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共黨史文獻中的“老爺”概念及其運用*

      2015-01-30 06:30:50
      中共黨史研究 2015年12期
      關鍵詞:老爺作風話語

      楊 東

      ?

      ·史實考證·

      中共黨史文獻中的“老爺”概念及其運用*

      楊 東

      在中共黨史文獻中,“老爺”是一個吸融了全部歷史語境基礎之上形成的概念,也是使用頻率極高的表達話語。這一概念話語,有的指向某一個特定的人,有的則專指某一些特定人群。不過更多的時候,是指向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在中共的話語體系中,這一概念表述往往能起到點石成金的效果。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其指向更為明顯也更為集中。它不僅體現(xiàn)著對黨員干部“老爺”作風的強烈批評,而且通過這一概念話語的表述運用,凸顯著更為深遠的“話語表達行動”,以此來體現(xiàn)它的概念張力和社會影響。

      黨史文獻;概念話語;“老爺”;官僚主義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中,“老爺”是一個意義較為繁雜的概念指稱*《履園叢話》中對科舉中榜者稱之為“老爺?!锻鹗痣s記·民風二》中有“外甥稱母之父為老爺”之說?!度辶滞馐贰分蟹Q舅父為“舅老爺”。晚明以來尊稱官宦為“老爺”者已較為普遍。《清稗類鈔》一書中即說:“明時縉紳,惟九卿稱老爺,詞林稱老爺,外任司道以上稱老爺,余止稱爺,稱老爹而已?!鼻r,“內(nèi)而九卿,外而司道以上,俱稱大老爺。自知府至知縣,亦稱大老爺”。及至咸、同以來,“知府無加銜者,以至知縣,皆稱大老爺。佐貳六品以上,即大老爺,舉貢生監(jiān)無不老爺,甚至市儈捐六品銜,亦大老爺矣”。參見徐珂編:《清稗類鈔》第5冊,中華書局,1984年,第2175頁。。不過作為官宦士紳的稱謂,在社會關系和人際交往中,體現(xiàn)它的社會屬性和尊卑秩序則是較為普遍的運用。然而近代以來,隨著階級觀念的出現(xiàn),通過階級話語針對“老爺”意識的批判也就勢所必然。尤其是中國共產(chǎn)黨,從成立以來就對此展開了猛烈地撻伐和批判。仔細爬梳中共文獻中的“老爺”概念,不同歷史階段對于“老爺”的概念意指并不完全相同,由此不僅形成了中共批判“老爺”意識的獨特概念話語,而且對這一概念話語的運用也不盡相同。“歷史沉淀于特定的概念”*方維規(guī):《歷史語義學與概念史》,馮天瑜等編:《語義的文化變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頁。,概念本身有其嬗遞演變的語義烙印,而概念的嬗遞演變,“變化的不是概念,而是概念的運用”*方維規(guī):《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黃興濤主編:《新史學·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fā)》,中華書局,2009年,第8頁。。概念史研究的這些理論基點,對于我們考察中共對“老爺”的概念運用,頗具啟發(fā)意義。揆諸近年來的研究著述,很少有人對這一問題展開研究,特別是關于中共在不同時期對這一概念的具體運用,更鮮有述及*管見所及,學界目前僅對“老爺”這一概念進行過論述,如姜勝《〈儒林外史〉中的老爺稱謂及其內(nèi)涵論析》(《明清小說研究》2014年第1期)等;朱貽庭《治治“做官當老爺”的習氣》(《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3年第11期)一文,只是呼吁對“做官當老爺”的習氣進行治理,對于“老爺”這一意識的形成發(fā)展演變并未涉及。。鑒于此,本文擬就這一問題作一梳理,冀望史家能有更為深入獨到的研究。

      一、階級觀念——側(cè)重于階級話語的“老爺”概念

      階級觀念是馬克思主義觀察社會的基本邏輯,因此通過階級分析的方法使用“老爺”這一概念,也是中共話語表述的必然體現(xiàn)。有意思的是,原本是中國社會文化中的一個稱謂,在經(jīng)典馬克思主義的論述中,“老爺”也有著同樣的運用表述。

      馬克思《資本論》中即有這樣的表述:土地“先是必須為資本家老爺創(chuàng)造‘資本’,以及使資本家老爺能夠剝削更多的工人,然后又必須使政府能夠用他所提供的費用為他原來的資本家老爺從海外把他的‘替身’送到勞動市場上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6頁。。恩格斯在論及地主和農(nóng)民時也說:“老爺可以任意命令農(nóng)民、農(nóng)民的家屬、農(nóng)民的耕畜出多少次工”,“老爺”為了將農(nóng)民的抵抗“在萌芽狀態(tài)中加以撲滅”,他們從邦君那里取得了領主審判權,成為審判農(nóng)民的惟一法官,于是“老爺就成了他自己案件的法官!”*《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81—582頁。同樣是論述土地問題,列寧在談及農(nóng)民與地主關系的問題時,亦將“地主”稱之為“老爺”。他指出,如果農(nóng)民不甘愿受“老爺”的奴役,“老爺”就不租給他土地,不讓過路,不給水池、草地和木料*《列寧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86頁。。斯大林在論及工人與資本家的關系時同樣指出:“工人通常為老爺工作,老爺則管理國家。正因為這樣,在革命前管理國家的一切經(jīng)驗都集中在統(tǒng)治階級的手中?!?《斯大林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22頁。應該說,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老爺”所指稱的范圍或許略有不同,但是在階級分析的框架下,“老爺”作為統(tǒng)治階級和剝削階級則是沒有區(qū)別的。在中共的話語表述中,同樣堅持了這一概念表述。

