劃過,一滴水滴撞著另一滴水滴,一浪推著一浪。水波瀲滟,像最醇的青梅酒。
郭熙在《林泉高致》論山水時(shí)說:“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fā),以云煙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云煙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樵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樵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你看,水在山之上為云,山之巔為雨,山之峰為霧,山之澗為泉,山之壑為岫,山之峪為嵐,山之崖為瀑,山之根為潭。水繞著山,山依著水。山因水的滋潤而生機(jī)勃勃,水因山的呵護(hù)而空靈多姿。
抬頭見山,低頭見水,胸襟豁然,視覺上的無所羈絆,能漸化為心靈的開闊和舒展。
2
山和水,是大自然中兩種迥然不同的形態(tài)。
山執(zhí)著挺拔,志存高遠(yuǎn),簡潔是山的風(fēng)格,它拔地而起,志在青云;水,暢達(dá)柔順,智在深遠(yuǎn)。勇往直前,是水的個(gè)性,它漫地而游,遼闊浩瀚。
山在淡泊與寧靜中蘊(yùn)含著深深期冀;水在自然與隨意中隱藏著默默追求。
山是靜止的書,可以培養(yǎng)人的細(xì)致和耐性;水是流動(dòng)的書,可以培養(yǎng)人的靈活和敏銳。
上善若水,無際惟山。兩種形態(tài)顯示了兩種生命本質(zhì)。
山,青云直上;水,迂回滲透。頂天,是山孜孜不倦的追求,并憑執(zhí)著挺拔表現(xiàn)力度;立地,是水忠貞不渝的理想,且借暢達(dá)柔順顯示智慧。山性深邃卻明朗曠達(dá),像極了仁者的不移;水性沉靜卻奔流向前,啟迪了智者的不息。山的哲學(xué)意味著仁厚,水的哲學(xué)意味著機(jī)智,所以,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p>
其實(shí),山和水是一種互補(bǔ)。
山孕育著水,水滋潤著山。山因水而常青,水因山而長流。水瘦,山則窮;水秀,山則明。出山,水則濁;在山,水則清。
林則徐寫過一副寄情于山水的自勉對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绷謩t徐的追求是又有水,又有山,既智且仁,既柔且剛。
山無言而壁立千仞,是為無際自高,無欲則剛也。水無形,其至柔而克剛,上潤天,下澤地,其性至靈至堅(jiān)也。
“人生如山似水?!鄙绞谷舜竞瘢谷遂`秀。人,要既有山的風(fēng)格,又有水的胸懷。
仁智相輔,剛?cè)嵯酀?jì),才更為美妙。
3
山水,賦予了文人不竭的靈感源泉。
謫官隱者,遷客騷人,以山光水影涵容閑情逸志、沉浮悲歡。登高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水,吐納珠玉之聲,卷舒風(fēng)云之色,其意趣發(fā)乎胸臆之中,流乎毫尖之上,溢乎紙絹之外,神韻無窮。地上之山水,畫上之山水,夢中之山水,胸中之山水,三尺絹絲,一方素箋,醇醪的墨香四溢,皴擦點(diǎn)染,濡寫勾畫,收千里于尺幅。地上者丘壑深邃,書上者筆墨淋漓,夢中者詭譎變幻,胸中者舒卷自如。
文人,通過讀山品水,領(lǐng)悟世事的興衰變遷,尋覓精神家園,在盈然中找到自我。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以“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抒發(fā)掙脫塵世牢籠回歸田園的自然真淳,臨山恍然,悠悠道出:“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王維在山澗、在松林、在月下、在搖曳的篁竹聲里,尋覓自己靈魂的皈依,深有會心:“興來每獨(dú)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shí)”,杜甫在春暖花開之季欣賞山水田園景物時(shí),欣然揮灑“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李白卻欣欣自許:“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柳宗元被貶官到永州后,也常以山水自娛,到處搜奇攬勝,因山水想得意詩文,寫成著名的《永州八記》。
徜徉于名山大川之中,山可樵,水可漁,藏納于胸,無酒亦當(dāng)歌。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痹娀纳剿?,就這樣在人心中延綿熨帖了千百年。
4
山水,是中國文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
山水,如果沒有卷帙浩繁的詩文作墨,那將是如何的蒼白?
一折山水一折詩,山水隨詩入畫屏。把一卷卷山水詩詞畫軸展開,漸漸鋪展出一條幽深蜿蜒的旅程。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三峽如果沒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名句,魅力要大打折扣。一片山水,一個(gè)地方,只有和文化共生共融,才會顯現(xiàn)出鮮活的生命,蘊(yùn)含無窮的韻味。
依山走筆,隨水流墨,其實(shí)是人在山水之間,在美好的文字之間旅行的過程。
宋代禪宗大師曾提出參禪的三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shí),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胸藏丘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就如,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的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