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舟
舉世聞名的好萊塢動畫《獅子王》中,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世間萬物都處在一份微妙的平衡中?!边@份“微妙的平衡”便是生命的和諧。天生萬物,陰陽交融,孤陰不長,孤陽不生。只有當生命有了動靜統(tǒng)一,剛柔并濟,方為和諧。
“我心有猛虎在細嗅薔薇?!边@是英國詩人西格夫里·薩松的著名詩句。這心中的猛虎不是兇惡,而是勇武,是堅韌,是百煉鋼,是長河落日;薔薇也不是懦弱,而是含蓄,是婉約,是繞指柔,是小橋流水。兩者本是一桿天平的兩端,卻因“細嗅”而有了接壤,這“細嗅”多一分過剛,淺一分過柔。當心中的猛虎懂得欣賞山間的薔薇,雖只是鼻尖的觸碰,卻頓時添出一份微妙的和諧。
我國詩詞中的瑰寶“宋詞”被后人分成兩大派系,一是豪放派,一是婉約派,二者風格仿佛大為迥異,但細看下來又不盡如此。為此,大文豪蘇東坡還有一段趣事: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其實,若不是將婉約派的清新有機糅合進豪放的詞風中,又怎有完整的蘇軾呢?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這不假,他的確有著“大江東去”般氣吞山河的氣勢,但無可否認的是,他的“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又是勝過了多少柳永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了。再翻開婉約派代表李清照的詞作,這么一位世人眼中的弱女子,不也吟出了“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如此豪氣之句嗎?她的那一句“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軟千帆舞”又怎比東坡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弱了氣勢?所謂詞人,被后人人為地分為兩大派別,但恰又是“和諧”一詞的完美詮釋,而豪放或婉約,又或許早已與他們的生命完美融合。
其實,世界上最為和諧的生命便是樹了。它們扎根于泥土,卻身向蒼穹;它們笑傲風雨,卻容得下頭頂?shù)镍B巢;它們的樹干有多高,根莖就有多深。且看那大漠胡楊,傳說中“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的神話。塞外多風沙,彌望是一片深淺不一的黃色,一旦有沙塵暴卷起,若無胡楊林的抵擋,再美的綠洲也難逃頃刻覆滅的命運。去看胡楊的堅韌,胡楊的挺拔,胡楊的頂天立地,須得先感嘆一番沙漠的干旱,而去尋胡楊的靜美,胡楊的奉獻,胡楊的不屈不撓,卻應望一眼胡楊身后的勃勃生機。漠海邊緣的胡楊林形成了一段綠褐色的分界線,它們仿佛是一群邊防戰(zhàn)士,身前是敵卒,而身后是家人。它們伸出的枝椏既是為了阻攔風沙,又仿佛是對身后的不舍。這矛盾的和諧,統(tǒng)一了生命內在的兩面,將剛與柔的水乳交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那色調單一的胡楊林,也在剎那間壯美起來。
也許這世間唯有生命,如此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