      建黨前后,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于“老爺”的表述,從一開始就和官紳地主聯(lián)系起來。瞿秋白曾對這一問題做過詳細地闡論。他指出,現(xiàn)在所謂上等人,“盼望著有一個頭品頂戴狀元及第的人出來”,他們所希望的就是“這樣一個老爺”,而下等人所希望的“就是要做這樣老爺?shù)漠敳畹摹?,等到這些“狀元及第的人”退官“從城里一回來,就搖搖擺擺的,新洋布短褂,新竹布長衫,好做老爺了”。在鄉(xiāng)村中,“某大老爺,某二老爺?shù)认壬蠣斨?,他們講的話總是比較有力量,有效驗;平民或鄉(xiāng)人,農(nóng)民等小百姓講的話是不會發(fā)生效力的,這是因為紳士們握有地方的政治經(jīng)濟權”。因此可以說,現(xiàn)在的“狀元老爺”就是“一切種種新式的舊式的政客”,然而“這些農(nóng)民從幾千百年的痛苦經(jīng)驗之中學會了痛恨老爺和田主,但是沒有學會,也不能夠?qū)W會怎樣去回答這些問題,怎樣去解除這種痛苦”。*《瞿秋白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15頁;《瞿秋白選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43頁。

      大革命時期,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明確指出,階級方法的核心就是要抓住各階級的經(jīng)濟地位進行分析。他根據(jù)當時中國的社會實際,對中國社會各階級作了更為具體地區(qū)分,并明確揭示出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敵人。隨后在《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中,他對基層社會中的“宗族老爺”和“縣官老爺”進行了詳細描述,指出“老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代言人,是革命的對象。惲代英在1927年刊發(fā)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帝國主義之所以能壓迫全中國人民,要靠代表殘余封建勢力的軍閥與依附軍閥的官僚土豪劣紳,于是“城里某老爺、鄉(xiāng)間某大爺?shù)拿蛛A級觀念,都可以使他們?nèi)氲蹏髁x的彀中,成為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工具”,這些人是國民革命的對象*《惲代英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00頁。。

      在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觀念世界中,階級剝削與壓迫是造成社會不公和貧富分化的根源。處在社會上層的“老爺”不僅是地主階級的代表,更是官場的一種潛規(guī)則。延安時期,謝覺哉曾專門就“老爺”這一階層作過分析。他說:“前清,二品以上叫大人,以下叫老爺。在某種范圍之內(nèi),如衙署里家庭里或某一地域里,如沒有別的大人老爺打混,那末,大人老爺之上,例不冠姓,說大人老爺,人們就知道是某某了。有錢的、讀書的,有變?yōu)槔蠣數(shù)目赡?,所以雖還沒得到功名,人就叫他老爺;一入官場,已老爺了,但可望升到大人?!?《謝覺哉日記》上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91頁。李達更直接指出,古今的那些壓迫者和剝削者,受著勞動人民的供養(yǎng),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卻一直賤視著勞動人民,替人民加上“皂”“隸”“輿”“臺”“臣妾”“小人”“庶民”“子民”“奴仆”“黔首”等一連串帶有鄙視性意味的稱號,他們替自己則加上“皇”“帝”“王”“公”“侯”“伯”“子”“男”“卿”“大夫”“神”“圣”“君子”“士紳”“老爺”等一系列尊貴的頭銜*《李達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頁。??梢?,在中國社會文化中,“老爺”不僅是地位的象征,更是聲望的載體,從而形成了社會階層的高下不同。

      這種不同的社會地位和聲望,造成了統(tǒng)治階層對于“老爺”和社會下層之間的不同待遇,因而也形成了被共產(chǎn)黨人稱之為“老爺太太”的獨特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方式,同樣為共產(chǎn)黨人所不齒。

      早在1919年4月,陳獨秀在論及法律制裁時,就以輕蔑的口吻說道,吸鴉片煙和賭錢法律是應該禁止的,“但是那有錢有勢的老爺太太們,在公館里吸鴉片煙、打麻雀、打撲克的,天天不知道有多少”,為什么“單單尋著那吸煙賭錢的窮苦男女,捉來又是拘留,又是罰錢,說他們犯了刑法,違了警章”*《陳獨秀文章選編》上冊,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4年,第389頁。。這種因社會地位不同而形成的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方式,自然是共產(chǎn)黨人鞭撻的重要對象。惲代英在談及自己的婚姻問題時即指出,自己不想再婚,如果“一言再婚,以現(xiàn)在之就業(yè),許多老爺太太,必愿拍賣其小姐,然我安得此金屋供奉小姐耶。若欲就我之理想以自由選擇,我恐世或不得其人。且我又以為不必選擇,而懶于選擇也”,如果“得理想之女子而娶之,必將決破世間一切女子所受不自然之束縛,則他人必怪詫笑罵,我又何苦自尋煩惱?”*《惲代英日記》,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年,第577頁。在共產(chǎn)黨人看來,養(yǎng)尊處優(yōu)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且還會腐蝕人的思想和靈魂。因此,方志敏在給某夫婦致信時一再強調(diào):“老爺太太,是最可羞辱的名字,現(xiàn)在你們雖不能拒絕這個名字,但不可保存這個思想!”*《方志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0頁。

