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這是平凡的一天?候鳥掠出線影,年輪增添新紋。
當(dāng)冬日清晨,朝陽為西安的大街小巷鑲上一道金燦燦的輪廓;當(dāng)夕陽西下,余暉將飽嘗百年歷史滄桑的古城墻燃燒得輝煌;當(dāng)朔風(fēng)吹過,滿城的銀杏樹葉飄然落下,劃過每一個人的心間;當(dāng)我們頂著凜冽的寒風(fēng),再次擎起“中國紳士”的大旗,雙唇干裂,奔波于大街小巷,我們的心中洋溢著無盡的歡喜與向往……
這是2014年西安的隆冬,這是我們與你的第52次相聚。從2010到2014,1580個日日夜夜的不懈追尋與艱難守候,歲月為我們的雙鬢平添了幾分白發(fā),讓我們的眼角爬上些許皺紋,為我們的心房刻進幾分坎坷,但卻永遠無法消褪我們眼神中的堅定與燃燒在靈魂中的信念。
我們是《時代人物》,我們初衷不改。
對于經(jīng)典文化價值觀的尊重,對于中國社會轉(zhuǎn)型的持續(xù)關(guān)注,對于社會變革大敘事下個體命運的關(guān)懷,對于中國未來發(fā)展的責(zé)任感,讓我們無法在這樣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甘于靜默或者玩世不恭。在這樣一個功利主義和暴戾之氣甚囂塵上的年代,我們一次又一次扛起“中國紳士”的大旗,致敬我們心中有學(xué)養(yǎng)、有主見、不偏激的“中國君子”,他們以理性的精神思考家國命運,以溫和的態(tài)度表達公共關(guān)懷。我們堅信,他們所代表的理性與溫和是中國社會邁向良性發(fā)展的重要基礎(chǔ)。
回顧百年歷程,一代又一代中國精英們不遺余力地探索著各式各樣的救國方案,中國社會從來不缺乏價值觀指針,缺乏的是面對各種思潮時的理性與溫和。是理性與溫和的缺位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極端化的歷史歧途:一次次非此即彼的極端思維,讓中國社會的正常演進被一次次打斷;面對不同價值觀時的不理性,不溫和,不僅讓思想的對話屢屢成為語言暴力的演練場,更是讓社會的文明進步變成殊死的思想搏斗乃至不同群體間的肉體戕害。
而今,歷史的接力棒已然交至我們手中,我們表彰“中國君子”,更呼喚理性與溫和。我們相信,在這樣一個社會多元利益摩擦不斷的時代,理性的缺失將會為整個社會帶來撕裂的風(fēng)險;我們相信,在這樣一個各式思潮洶涌澎湃的時代,溫和的對話態(tài)度,將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多建設(shè)性的氛圍;我們相信,理性與溫和將使整個中國變得更好。我們不能彼此耳語,不能相互謾罵,而要朗聲合唱,這歌聲要求著國家與人的共同幸福,從一百多年前而來,回蕩今時今日。
這就是我們的“初心”,歷經(jīng)1580個日夜未有絲毫改變。為此,本刊編輯部遴選2014年中國公共空間中一些代表性人物,出榜他們?yōu)?014“中國紳士”榮譽稱號,他們才華橫溢,心系家國,以不同方式為這個社會提供正面的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浮躁騷動的年代,他們始終不偏激,不盲從,保持著理性的思維方式與溫和的表達風(fēng)度。羅爾斯認為,“公共理性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特征。它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我們堅信,中國歷史能否突破“歷史之三峽”最終有賴于中國社會能否形成理性、溫和的公共討論氛圍,而中國社會理性、溫和公共氛圍的最終形成離不開這些身體力行的杰出人士,以及由這些先行者帶動下的,社會中的每一個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