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和北宋兩代帝陵華表石刻藝術造型風格之比較

      2015-01-28 07:25:21唐培淞西安美術學院710065
      大眾文藝 2015年13期
      關鍵詞:華表帝陵石刻

      唐培淞(西安美術學院 710065)

      隨著我國發(fā)展“一帶一路”經濟帶口號的提出,絲綢之路沿線的藝術文化資源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在這些寶貴藝術資源中,唐和北宋兩代帝陵的石刻藝術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陜西關中地區(qū)唐陵共有十八座,大多“因山為陵”,氣勢恢宏,有“唐代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之稱,它既反映了唐代石刻藝術的發(fā)展、變化和繁榮的文化藝術,也映射出這個時期政治經濟盛衰的歷史。北宋雖然在中國封建王朝史上難敵唐代,但其藝術發(fā)展水平卻獨具魅力。北宋帝陵稱為“七帝八陵”,七帝、后陵以及陪葬的親王、大臣墓的石刻總數(shù)可達上千件,其造型和雕刻手法反映了北宋石刻藝術的獨特風貌。唐代與北宋是相繼建立的兩個朝代,唐陵與宋陵石刻在造型上既有傳承又有發(fā)展。宋陵在陵寢制度方面多仿制唐陵,但由于歷史時代不同,社會風氣和統(tǒng)治者意識好尚都有所轉變,所以也與唐陵略有不同。本文主要從造型風格方面來比較唐和北宋兩代帝陵華表石刻藝術。

      一、華表簡述

      華表又叫“石望柱”,起源很早,但最初不用于墓前。它是交通標志,立于亭郵、橋梁、城門、宮殿等處。文獻記載,華表用于墳墓始于春秋時期,戰(zhàn)國時代的燕昭王即在墓前置有華表。華表起初是木質,但由于木頭不善長期保存,所以我們現(xiàn)在很難看到。東漢時代墓前華表由木改為石,但因年代久遠,保存至今者甚少?,F(xiàn)知有劉君石柱、韓壽墓石柱等。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普遍使用華表,南朝陵墓列置華表已成定制。這一時期的華表造型與漢代的相似,較為古樸。唐陵承前之制,終中國古代社會,歷代帝陵均置華表。

      二、唐陵和北宋帝陵華表石刻藝術造型風格之比較

      華表是唐陵神道的標志,位于神道的最南端。在造型上,唐陵與前代相比變化較大,對宋代也影響較深。下面我們就從四個方面來對唐宋帝陵華表石刻藝術造型風格進行比較:

      1.唐宋每個帝陵前東西各置一個華表(望柱),約相距40米左右。唐十八陵,原有華表36個,現(xiàn)存21個,其中較為完整的只有10個,尺寸最高的是橋陵華表,約8.63米,最矮的是建陵華表,約高5.5米,石座未計在內。北宋陵共八陵,原有16個望柱,現(xiàn)存14個,高約8米,永安陵的望柱已損毀,永厚陵東面華表也已殘。在華表設置上,宋陵沿襲了唐陵的陵寢制度,兩者基本一致。

      2.大多數(shù)唐北宋帝陵華表柱頭為寶珠造型,柱礎上浮雕仰覆蓮花,反映了佛教文化對其社會生活的深刻影響。由于李淵信奉道教,故獻陵華表柱頭是石獸而不是寶珠,柱礎也沒有蓮花紋飾。到武周時期,由于武則天自幼信佛,所以佛教影響到當時社會的諸多領域,包括藝術。故乾陵及以下諸陵華表柱頭由獸頭變?yōu)閷氈?,實際上就是佛教中的摩尼珠。華表柱頂臺盤之上和柱身與柱座相接處各浮雕仰、覆蓮一周,因為蓮花是佛教中的圣草,蓮花座和花蓮盤都與佛教有關。到了北宋時期,統(tǒng)治者依然信奉佛教,佛教文化也影響著當時社會的諸多方面,包括對宋代陵寢制度的影響。所以宋陵華表柱頭也為寶珠,柱礎上也浮雕著仰覆蓮花。這與唐陵自乾陵后華表的柱頭風格和柱礎紋飾相似。