      中共革命話語中的“老爺”概念,不僅是一個“羞辱的名字”,更是區(qū)分“新”與“舊”的重要標尺。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指出,過去的“平劇把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寫成一個世界,窮人就不算數(shù)。平劇的形式目前我們不忙改,只挑出若干需要修改的戲,首先從內(nèi)容著手改造”*《毛澤東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26頁。。在觀看完由楊紹萱、齊燕銘等人編導的平劇《逼上梁山》后,毛澤東說,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舊戲舞臺上“由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統(tǒng)治著舞臺”,現(xiàn)在顛倒過來,“恢復了歷史的面目,從此舊劇開了新生面”*《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8頁。。實際上在中共的概念話語中,更突出地表現(xiàn)是將“老爺”概念與干部作風聯(lián)系起來。中共革命時期對于干部問題至為重視,“干部的品質(zhì)是否純潔,和干部的工作是否分配恰當,這對于保障黨的路線之執(zhí)行,具有決定的意義”*《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7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433頁。。因此,強調(diào)干部新的工作作風,摒棄舊的“官老爺”作風,就成為“新”“舊”之間的重要區(qū)別。

      在中共革命時代的概念話語中,“官老爺”是統(tǒng)治階級的代名詞,“勤務員”是“新社會”的代名詞。徐特立指出,“老爺是舊社會的,勤務員是新社會的;老爺是剝削階級,勤務員是人民”,當“老爺”是做官、管著群眾、統(tǒng)治群眾,“勤務員總是東奔西跑,很活動的,老爺就不活動”。我們要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就要仇恨“老爺”,甘當人民的勤務員。那些替反動階級服務是不光榮的。比如,舊的工頭是管工人的,工人中的這種人就是工賊、“老爺”,不是工人的領袖。工人的領袖是工人自己承認的,是為工人所信任的。在中共的概念話語中,不僅做干部的是勤務員,黨員也是“人民的勤務員”,而不是人民的“老爺”。徐特立說,黨不是人民的“老爺”、上級,“不是站在人民之前的,也不是站在人民之后的,而要站在人民群眾之中”,一切黨員“必須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服務,虛心地聽取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意見,及時地向黨反映,并把黨的政策向人民群眾做宣傳解釋,使黨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領導群眾前進”,這也就要求“每一個有社會職業(yè)的黨員,除從事社會職業(yè)之外,都必須在黨的一個組織的分配之下,擔負一種工作”。*武衡等編:《徐特立文存》第4卷,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03—305頁。

      在革命時代,革故鼎新是一種常態(tài)。將“官老爺”與舊社會相聯(lián)系,將“勤務員”與新社會相聯(lián)系,既是革故鼎新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共革命的必然要求。從階級觀念來看,就是要擯棄傳統(tǒng)觀念,貫徹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的階級立場。一如謝覺哉所說:“滴大眾的汗,吃大眾的飯,大眾的事不肯干,架子擺成老爺樣,不算是好漢。”*《謝覺哉日記》上冊,第500頁。這樣的話語表述,不僅是一種宣傳口號,而且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二、革命斗爭——特定指稱下的多重概念話語

      中國社會文化中的“老爺”概念,有著深厚的歷史土壤。因而在話語運用中,這一概念因其廣泛的社會屬性,在革命斗爭中往往會起到點石成金的效果。正因如此,在中共的話語表述中,“老爺”除了一般的指稱“官紳地主”之外,還有著特定的指稱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的情形。

      “老爺”指稱特定的某一個人,在中共早期的概念話語中就曾出現(xiàn)過。早在中共建黨之后不久,中國社會黨創(chuàng)始人、著名政客江亢虎因逆時代潮流,受到中共黨人的猛烈批評。其時,江亢虎準備在“五一”節(jié)發(fā)表演說,陳獨秀就以嘲諷的口吻說:“北京江亢虎老爺擬在公園演說,尚且被警廳禁止了,而廣州的五一節(jié),竟有二十萬人游行;在上海租界華界都禁止開會演說,只有蘇俄領事館大開其五一紀念會?!?《陳獨秀文章選編》下冊,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4年,第50頁。然而時過境遷,作為黨的重要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在此后不久卻被冠以“老爺”的稱謂。大革命時期,因陳獨秀的右傾錯誤,被批評為“對工農(nóng)群眾采取貴族老爺?shù)膽B(tài)度”,陳獨秀“頂多只能領會馬克思主義的某幾個方面,只能領會它的個別部分或個別口號與要求,而不能從根本上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本質(zhì)”*王樹棣等編:《陳獨秀評論選編》上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62頁。。陳獨秀“總是以資產(chǎn)階級老爺態(tài)度來對待群眾和革命群眾運動,在資產(chǎn)階級反對工農(nóng)運動的時候,寧肯拋棄工農(nóng)去追求同資產(chǎn)階級的合作”*王樹棣等編:《陳獨秀評論選編》下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4頁。。

