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健吾研究亟待推進

      2015-01-28 18:58穆海亮
      粵海風 2014年6期
      關鍵詞:筆名戲劇現(xiàn)實

      穆海亮

      集杰出的劇作家、散文家、小說家、文藝批評家、翻譯家和法國文學研究專家于一身,李健吾確實堪稱中國現(xiàn)代文藝全才。他的戲劇創(chuàng)作與改編多產而高質,而且編導兼擅,儼然話劇史上一大家;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早期作品就被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并得到魯迅的高度評價;他的散文佳作才情橫溢,美不勝收,中學語文教材屢有收錄;他的文學批評自成一家,感悟之敏銳、思維之靈動、言辭之奇譎,至今罕有其匹;他的文學翻譯、學術研究具有極高的水準,法國文學研究權威柳鳴九先生在1994年說,李健吾的《福樓拜評傳》往后五十年內中國是沒人寫得出來的。[1]然而令人頗感遺憾的是,這樣一位現(xiàn)代文學大師,學術界對他的研究與他在文學史上的卓越地位是極不相稱的。從資料整理來看,至今不僅沒有李健吾的全集出版,而且連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文集也見不到;那些看似數(shù)量眾多的“選集”,又大都是相互借用者居多,屢有重復;尤其是各類評論選集,盡管版本眾多,但其中收錄的文章基本沒有超出1936年《咀華集》、1942年《咀華二集》及1980年《戲劇新天》的范圍。更有甚者,規(guī)模宏大的“中國現(xiàn)代作家作品研究資料叢書”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也未將李健吾列入其中。資料整理的滯后自然會限制李健吾研究的深入推進。雖然關于他的零散研究始終不絕如縷,但系統(tǒng)深入的整體性研究實在不能令人滿意,有分量的專著屈指可數(shù)。韓石山先生的《李健吾傳》,厚重、扎實、洋溢著激情,而且是以李健吾式的筆調描述李健吾,堪稱近十多年來李健吾研究之力作;姜洪偉先生的《李健吾戲劇藝術論》[2]是第一次對李健吾的戲劇創(chuàng)作進行系統(tǒng)論述,值得肯定。除此之外,還有多少真正能夠大幅推進李健吾研究的學術成果呢?跟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其他一流作家相比,李健吾在目前學術界確實太“冷”了。這樣一個文藝大家,絕不應該被如此漠視。

      李健吾研究不夠充分,原因是復雜的。這可能跟學界的學術思想不夠解放、學術視野不夠開闊有關。李健吾畢竟不屬于左翼,甚至還和左翼陣營打過筆仗;抗戰(zhàn)時期他生活在十里洋場的上海,難免會被扣上“商業(yè)化”的帽子;再加上1949年后從未獲得顯赫的政治地位,這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學界對他的關注。更可能跟李健吾自身的創(chuàng)作極為豐富、駁雜有關。這樣一個各體兼擅的文藝全才,要從學術上進行整體把握確實難度不小,單是李健吾那么繁雜的翻譯作品和改譯劇作,就使不少外文基礎不強的研究者望而卻步了。甚至連李健吾的筆名和著作版本這些學術研究最基本的文獻問題,都還存有諸多疑問?!毒兹A二集》的版本就曾搞得模糊不清,甚至以訛傳訛。

      《咀華二集》初版本于1942年1月刊行,其中收錄文章比較駁雜,分現(xiàn)代作家作品批評(含一篇附錄)、外國文學評論、古典文學研究等五類,共計20篇,另有一篇“跋”。1947年4月《咀華二集》再版時,只收錄了初版本中有關現(xiàn)代作家作品批評的五篇文章及那篇附錄,另增收了李健吾寫于戰(zhàn)后的三篇評論,并對“跋”作了相應的增刪。兩版本的差異不僅在于文章篇目的增刪,還在于:初版本作者署名“李健吾”,再版本署名“劉西渭”;初版本幾篇作家作品評論文章都是以作家名為題的,再版本大多改成以作品名為題。這樣的改動顯然都是為了與《咀華集》的體例保持一致。但是,由于《咀華二集》的初版本不易見到,眾多研究者都將再版本作為參考,并且想當然地以為兩者區(qū)別不大,直接將再版本當做初版本使用的情況屢見不鮮,于是研究中的錯訛或不確之處被一再延續(xù)。[3]關于這一問題,汪成法先生在《李健吾〈咀華二集〉出版時間質疑》一文中早就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疑問[4],魏東先生則在《被遺忘的〈咀華二集〉初版本》一文中做過更加清楚的考證辨析[5]。值得注意的是,魏東先生在文中兩次提及對一件事情的耿耿于懷:“《關于現(xiàn)實》由于不清楚原刊出處,故署名情況亦不得而知,還有待進一步查找?!薄蛾P于現(xiàn)實》即是初版本和再版本都收錄了的那篇“附錄”。正是在考究《咀華二集》的版本問題時,我有了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終于可以對魏東先生的疑問做出一個圓滿的回答了:《關于現(xiàn)實》一文,最初以《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為題刊于1940年6月20日出版的《戲劇與文學》第1卷第4期,署名“運平”?!蛾P于現(xiàn)實》與《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屬于異題同文,而“運平”則是李健吾不為人知的一個筆名。