      3.大多數(shù)唐宋帝陵華表中部柱身為八棱形,向上收殺。每棱紋飾各成一章,有龍紋,卷草花卉纏枝等圖案。與前代不同的是,從獻陵開始,華表柱身改為八棱形, 每面線刻繞枝花團,通身有對舞雙龍。崇陵、端陵和貞陵華表形制基本與建陵相同,景陵、光陵和莊陵華表形制同于崇陵,華表柱身八個棱面均線刻蔓草花紋,從崇陵開始,華表的柱體上還出現(xiàn)了伎樂飛天和忍冬等紋飾,伎樂飛天造型生動,與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飛天相似,這說明飛天形象在晚唐受到重視。宋陵各望柱大體形制相同,只是不同時代大小、細部紋飾略有變化。北宋陵望柱的柱身主要為六棱或八棱,由下往上逐漸收殺為桃形。永昌陵、永熙陵、永昭陵和永厚陵華表柱身為八個棱面,永裕陵和永泰陵華表柱身為六個棱面,每棱紋飾構圖各成一章。永昌陵華表各棱面刻有云龍周旋繞柱和松栽寶瓶圖案;永熙陵、永厚陵、永裕陵和永泰陵的華表以各棱面為單元刻有云龍盤柱紋和牡丹大花團或纏枝牡丹,永熙陵華表棱面刻有菊花團和蓮花,永裕陵和永泰陵華表棱面刻有云蕊紋等。與唐陵相比,宋陵華表石刻藝術與盛唐帝陵華表石刻藝術很難比擬,但其卻強于中、晚唐帝陵華表石刻藝術。這也說明,唐代在盛期和晚期雕刻藝術的水平是有很大差別的,宋陵雕刻藝術則更具生活氣息。

      4.唐陵和宋陵華表柱礎多采用浮雕手法,唐陵華表柱身大多采取線刻手法,宋陵華表柱身多采用單線陰刻和減地刻。唐陵和宋陵華表柱礎上多浮雕仰覆蓮花,唐陵華表柱身各柱面以線刻手法刻有蔓草花紋,乾陵以后華表的樣式逐漸成為定制,宋陵沿襲唐陵,但雕刻手法卻稍有不同,其柱身雕刻不只有單線陰刻,還增加了減地刻,更豐富了其文化內涵與藝術水平。 宋陵華表上的盤龍、蓮花、牡丹大花團、卷草花卉纏枝多采用單線陰刻,而柱通身云龍紋則采用減地刻的手法,其中永裕陵和永泰陵華表雕刻最精,線條嚴謹流暢,繁而不縟,刀法極其精巧,體現(xiàn)了北宋末繪畫雕刻藝術發(fā)展已達到較高水平,是宋陵中的佳作。唐陵與宋陵的華表石刻在雕刻手法上有相似的地方,但宋陵華表石刻更傾向于現(xiàn)實生活,更具世俗化,這是因為北宋社會工商業(yè)經濟的繁榮,城市市民文化生活活躍,一切藝術領域都傾向于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和歌頌,這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三、結語

      通過對唐宋帝陵華表石刻藝術造型風格的比較,我們可以了解到:在石刻藝術上,唐陵的雄壯豪邁為宋陵打下了堅實基礎,宋陵石刻則繼承了唐代遺風,達到了新的藝術高峰。同時,在布局和體制上,宋陵都直接繼承了唐陵并進一步發(fā)展完善。但由于兩代國力不同,所以唐帝陵的規(guī)模遠比宋陵宏大壯觀。唐和北宋兩代不僅在時間上連貫,在藝術上也有沿襲和發(fā)展。唐和北宋兩代帝陵石刻均屬制度性很強的石刻,取材廣泛,雕刻技藝精湛,整體氣勢宏偉,均是我國雕刻藝術發(fā)展史上的珍貴資料。此外,對兩代帝陵石刻造型藝術進行比較,體現(xiàn)出我國各代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1]陳安利著.唐十八陵[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2]陳朝云著.南北宋陵[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3]王子云.中國雕塑史[M].岳麓書社,2005.

      猜你喜歡
      華表帝陵石刻
      新書速遞
      ——《堯帝陵》
      中外石刻大不同
      藝術啟蒙(2023年5期)2023-05-31 00:52:36
      由誹謗木到華表
      支部建設(2023年9期)2023-05-05 05:23:20
      天安門前留笑影
      當代作家(2023年12期)2023-03-21 04:28:07
      西狹頌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遼代石刻文研究綜述
      電影中的帝陵
      帝陵寶藏
      絕句《題〈清廉〉石刻》獲獎感言
      中華詩詞(2017年9期)2017-11-25 08:11:32
      看華表
      文苑(2015年6期)2015-06-10 12:27:51
      高州市| 桦甸市| 视频| 贡山| 中卫市| 齐齐哈尔市| 当涂县| 泊头市| 晋宁县| 临颍县| 民权县| 塔河县| 巴青县| 徐闻县| 文安县| 仪征市| 共和县| 淮滨县| 十堰市| 苏尼特左旗| 黎平县| 侯马市| 武鸣县| 翁牛特旗| 名山县| 朔州市| 龙井市| 黔西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康市| 密山市| 喜德县| 武强县| 枣庄市| 桂平市| 丹凤县| 女性| 宁夏| 新竹市| 宁蒗|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