      在中共黨史文獻中,特指某一個人為“老爺”的情形,在新中國成立后也曾出現(xiàn)過。1953年,《人民日報》就以社論的形式,點名批評主持華東交通??茖W校的黃逸峰是“老爺”。當時正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運動,該校學生批評學校教學、學制等方面的混亂和學校開支中的鋪張浪費現(xiàn)象,但是黃逸峰“不但毫不檢討,反而召集一連串的群眾會議,煽動學生和職工起來追查和‘斗爭’寫信的人”,因而被視為置若罔聞的“老爺”*社論:《壓制批評的人是黨的死敵》,《人民日報》1953年1月23日。。毛澤東和斯大林之間有著頗為復雜的恩恩怨怨,出于斯大林在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地位以及對中共革命的實際影響,尤其當毛澤東認為“斯大林有脾氣,有時沖動起來,講一些不大適當?shù)脑挕睍r,便很容易將其與“老爺式”的頤指氣使聯(lián)系起來。1958年4月6日,毛澤東在漢口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的談話中,就將斯大林比作“老爺”。他說:“斯大林這位同志有點老爺味道,辯證法不甚懂,唯物論也不甚懂,未用到實際工作中,相互關系沒有搞好,相當僵硬?!?《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2365頁。也正因如此,毛澤東說:“不太喜歡看他的著作,只看過《論列寧主義基礎》、批判托洛茨基的一篇長文章《勝利沖昏頭腦》等。他寫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文章我更不愛看?!?《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5頁。

      不過單從個體角度指稱“老爺”的情況相對較少,多數(shù)時候是將這一指稱與某些特定群體聯(lián)系起來,特別是在革命派別斗爭較為尖銳的時候,這一概念指稱尤為常見。鄧中夏在評論廣州工潮時,即將工人運動中的右派稱之為“老爺”。他說:“在從前工人階級沒有力量的時候,一身汗臭的工人們,自然是不值得右派老爺一顧的;后來見得有了力量了,右派覺得這于他們有危險,于是勾結工會中之腐敗領袖分裂工人團結?!?《鄧中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5頁。實際上,將資產(chǎn)階級右派指稱為“老爺”,在中共話語中也較為常見。陸定一在談及開展學術批評的問題時,就指出一些資產(chǎn)階級右派“對青年的馬克思主義的學術工作者采取資產(chǎn)階級貴族老爺?shù)膽B(tài)度,對他們實行壓制”*《陸定一文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05頁。。毛澤東也說,國民黨是以一個資產(chǎn)階級貴族“老爺派頭在人民中出現(xiàn),我們是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tài)在人民中出現(xiàn)”*《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卷,第2160頁。。不過在毛澤東的話語表述中,對于“老爺”這一概念闡釋最多的,還是針對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

      眾所周知,王明將共產(chǎn)國際的指示作為“尚方寶劍”,在開展工作時往往以上壓下,頗有幾分“老爺”派頭。毛澤東在清算這一錯誤思想時,以其特有的語言風格,將王明等人指稱為共產(chǎn)國際派來的“老爺”,并對此進行了強烈批評。他說,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不認識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在這一方面,“我們的老爺是茫然了”。針對土地分配問題,毛澤東用強烈的口吻質(zhì)問道,“老爺們”為什么分配一切土地給一切人,就叫做“十足機會主義的觀點”,叫做“完全忽視無產(chǎn)階級領導權”呢?我倒要叫“老爺們”聽訓了!“老爺們”既然提倡打倒一切,采取極端狹隘的關門主義與極端冒險的盲動主義,還吹什么民族呢?提了民族二字又有什么用處呢?“老爺們”對于中國革命這個必然性既然是瞎子,卻妄欲充當人們的向?qū)?,真是所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了。毛澤東明確指出,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者是主觀主義者,“我們的老爺之所以是主觀主義者,就是因為他們的一切革命圖樣,不論是大的和小的,總的和分的,都不根據(jù)于客觀實際和不符合于客觀實際”,“老爺們既然完全不認識這個世界,又妄欲改造這個世界,結果不但碰破了自己的腦殼,并引導一群人也碰破了腦殼”。*《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1—344頁。毛澤東運用人們頗為常見的“老爺”指稱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者,不僅起到了點石成金的效果,而且也頗為傳神地道出了“左”傾錯誤的根源與實質(zhì)。

      在中共的概念話語中,“老爺”是權勢的象征,借助權威以抬升自己的地位,是其重要的特點和表征,因此中共認為它是封建主義的體現(xiàn)和代表。與此同時,在近代中國革命的歷史語境中,帝國主義也是壓迫中國的一支力量,故而“老爺”也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表。這樣將“老爺”這一概念與帝國主義聯(lián)系起來,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洋老爺”這一概念,自然會成為中共的一個重要表述話語。爬梳相關資料,至少在1923年前后,中共文獻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這樣的概念表述。