      李健吾筆名的問題,早就有學者探究過了。綜合劉玉凱先生《李健吾筆名考》[6]一文和徐迺翔、欽鴻先生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者筆名錄》[7]來看,學界已經發(fā)現(xiàn)的李健吾筆名有:健、健吾、仲剛、剛、劉西渭、西渭、川針、李川針、醉于川針、可愛的川針、法眼、郝四山、時習之、習之、丁一萬、子木、沈儀、立世、成己、東方青,等等。其中多數(shù)可以確定,但也有些是孤證,只能說“疑似”,仍需進一步考究。在這一大串筆名中并無“運平”,至今尚未見到有學者將“運平”視為李健吾筆名的。但這并不是說沒有學者注意到這篇署名“運平”的《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實際上,由于該文具有較強的理論深度,且在孤島時期具有十分鮮明的針對性,在當時有關歷史劇及現(xiàn)實主義的理論論爭中,這是一篇不容忽視的文獻。況且它又是發(fā)表在孤島重要文藝雜志《戲劇與文學》上的,并不難被人發(fā)現(xiàn),所以早就應該進入研究者的視野。確實偶爾有人在研究中提起該文,但都未將它與李健吾聯(lián)系起來。孫慶升先生在《抗戰(zhàn)時期的戲劇理論與批評概觀(續(xù)完)》[8]一文中論及抗戰(zhàn)時期的歷史劇理論時,姜濤先生在《四十年代詩歌寫作中的“攝影主義”手法研究》[9]一文中以及王鵬飛先生在《“孤島”時期文學期刊研究》[10]一文中論及現(xiàn)實主義問題時,都引用了《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一文的內容,但將本文作者模糊地稱為“有的作家”“一位孤島文人”,或干脆直稱“運平”,很顯然都沒有確定“運平”的身份,更沒有將他與李健吾視為同一個人。那么,李健吾這篇重要文章為何發(fā)表在《戲劇與文學》,又為何以“運平”為筆名呢?

      最初發(fā)表《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一文的《戲劇與文學》,是于伶、林淡秋主編的文學專業(yè)雜志,1940年1月25日創(chuàng)刊,出至1940年6月20日,共計1卷4期。該雜志刊有小說、劇本、詩歌、批評、文藝理論及翻譯文章,在當時具有較高專業(yè)水準,并在孤島產生過重要影響。李健吾與于伶同為上海劇藝社骨干,交往甚密,合作默契,且互相欣賞,于伶主編《戲劇與文學》,邀約李健吾為該雜志撰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李健吾在雜志第3期發(fā)表了兩篇“后記”,分別是為他創(chuàng)作的劇本《這不過是春天》和翻譯的羅曼·羅蘭劇作《愛與死的搏斗》所做的“跋”,署名“李健吾”。這兩個劇本都由上海劇藝社搬上舞臺,李健吾還親自在前劇中飾演警察廳長一角。在第4期他又發(fā)表了《福樓拜幼年書簡選譯》和《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前者署名“李健吾”,后者署名“運平”。李健吾在編劇、翻譯及撰寫研究論文時,一般署本名,寫文藝批評一般署名“劉西渭”;而“運平”一名僅在此處見到,其來歷及署名原因尚待考究。根據(jù)劉玉凱先生的考證,李健吾在《文學評論》1965年第5期發(fā)表文章時,因為同一期有他《“風景這邊獨好”——談〈英雄工兵〉》和《一出精彩的小喜劇——〈打銅鑼〉》兩篇文章,他就故意把后者署名為“立世”以避免同一作者的名字重復出現(xiàn)。據(jù)此猜測,李健吾把發(fā)表在同一期《戲劇與文學》上的兩篇文章分別署名“李健吾”和“運平”,有可能也是為了避免在同一期雜志的兩篇不同種類的文章中出現(xiàn)同一作者的名字吧。

      客觀來說,《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的題名十分貼合文章主旨,且更有新意、更加醒目,但不知何種原因,李健吾在將該文收入《咀華二集》時改為《關于現(xiàn)實》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題目。就因為這樣一改,《關于現(xiàn)實》由于《咀華二集》的廣泛流傳而廣為人知,并在1949年后李健吾的不少選集中反復收錄[11],也引起了后世研究者的廣泛注意。但這篇文章的“本源”《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卻被今天的絕大多數(shù)研究者所忽視,更沒有人將之記在李健吾的名下,“運平”這一筆名也被徹底忽略了。

