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冰
兒子上美術(shù)班有半年時間了。一天,他蔫蔫地對我說:“明年不要再學了?!泵髂辏棵髂赀€早著呢!我心里想著,嘴上便隨便敷衍了他幾句。過了一個星期,又該上美術(shù)課了,兒子重提這個話題:“媽媽,明年我真的不要學了?!边@時,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為什么呢?你能給我個理由嗎?”
“你要幾個?我先隨便給你說三個吧!”兒子伸出三根指頭在我面前晃了晃。隨便就有三個?言外之意,理由還有很多,我嚇了一跳,趕緊豎起耳朵聽。
“第一,畫得太多了!”
“多嗎?”我脫口而出,不過見兒子面色一沉,我立即閉了嘴。“媽媽不插話,兒子,你繼續(xù)!”這個時候,我更應(yīng)該傾聽,而不是急于反駁。反駁只會讓兒子對我產(chǎn)生更多的不信任。
兒子看了我一眼,繼續(xù)道:“第二是老師教的都不對!”
“好樣的,敢于指出老師的不對!”我拍拍兒子的頭,鼓勵道,“怎么不對了?說來聽聽!”
“比如畫蘋果吧!老師非要我們畫成五顏六色的。哪有五顏六色的蘋果?那不成了巫婆的蘋果?小朋友吃了會中毒的!”兒子振振有詞。
我心生疑竇:兒子不像這么古板的孩子,連老師開拓思維的用心都不懂?
“我說第三嘍!”兒子發(fā)現(xiàn)我在發(fā)愣。我趕緊點頭看著他?!暗谌蠹叶颊f我……說我畫得太慢?!?/p>
“誰說你畫得慢了?”我本能地問。
“我的確太慢了!別的小朋友都涂完了,我還沒有搞定。今天也是這樣。”兒子說著說著低下了頭。
到這時,我完全明白了,心思細膩的兒子說“畫太多”、“老師教得不對”其實都只是鋪墊、借口,畫得慢、感覺不自信才是影響他積極性的根本原因。仔細回憶,兒子的確有幾次因為沒有涂完色而走得最晚。有一次老師還邊摸著兒子的頭邊跟我反映,說兒子什么都好,就是畫得有點慢。當時我把解讀重點放在了“什么都好”上,完全忽略掉了“畫得有點慢”的補充。慢怕什么?反正我有時間,等等他有什么關(guān)系?所以,每次只有他一個人在畫的時候,我都以十二分的熱情鼓勵他,讓他加油,并沒有意識到,在他心里,這已經(jīng)成了一個缺點。
因為認識的偏差,導致我沒有及時想辦法幫助他解決問題和疏導情緒,結(jié)果就這樣日積月累,一件小事竟變成了兒子心中的大事。
案情已經(jīng)很明顯了:兒子并不是不想畫畫,只是無法接受自己“畫得慢”這個缺點,不知道如何去克服,所以想退縮。我嘗試著從解決這個問題入手。
“兒子,你知道我今天最驚訝于你畫的哪個部分嗎?”我轉(zhuǎn)移話題,歡天喜地地問。
“哪個部分?”兒子一愣。
“涂色?。 蔽姨岣呗曇?,“你知道嗎?你今天的涂色可以用‘精準兩個字來形容。幾乎沒有一個地方超出線條!”
兒子樂了:“我涂的時候很小心呢!”
“對??!那是不是因為你特別小心,努力不超出線條,所以才涂得慢一些呢?”
兒子想了想,用力點點頭?!澳阕龅脤O了!畫畫并不是畫得快就好。我們國家有位大師叫徐悲鴻,他畫了一輩子的馬;國外有位大師叫達芬奇,他最開始畫了幾年的雞蛋。他們這么做,就是要求自己畫得好,畫得精準,對每一幅作品都精益求精,而不是追求畫得快!”我說。
兒子聽得津津有味。我趁機鮮明地表態(tài):“媽媽從不希望你和別人比,別人再好,也是別人;你才是媽媽心中獨一無二的寶?!?/p>
兒子聽著,不好意思地把頭埋在我的懷里。過了一會兒,他又抬起頭說,有些調(diào)皮地說:“我就要和別人比!”
我摟著他,笑了:“想和別人比,也沒有什么不可以。只是你可以和別人比誰畫得更好,而不是誰畫得更快?!眱鹤狱c頭。
事情至此,告一段落。至于明年學不學的問題,我也不想再糾結(jié):眼前的問題解決了,孩子自然就不會憂慮將來的事情;如果哪天他再爆出不學的話語,那肯定又是面臨新的問題了。到那時,我還會想出新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