      1923年5月,陳獨秀在廣東高師演講時就說,中國的金融操縱在外國人的手上,是因為“中國人信服洋老爺”,故而,“一班軍閥官僚們所吸收老百姓們的脂膏,大半存在外國銀行里,作他們的資本”*《陳獨秀文章選編》中冊,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4年,第300頁。。瞿秋白評論北洋政府舉借外債時也嘲諷說:“還是外國老爺錢多,怎能不巴結呢?”山東臨城劫車案發(fā)生后,瞿秋白更是批評政府當局“象蠢奴貪睡,直睡了十二年,到如今聽得外國老爺?shù)呐?,方才睜眼看見了軍閥的罪惡”。*《瞿秋白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64頁。論述“洋老爺”最多者,當屬毛澤東在解放戰(zhàn)爭及新中國成立之后的相關話語表述。其時,中共提出了建立“聯(lián)合政府”的主張,但蔣介石對成立聯(lián)合政府這一主張拒之于千里之外,并主張有美國人參加的三人委員會來“整編”中共軍隊。毛澤東認為所有這一切,“赫爾利老爺?shù)膿窝鹆藳Q定的作用”。當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時,他又說:“司徒雷登大使老爺卻坐著不動,睜起眼睛看著,希望開設新店,撈一把”,但最終“沒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挾起皮包走路”。針對美國插手中國內(nèi)政,“是友誼還是侵略”這一問題,毛澤東尖銳地指出,“艾奇遜老爺”實際上是干涉中國的內(nèi)政的,“美國老爺?shù)倪壿?,就是這樣”。*《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0、1496、1507頁。1950年,美國國務院為中國問題發(fā)表的白皮書認為“蘇聯(lián)在控制中國”,毛澤東針對美國這一說法再次提出:“是因為這時候國務院老爺們已經(jīng)感覺自己的賭博快要輸光了的原故?!?《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頁。1957年,針對國際形勢的發(fā)展變化,毛澤東以其特有的語言風格說,當1949年初國民黨被我們打得嗚呼哀哉的時候,國民黨向杜魯門大喊救命,說“美國老爺呀,你出幾個兵吧!杜魯門說:我一個兵也不能出!”于是乎蔣介石只好開跑了。*《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323頁。

      綜觀中共在革命斗爭中的概念表述和話語運用,體現(xiàn)在“老爺”這一概念中,多半是一種政治話語,而非一般意義上的社會話語。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中,凸顯著強烈的革命斗爭色彩。無論是對某個人的特定指稱,還是對某個群體的指稱,都是通過“老爺”這一概念載體,將革命斗爭與政治目標融入到這一話語表達之中。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革命斗爭就是話語的斗爭,以特定的概念形式為載體,通過特定的話語表述,達到革命斗爭的目的,是中共在革命時代話語表述和運用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隨著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建設事業(yè)的展開,回歸“老爺”話語的另一層屬性,是1949年后中共話語運用表述的重要轉(zhuǎn)向。

      三、官僚作風——指向黨員干部作風的概念話語

      社會意義中的“老爺”概念,多半是和它的社會屬性和尊卑秩序休戚相關,但是在中共的概念話語中,則是與官僚主義密切相關。反對官僚主義的“老爺”作風,不僅在革命時代就是一以貫之的方針,1949年以后,通過這一概念批評官僚主義和貪腐作風,更是在中共話語中有著集中的闡釋和表述。正如鄧小平所說,不要“做官當老爺”,要反對“衙門作風”,“這是毛澤東同志的一些根本的思想觀點,現(xiàn)在我們還是應該按照這些思想觀點去辦事”*《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上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第94頁。。爬梳中共文獻中的“老爺”意識和作風,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老爺式的官僚主義”。周恩來認為,官僚主義是領導機關最容易犯的一種政治病癥,一些干部“官氣熏天,不可向邇;唯我獨尊,使人望而生畏;頤指氣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風粗暴,動輒破口罵人。這是老爺式的官僚主義”*《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第373頁。。劉少奇也指出,“現(xiàn)在我們有的同志已經(jīng)變?yōu)槔蠣敗?,他們認為“我是管你們的,而你們是歸我管的;你們應該聽我的話,而我可以不聽你們的話;我有權力命令你們,你們沒有權力命令我”,這是官僚主義的態(tài)度,是剝削階級的觀點。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干部一遇到群眾要求迫切解決的問題,“什么群眾路線、人民民主,都沒有了,就只有‘老爺’”。*《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0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第257頁。

      第二,“老爺式的漂浮作風”。這種作風的典型體現(xiàn)就是不做實際調(diào)查,“浮在上面、做官當老爺、脫離群眾”*《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8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498頁。。毛澤東就此指出,一些干部對實際工作不做典型調(diào)查,只是“滿足于在會議上聽地、縣兩級的報告,滿足于看地、縣的書面報告,或者滿足于走馬看花的調(diào)查”,這種工作方式就是“老爺式的調(diào)查”,就是“老爺式的工作作風”*《毛澤東思想年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908頁。。還有一些干部“慣于講空話套話,做表面文章;有的不聯(lián)系群眾,不關心群眾疾苦,當官做老爺”*《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冊,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11頁。。這是典型的“老爺式的漂浮作風”。

      第三,“老爺式的特權作風”。這在中共的概念話語中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例。1965年6月,毛澤東就批評衛(wèi)生部是“城市老爺衛(wèi)生部”。他說衛(wèi)生部的工作只為全國的15%服務,而這15%主要還是“城市老爺”,廣大農(nóng)民卻得不到醫(yī)療。照這樣,衛(wèi)生部可以改名為“城市老爺衛(wèi)生部”。他指出,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應該把主要人力、物力放在一些常見病、多發(fā)病的預防和治療上。城市里的醫(yī)院應該留下畢業(yè)一二年、本事不大的醫(yī)生,其余的都到農(nóng)村去,把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nóng)村去。*《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505頁。改革開放以來,這種“老爺式的特權作風”更為嚴重。鄧小平曾說:“特殊化不只是部分高級干部,各級都有,各個部門都有??傊覀円恍└刹砍闪死蠣斁褪橇??!彼€指出,干部特殊化“必然脫離群眾,現(xiàn)在有少數(shù)人就是做官當老爺,有些事情實在不像話!脫離群眾,脫離干部,上行下效,把社會風氣也帶壞了”。*《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上冊,第113、86頁。