      是不是知道“運平”就是李健吾的筆名,是不是清楚《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就是《關于現(xiàn)實》,或許這些問題對于李健吾研究來說都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我們卻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鑒于李健吾研究至今仍開展得如此不充分,鑒于我們對李健吾的認識和了解還停留在粗疏、膚淺,甚至在具體細節(jié)上以訛傳訛的層面上,我們實在有必要大力推進李健吾研究。這當然必須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文學作品、各類文章、翻譯及相關史料的搜集(甚至“搜救”)、整理是第一位的。新時期以來出版的李健吾選集并不算少,但發(fā)掘出來的新材料十分有限,還有李健吾的很多重要文章散佚在原始報刊中未被發(fā)現(xiàn)。我在翻閱抗戰(zhàn)時期及戰(zhàn)后上海的報刊時,就發(fā)現(xiàn)李健吾在當時發(fā)表的文章之多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而且其中有不少文章會改變我們對李健吾文藝觀的一貫看法。比如人們一向認為堅持人性本位、注重藝術感悟、唯美的、印象式的批評是李健吾文藝批評的基本風格,其實我們只要全面考察一下他在孤島發(fā)表的批評文章,就會看到,這樣一個被視為“藝術至上”的知識分子,其實也有憂國憂民、擁抱現(xiàn)實,甚至為了政治意義而忽視作品藝術品性的“戰(zhàn)斗”精神;只要看一下他在當時發(fā)表的數(shù)量眾多的探討戲劇理論、戲劇規(guī)律的文章,我們就會知道,他那高深的戲劇學養(yǎng)絕非現(xiàn)在最常見到的一本《李健吾戲劇評論選》所能囊括的。這些重要文獻,都亟須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掘、整理、研究。

      韓石山先生早在十多年前就大聲疾呼,希望文化界掀起一個“李健吾熱”,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李健吾研究至今還未真正“熱”起來。韓先生還認為,真正的“李健吾熱”只有在一個政治開明、學術自由的環(huán)境下才會出現(xiàn),難道現(xiàn)在還不是嗎?今天的學人,尤其是現(xiàn)代文藝研究者,文藝理論界與批評界學人,不該真正為李健吾研究做點什么嗎?但愿只知李健吾,不知“運平”;只知《關于現(xiàn)實》,不知《現(xiàn)時與現(xiàn)實》;只知《咀華二集》有兩個版本,不知兩個版本之間的變遷與差異的時代早些結束。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

      項目來源: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中國話劇社團的現(xiàn)代化轉型研究(1907—1949)”(編號2013CYS006)和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期刊史料與20世紀中國文學史”(編號11&ZD110)階段性成果。

      [1]韓石山:《李健吾傳》,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頁。

      [2]姜洪偉:《李健吾戲劇藝術論》,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版。

      [3]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的《李健吾批評文集》和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的《咀華集 咀華二集》都言之鑿鑿地聲稱自己是根據(jù)“初版本”編排的,其實都是參照了再版本。它們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導致了更多讀者在這些文章的署名、篇名問題上混淆不清。

      [4]汪成法:《李健吾〈咀華二集〉出版時間質疑》,《博覽群書》2005年第10期。

      [5]魏東:《被遺忘的〈咀華二集〉初版本》,《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8年第6期。

      [6]劉玉凱:《李健吾筆名考》,《社會科學輯刊》1992年第2、第3、第4、第6期。

      [7]徐迺翔、欽鴻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者筆名錄》,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8]孫慶升:《抗戰(zhàn)時期的戲劇理論與批評概觀(續(xù)完)》,《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

      [9]姜濤:《四十年代詩歌寫作中的“攝影主義”手法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3期。

      [10]王鵬飛:《“孤島”時期文學期刊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11]如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的《李健吾文學評論選》,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的《李健吾批評文集》等都收錄了這篇《關于現(xiàn)實》。

      猜你喜歡
      筆名戲劇現(xiàn)實
      傳統(tǒng)戲劇——木偶戲
      冰雪凝月
      戲劇評論如何助推戲劇創(chuàng)作
      “筆名”發(fā)表在班級作文報中的實施和“玩”法
      漫畫:現(xiàn)實背后(上)
      漫畫:現(xiàn)實背后(下)
      論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
      巴金筆名由來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當黑客技術照進現(xiàn)實
      戲劇就是我們身邊凝練的生活
      苏尼特右旗| 揭东县| 襄城县| 东辽县| 英山县| 全椒县| 会东县| 大竹县| 金川县| 桑植县| 南木林县| 水富县| 巢湖市| 宁夏| 荃湾区| 全州县| 丹东市| 增城市| 台南县| 福州市| 淳化县| 永定县| 江川县| 兴和县| 江城| 乡宁县| 华安县| 尼勒克县| 萝北县| 团风县| 芜湖县| 漠河县| 内黄县| 聂荣县| 阿瓦提县| 保定市| 关岭| 新建县| 金川县| 涡阳县|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