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治療的患者9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給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的西醫(yī)治療。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分別為95.7%、87.2%,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對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運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的有效率,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06-025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6.215
作者單位: 110101 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qū)中醫(yī)醫(yī)院中風二病區(qū)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 Dementia
SHI Jin, Second Ward, Sujiatu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enyang 110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 94 cerebral vascular dementia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7) and control gorup (n=47).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or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alone.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living skill improve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95.7%)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7.2%) (P<0.05).Conclus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 dementia,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ffective rate of living skill improvement,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Integrative medicine, Cerebral infarction, V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癡呆指的是由于患者腦血管疾病所導致的智力、認知功能性障礙的綜合征,為老年性癡呆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在臨床上以語言、記憶、感情等至少3項認識障礙的缺失為臨床表現(xiàn),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對更好的治療藥物和方法進行探討和分析 [1]。本文選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治療的患者94為研究對象,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治療的患者94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51例,年齡54~78歲,平均年齡64.2歲,所有患者均在腦梗死5個月后出現(xiàn)了癡呆的癥狀,且連續(xù)發(fā)病超過了2個月,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情況上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治療的藥物有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藥物,同時配合高血脂、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原發(fā)病治療,防止腦梗死的再次發(fā)生。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藥治療,治療的藥方為生黃芪30 g、銀杏葉5 g、石菖蒲15 g、熟地20 g、山藥20 g、麥冬20 g、丹參15 g、天麻10 g、白術15 g、茯苓25 g、白果5顆,用水煎至400ml,每日一劑,分早晚涼席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以供統(tǒng)計和分析?;颊呱钅茏岳砬掖笮”隳茏孕羞M行為顯效;患者生活能部分自理,大小便可能出現(xiàn)失禁為有效;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且大小便失禁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19.O軟件實現(xiàn)對本次實驗研究中數(shù)據(jù)的錄入及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數(shù)據(jù)間比較用χ 2檢驗,兩組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將P <0.05作為表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47例患者中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顯效的27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的18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無效的2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為95.7%;對照組47例患者中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顯效的17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的24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無效的6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為87.2%,觀察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中醫(yī)上血管性癡呆屬于愚癡、腎呆的范疇,其病變的部位主要在患者的腦部,但是同時也與患者的肝臟、腎臟等臟器功能失調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以血瘀腦絡痹阻、本虛標實和元氣虧虛為基本的病機,多由氣、瘀、火、痰、血等病邪侵入人體造成精血虧損所致 [2]。
在對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西藥的運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指標,預防原發(fā)病疾病和腦梗死的再次發(fā)生,但是卻無法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中醫(yī)治療過程中生黃芪、銀杏葉、石菖蒲、熟地、山藥、麥冬、丹參、天麻、白術、茯苓、白果等藥物的運用,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發(fā)病原因給予針對性的治療,達到補益腎氣、活血行氣、補氣健脾和改善腦循環(huán)的作用,更好的達到治療的目的 [3]。
本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分別為95.7%、87.2%,觀察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對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患者實施治療過程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運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的總有效率,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