      第四,“老爺式的貪腐作風”。特權意識往往與貪腐作風相伴而生。1949年以來,一些干部“當官作老爺;有的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有的利用職權侵吞國家、集體資財”。特別是一些負有一定責任和權力的干部,“或搞特殊化,當官做老爺;或以權謀私,甚至徇私枉法,違法犯罪,帶壞了社會風氣”,這些人對闊氣奢華的生活方式十分向往,他們認為“只要有錢,只要個人可以盡情地享樂,就是好主義。為了個人撈錢、得利、享樂,黨性可以不講,國格可以不要,人格也可以不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共產(chǎn)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第298頁。應該說,這也是當前產(chǎn)生腐敗的一個根本原因。

      第五,“騎在人民頭上的官老爺作風”。我們黨和國家的干部是普通勞動者,“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但是正如鄧小平所說:“現(xiàn)在有少數(shù)人就是做官當老爺,有些事情實在不像話!”彭真也指出:“現(xiàn)在,有人也說自己是勞動人民的兒子,其實他根本沒有把自己當成勞動人民的兒子,而是把自己當成人民的老爺、上司?!痹?989年5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彭真再次批評指出:“有一部分黨員當了‘官’,就把人民放到腦后去了,甚至不是當人民的公仆,而是爬到人民頭上作威作福,成了老爺?!?《彭真文選》,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9、662頁。鑒乎此,中共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騎在農(nóng)民頭上當官做老爺!”*《新時期黨的建設文獻選編》,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11頁。

      第六,“擺老資格的老爺作風”。毛澤東曾就此多次強調(diào)指出,一些有功勞有職位的干部認為他們有“特權”。任何以“老爺”自居的人,都以為黨是少不了他們的,事實上恰恰相反,我們黨不但不需要,而且不允許存在與眾不同的“老爺”。只有不因自己的功勞和職位驕傲,不以此作為“特殊化”的資本,“反而更加謙虛和謹慎,更加提高自己的以身作則的責任心,他的功勞和職位,才是值得尊敬的”。*《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9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130頁。他還說,不要靠“老資格吃飯”,“不擺老爺架子”,資格雖老但是“有一天辦了一些糊涂事,講了一篇混賬話,人民還是不諒解你”,我們的同志不要靠老資格吃飯,要靠正確解決問題吃飯,“就是不擺老爺架子,不擺官僚架子,把架子收起來”*《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0冊,第122—123頁。。

      第七,“不重文風的老爺作風”。還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對“黨八股”文風所列的第一條罪狀就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他指出,“我們的老爺”一寫起文章來就像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這樣的文章“是下決心不要群眾看”,我們最不應該、最要反對的就是“言之無物的文章”。1949年后,毛澤東再次強調(diào)不重文風的“大老爺”作法。他說,現(xiàn)在許多文件是概念不明確、判斷不恰當、缺乏邏輯性、不講究辭章,“看這種文件是一場大災難,耗費精力又少有所得”。他指出,一定要改變這種不良的風氣,不要以為這只是語文教師的事情,“大老爺用不著去管”。他明確要求重要的文件不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寫,要自己動手,或者合作起來做。*《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359頁。

      上述種種“老爺”作風的話語表達,不僅體現(xiàn)出1949年以來一些黨員干部存在的工作作風和思想問題,同時也表明中共對這種“老爺”作風的反思與整治的決心。中共清楚地意識到:“做官當老爺,脫離群眾,是一種帶有剝削階級思想痕跡的惡劣作風”,那些“只會當官做老爺、不會干事的人,不配做一個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者”,因此摒棄這些“老爺”作風也就勢所必然。李富春就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一定要把領導上的老爺式作風、官僚主義作風、命令主義作風,完全消滅得干干凈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guī)匯編》第5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3頁。

      摒棄“老爺”作風,首先要摒棄官僚主義作風?!包h員干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是做官當老爺”,這是“黨風建設中一個特別重大的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上冊,第439頁。。因此,我們的黨員干部要發(fā)揚延安時期的光榮傳統(tǒng)和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反對敷衍塞責,得過且過,高高在上,做官當老爺”的思想,要真正認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決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與此同時,黨員干部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信任群眾。1958年8月,聶榮臻在談及科技工作時就指出,要相信群眾的智慧,那種“對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采取老爺式的態(tài)度,對新生力量的成長缺乏熱情的關懷,都是非常不對的”*《聶榮臻科技文選》,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99年,第40頁。。毛澤東在討論工廠生產(chǎn)經(jīng)營問題時也指出,干部要與工人打成一片,“干部的老爺態(tài)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覺地遵守勞動紀律,而且破壞勞動紀律的往往首先是那些老爺們”*《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9頁。。只有密切聯(lián)系群眾,群眾才會對你講實話。北京市委關于天橋百貨商場改革商業(yè)工作報告顯示:“群眾過去見了經(jīng)理連話都不敢說,現(xiàn)在看見領導上及時解決問題,感覺到也是自己人,不是高高在上的老爺,因而敢于積極提意見了。”*《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27冊,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6頁。

