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人物:走紅這一年,你的心態(tài)有什么變化嗎?
苗阜:反正就是壓力大,也顧不上有什么心態(tài)。我老看“居安思危”這四個字,這是我們給大家提的一個醒。勿忘初心方得始終。路長著呢,中興西北相聲我們才剛邁出了第一步,后面路還長著呢!我們現(xiàn)在都在說“陜派相聲”,這個“陜派”只是我們這樣說,未必是真正的派。什么叫做“派”啊,必須是有典型的代表人物,而且不能只是一個兩個,甚至是一批代表人物,有一批代表作品,有一群為了這個事情延續(xù)下去的一個團體。而且得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去推動去走。
時代人物:現(xiàn)在除了商演之外,你有沒有打算做點別的?
苗阜:說實話,現(xiàn)在很多人在乎市場商演,我并不是很在乎,可能這也只是自己價值的體現(xiàn),而已。我們現(xiàn)在還有一個打算就是要“往下看”,帶著青曲社的相聲下到縣級地區(qū)去義務(wù)演出,同時還有一些任務(wù),就是當(dāng)?shù)啬馨阉麄兊奈幕咙c,比如說周至熨斗曲子,華陽靜板書,這些都是快要遺失的陜西傳統(tǒng)曲藝形式。
我希望在我們的演出中能把它們也帶上,如果只講市場效應(yīng),我和王聲上兩三回就夠了,就像這次北展演出,我?guī)У娜A陰老腔,我也知道多帶四十多人麻煩,為什么要堅持帶?這是我們陜西人的地方特色,一下就把人帶到陜西的文化氛圍當(dāng)中去。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不要光想著錢,這是我們現(xiàn)在能為陜西文化做的事情。過去我跟老先生開玩笑,“你們服不服氣,未來是我們的”。但是悶著心思想,愿不愿意,這未來也是我們的,我們也得承擔(dān)起未來的這份責(zé)任,你做不好就是失職,做不好就是對不起這個行業(yè)。
時代人物:你這種“往下看”的做法,是否可以理解為一種著眼于長久的發(fā)展思路?
苗阜:我走的每一步都非常小心,就是我說的居安思危,“花無百日紅”。為什么我現(xiàn)在要走到基層去,將來苗阜跑不動了,走不動了,陜西老百姓還能給我一口飯吃。我們在陜西省所有大劇場演出都不漲價,小劇場也不漲價。為什么,三秦大地這方老百姓把我們湊(方言,推舉,捧)起來的,我們不能忘了本。我上次開了個玩笑話,把漲價這事留給南方經(jīng)濟更發(fā)達的城市去吧!
時代人物:郭德綱的德云社已經(jīng)在西安開分社了,你怎么看待民間相聲團體不斷開分社的現(xiàn)象?
苗阜:過去行里有規(guī)矩,“端好自己的碗吃飯,別吧唧嘴?!蹦愣己昧耍唤o別人留飯?我們到全國各地演出,哪怕我們吃點虧,去的時候少帶一對,當(dāng)?shù)刂灰邢嗦暽鐖F,你們來一場,報道的時候把你們也往外推一下,互相扶一把,誰都沒有一直在尖兒上的,誰都有走背字的時候。我和王聲現(xiàn)在,別人用我們的節(jié)目,隨便用,我們不用別人的節(jié)目。為什么?這就是“留飯碗”。您寫了個好的節(jié)目,我們拿過來就用了,我不在電視錄像,我就只在劇場演出。不行!誰敢錄了,放在網(wǎng)上,人家吃不吃了?可能大家不知道人家,但知道我們了。所以做人還是得有良心,而且行規(guī)在那兒呢,別觸碰那個行規(guī)。而且盲目擴張也是浮躁的表現(xiàn),是一種虛假繁榮。
時代人物:青曲社很早就成立了黨支部,而你又身兼著官方職務(wù),你覺得官方意志會影響到你的創(chuàng)作么?
苗阜:沒有,其實官方對我們呀,挺寬松的,但是人家寬松咱得自覺呀,尤其是現(xiàn)在這種小園子演出,就容易出現(xiàn)問題,我早期也有,尤其早期自身的三觀沒有很好地確立起來,咱見得少,眼界窄,有時候就會有人云亦云的狀態(tài)。隨著時間長了之后,我老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shù),走的地方多了見的人也多了,視野開闊了,到了另外一個層次上了,走一段回頭看一段,自己就會自覺的。中國這么厚重的文化尤其陜西這么深厚的文化,難道我們就只能靠那些下三濫的節(jié)目?非得打打擦邊球,非得說點黃的臭的,說點這個才能迎人,那就太無能了,那是藝人的無能。
時代人物:從青曲社到青曲影視文化傳媒公司,從小演出到做大文化,現(xiàn)在你是越走越寬了。
苗阜:剛開始青曲社租不起劇場,就進校園演出,鍛煉隊伍。最后說要有自己的劇場,跟人合作要有固定場合演,有了我們演出的茶樓。后來說要有獨立產(chǎn)權(quán)的劇場,這不都有了嗎,要走進大劇場,不也走進了嗎,全國巡演,不也開始了嗎,全球巡演,不也做到了嗎,我們一直在走。
其實我們也有很多怕,怕說不好,怕臺下罵我們,也怕吃不飽,怕彷徨也怕迷茫,但是,年輕嘛,人不張狂枉少年。我們會怕,怕上臺活使得不好,下臺罵的不少,怕飯吃不飽,怕錢掙得太少。但我們更怕的是,一輩子最該拼的時候沒有拼一把,弄得生生和所愛兩分離……有人說可能太狂了點吧?狂就狂吧!誰讓我們年輕呢!這就是我們當(dāng)年的檄文。從六七個人到一百來號人。想走得快,別把錢看太重;想走得遠,別把利看得太重。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