      摒棄“老爺”作風,要注重在整風中展開。黨“需要每一年整風一次,徹底批判那些老爺式的和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的人們,把他們的缺點改變過來”*《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第157頁。。通過整風來增強黨性,使每個黨員“嚴肅認真地想一想”,什么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是當官做老爺?”要從根本上“解決人生觀問題”。在整風的過程中,要“經(jīng)常地同干部中那種革命意志衰退、甘居中游、做官當老爺?shù)乃枷胱鞫窢帲R分子中那種勞心者治人的剝削階級意識作斗爭,同職工隊伍中形形色色的資產(chǎn)階級個人主義作斗爭”。通過整風,“啟發(fā)大家討論干部和群眾是什么關系?是人民和老爺?shù)年P系,還是人民和勤務員的關系?辦事情是強迫命令好,還是同群眾商量好?通過這些具體問題的討論,幫助干部更好地認識錯誤,提高覺悟”。*《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4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第138頁。

      摒棄“老爺”作風,干部必須放下架子,親自參加勞動實踐,“首長動手,與群眾結合呢?還是首長做官,與群眾隔離呢?這就是區(qū)別領導作風好壞的主要關鍵”*《陜甘寧革命根據(jù)地史料選輯》第1輯,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12頁。。就此,毛澤東強調(diào)指出,我們要建立黨和國家的領導工作人員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根本制度,使“老爺架子,大大減少”。他說,黨員干部“參加集體生產(chǎn)勞動,這表示我們黨的干部都同樣是普通勞動者,而不是爬在人民頭上的老爺”,而且“干部參加集體生產(chǎn)勞動,才能從根本上克服和防止做官當老爺?shù)膬A向”。1975年,萬里在開展鐵路改革時也說:“干部是普通勞動者,不能當官做老爺,必須經(jīng)常參加生產(chǎn)勞動。”新時期以來,這樣的話語表述更為鮮明。江澤民提出要“堅決反對和抨擊做官當老爺,搞花架子,搞形式主義的壞作風”,要“大力倡導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盡心盡責”的實干精神。不僅一般干部要如此,主要領導干部也要“親自動手解決好本地的突出的問題。哪個地方的問題嚴重,領導就要到那里去解決問題,不要“天天坐在機關里講空話,做官當老爺”。*《江澤民思想年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150頁。

      摒棄“老爺”作風,要注重完善干部制度建設。通過廣泛研究國內(nèi)外的經(jīng)驗,建立和完善干部制度規(guī)章,“嚴格防止我們的干部從人民公仆變成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同時要特別注重“骨干”和“公仆”之間的關系,“骨干”和“公仆”是相輔相成、完全一致的。黨員干部發(fā)揮骨干作用的過程,也就是他們?nèi)娜鉃槿嗣穹债敗肮汀钡倪^程。黨員干部只有切實起到骨干作用,才能做好人民的公仆;黨員干部只有樹立起公仆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真正成為黨的事業(yè)的骨干。如果只注重“公仆”而忽視骨干,就會降低干部的要求;如果只注重“骨干”而忽視公仆,也有可能使干部脫離群眾,變?yōu)椤肮倮蠣敗?。因此,干部制度建設只有顧及到每一個層面,才能真正摒棄“老爺”作風。

      摒棄“老爺”作風,要與腐敗行為作堅決斗爭?!袄蠣敗弊黠L不可避免地會與貪腐之風聯(lián)系起來。一些黨員干部“高高在上,做官當老爺”,他們“憑借手中的權力,吃拿卡要,侵犯群眾利益,甚至胡作非為,稱霸一方”。這樣的“老爺”作風是與黨的宗旨格格不入的。1998年7月,江澤民在軍委常務會議上談及軍隊經(jīng)商活動問題時就鮮明地指出:“古今中外,一些戰(zhàn)功累累的軍隊最后被奢靡腐敗搞垮的,屢見不鮮?!彼郧宕鞍似毂睘槔赋?,“八旗兵”開始是很能打仗的,但清王朝建立以后,由于無所事事,養(yǎng)尊處優(yōu),奢侈之風盛行,不到100年時間,就完全喪失了戰(zhàn)斗力,成為不能打仗的“老爺兵”。*《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第968頁。因此,摒棄“老爺”作風,就要與貪腐之風作堅決斗爭,如果“做官當老爺,嚴重脫離群眾,不解決實際問題,還談什么反腐???”*《江澤民思想年編》,第150頁。

      摒棄“老爺”作風,也要借助文藝宣傳的作用和力量加以展開。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不僅不能以 “做官當老爺?shù)淖黠L”,違背客觀實際憑個人意志發(fā)號施令,而且對于文藝工作者在藝術實踐上新的嘗試和探索要加以鼓勵和支持。文藝工作者要采取正確的方針,運用文藝創(chuàng)作的手段來揭露“老爺”作風。特別是對于那種“做官當老爺,脫離實際,脫離群眾,貪圖安逸,不求上進,遇事不動腦筋,光知道畫圈圈”的作風,要“更尖銳一點,刺疼他!”*《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311頁。

      摒棄“老爺”作風,也不能忽視“少爺”問題。周恩來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會議上就鮮明地提出:“老爺固然要反對,少爺也要反對。”他呼吁領導干部包括他自己在內(nèi)“應該做出一點表率來。不要造出一批少爺。老爺固然要反對,少爺也要反對。不然我們對后代不好交代”。他說秦始皇溺愛秦二世,結果秦王朝就亡在秦二世,“我們決不能使自己的子弟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包袱,阻礙我們的事業(yè)前進。對于干部子弟,要求高、責備嚴是應該的,這樣有好處,可以督促他們進步”。*《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6冊,第370頁。毛澤東在閱讀蘇聯(lián)《政治經(jīng)濟學教科書》時特別談到了干部子弟問題。他說:“我很擔心我們的干部子弟,他們沒有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經(jīng)驗,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優(yōu)越感。要教育他們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261頁。這與周恩來的認識非常相似。

      當然,摒棄“老爺”作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謝覺哉在延安時期就指出,現(xiàn)在雖然革命了,然而這種“老爺”作風依然“流風未泯”,人們“總不免要咀嚼官的余味。雖賢者不免。完全去掉,恐還在一、二十年以后”*《謝覺哉日記》上冊,第691頁。。1960年3月,李富春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也指出,要把“老爺式作風”完全消滅得干干凈凈,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所有的領導人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務員,沒有權利當老爺”*《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0冊,第373頁。。共產(chǎn)黨人區(qū)別于與其他人的根本標志之一,“就在于無論擔負多么重要的領導職務,都決不能從人民的公仆蛻變?yōu)轵T在人民頭上的老爺,變?yōu)閴浩热嗣竦慕y(tǒng)治者”*《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第578頁。。這是黨的一貫政策和堅定不移的方針。

      四、結 語

      理解一個概念話語,尤需注意揭示概念運用主體是如何成為概念變遷的驅(qū)動力,如何言說并賦予其內(nèi)在意義,這樣的概念分析才有意義*郭若平:《概念史與中共黨史研究的新視野》,《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5期。。換言之,任何一個概念的提出及其運用,都是在一定語境下特定的表達行動和意圖。綜觀中共黨史文獻中的“老爺”概念,絕非是停留在對這一概念本身所做的靜態(tài)分析,也不僅僅是對這一概念所具有的傳統(tǒng)社會屬性和尊卑秩序的批判,而是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從革命到建

      設、從斗爭到揚棄的動態(tài)演進過程中,在吸融全部歷史語境的基礎上,內(nèi)在地聚合了大量的語境信息,通過概念話語的表述運用,在警醒和摒棄的基礎之上,構建一種新的價值意義,并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體現(xiàn)它的概念張力和社會影響。由是言之,中共文獻中的“老爺”概念,必然會凸顯其更為深遠的“話語表達行動”。如果說在革命時代,中共話語中的“老爺”概念,體現(xiàn)著一種濃郁的革命斗爭色彩,那么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對這一概念的表述和運用,則是集中體現(xiàn)在對黨員干部作風的批判和鞭策。諸如“整治作風”“端正態(tài)度”“堅決反對”“徹底消除”等語匯所表達的意圖尤為鮮明。可以說,1949年以來中共話語中的這些表述,不僅具有了“劍指”的意味,而且也凸顯著中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路線宗旨和前進方向。

      (本文作者 天津商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天津 300134)

      (責任編輯 吳志軍)

      On “Bureaucrat”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i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istory Documents

      Yang Dong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ocuments, “bureaucrat” was a using high frequency concept words which withdrawing the financial all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conceptualization sometimes point to a particular person, sometimes refer to a certain specifically crowd. But more often, it point to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behavior problem. After the nation establishment, its direction was more obvious and more concentrated. It not only reflected the strong criticism to behavior problem, but highlighted its more far-reaching “action words to express”,through application concept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and reflected its concept tension and social impact under the new social history conditions.

      * 本文是2014年教育部“全國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擇優(yōu)資助計劃”(14JDSZK060)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D220;D239

      A

      1003-3815(2015)-12-0103-10

      猜你喜歡
      老爺作風話語
      “三老四嚴”作風誕生記
      現(xiàn)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廚師與老爺
      特別文摘(2018年10期)2018-12-24 10:03:04
      忍耐富貴
      提能增效轉(zhuǎn)作風 真抓實干譜新篇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2:10
      土老爺
      從嚴從實抓作風 力促落實求實效
      中國水利(2015年9期)2015-02-28 15:13:26
      學先進 轉(zhuǎn)作風 抓落實
      話語新聞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話語新聞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
      奉贤区| 阿坝| 东安县| 丽江市| 宜州市| 鄂托克旗| 嘉兴市| 万年县| 禄劝| 富宁县| 龙陵县| 江西省| 镶黄旗| 隆安县| 永泰县| 榆林市| 诸城市| 盐亭县| 牡丹江市| 蓬安县| 登封市| 金川县| 西安市| 沙河市| 东阳市| 二连浩特市| 泽普县| 杭锦后旗| 新民市| 华亭县| 黎城县| 和硕县| 尼勒克县| 眉山市| 峡江县| 肇源县| 萝北县| 沭阳县| 温宿县| 东乡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