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 婷
網絡環(huán)境下成人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培養(yǎng)研究
□糜 婷
基于網絡的自我導向學習,既能滿足成人學員的個性化需求,有效解決工學矛盾,又能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成人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但這種學習模式的效果受學習者參與網絡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網絡學習資源選擇和加工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提高成人學員利用網絡自我導向學習的主動性,不斷完善網絡學習資源體系,加強對成人學員網絡自我導向學習的監(jiān)控和評價,是提高網絡環(huán)境中成人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網絡環(huán)境;成人;自我導向學習
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自有其特殊性。例如學習者個人角色的多樣性,既是學習者,又是社會和家庭的一份子,承擔著相應的責任。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又呈現一種 “準分離”狀態(tài),這就需要成人學習者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合理安排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的時間和精力。然而,這恰恰是成人學習者的一大“短板”?,F代網絡教學手段的引入為成人學習者工學矛盾的緩解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智能通信技術的長足發(fā)展,微課、MOOCs等更符合成人學習者特性和需求的網絡教學形式的興起,使學習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
但與此同時,學習者的自覺性、能動性與教學效果、評價方式等問題再度顯現甚至被放大化。一方面,網絡作為一種教育技術應用于成人教育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網絡教學在學習者參與度和教學過程及效果控制、學習者的社會臨場感等環(huán)節(jié)上飽受教育學者詬病。因此,強調激發(fā)學習動機、自主計劃和自我控制調節(jié)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關鍵。尤其是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問題的探討,對于促進成人學員的學習效率,提高成人教育的質量,促進成人學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當成人教育學作為一個專項研究領域誕生之初,教育學家們便開始關注成人學習的方法,探究幫助成人進行有效學習的途徑。“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SDL)”便是后續(xù)多年研究過程中產生的理論之一。自我導向學習理論由教育學者塔富(Tough,1966)在總結其導師 (美國學者Houle)對成人學習者學習動機調查和分類的基礎上率先提出的[1]。塔富選取66位加拿大籍成人學習者,使其自主制定學習計劃,從而進行跟蹤研究。該項研究顯示,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活動是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絕大多數的學習活動在發(fā)生時并不需要教師全程協助,也不一定在特定地點(如教室)發(fā)生[2]。塔富的這一理論成為成人教育研究發(fā)展的有力推助力,美國學者Sharan B.Merriam(2001)將自我導向學習稱之為成人學習理論的一大支柱。
對自我導向學習理論早期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另一位學者是諾爾斯(Knowles,1975)。諾爾斯在其著作《自我導向學習》一書中解釋了自我導向學習的概念,認為“自我導向”是“個體主動地診斷他們的學習需要,明確地表達學習目標,鑒別并確定學習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選擇并實施恰當的學習策略以及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3]同時,他也提出了自我導向學習的操作步驟。早期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以描述為主,揭示了自我導向學習在成人學習中存在的普遍性,記錄該種學習進行的過程[2]。
隨后,多角度的研究日漸深化,如加格利爾米諾(Gugliemino 1977)進一步研究了自我導向學習者的個人特性:自己引發(fā)學習并獨立地維持;具有自我訓練的能力、強烈的求知欲和信心;能夠運用基本的學習技巧,恰當地安排學習時間和步驟,最終完成學習的人[4],并開發(fā)了量化工具??驳伲–andy,1991)認為學習者的自主性是一個變量,在不同的學習者和不同的情境中會有較大的變化。不能因為在某個特定情境下學習者表現出一些 “自我導向”的特性,就臆斷該學習者具備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相反,在學習的初始階段,教師或指導者是必需的[5]。此類觀點的提出為自我導向學習在成人教育中的應用和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研究者們重新重視起教學者在成人教育中的角色意義。研究方式也從早期單純的描述轉為廣義的實證型研究,并出現了多種理論模型。
雖然不同的學者對自我導向學習的內涵理解各有側重,但本質上都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筆者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是一種由學習者自己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自主學習并評價學習效果的學習模式,建立在學習動機的基礎上,其核心在于學習者的自主性。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學習的自主性。在自我導向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作為主體,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的學習計劃,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特點的學習策略,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jiān)控,調整學習進度,并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這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完成需要學習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自覺卷入學習之中。第二,學習的靈活性。自我導向學習的學習方式較為靈活,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需要和經驗靈活地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策略,而且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更能夠體現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習者的不同需要。
(一)緩解工學矛盾,滿足差異化需求
成人學員與脫產學員不同,大部分都是有工作、有家庭的,因此學習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部分學習者在參與學習之初充滿熱情,但因時間、空間和個人精力的限制而逐漸感到力不從心,有時甚至將學習視為一種負擔,最終放棄學習。但網絡教學給予了學習者充分的自由,時間和空間上富有彈性,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與自我導向學習靈活性的特點不謀而合,從而有助于實現學習、工作兩不誤。
(二)有效監(jiān)控教學過程,保證網絡教學質量
成人學員的對象非常廣泛,個體間在年齡、職業(yè)、人生經驗和認知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差異均較大。大數據時代下的網絡教學資源相當豐富,例如,MOOCs就以“大規(guī)?!薄懊赓M”和“開放”稱著于世。但不論何種網絡教學模式,在給予學習者較大的自由度的同時,在學習過程監(jiān)控力度上顯得松散。另外,網絡上龐雜的學習資源使得部分學習者感到選擇困難,無所適從。種種原因使得網絡教學在質量上難以保證。所以,網絡環(huán)境下的成人教育迫切地需要學習者發(fā)展自我導向的能力,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經驗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有自我控制、以嚴謹的態(tài)度完成整個學習過程的能力和決心。
(三)促進學習者終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網絡的普及使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量呈爆發(fā)式增長,知識半衰期顯著縮短,技術手段日新月異。如果學習的速度跟不上社會變化的速度,就會被社會所淘汰。自我導向學習就是要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意識,有足夠的能力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帶來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從而有利于學習者長遠的發(fā)展。在促進自身進步的同時也對學習型社會的構建、終身教育理念的落實有所貢獻。
網絡教育因其具有的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和學習方式的靈活性等特點,受到學習者的歡迎,故更加有利于其開展自我導向學習。在網絡環(huán)境下,影響成人自我導向學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成人學習者參與網絡學習的動機
心理學上將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指向學習內容本身,由學習者的求知欲、興趣愛好等內部因素引發(fā)。而外部動機驅動下的學習者進行學習意在獲得獎勵、晉升或長輩的肯定等外在的學習結果。自我導向學習主要依靠學習者的內部動機來驅使,積極、主動和自覺是其主要表征。但是,成人學習者由于社會角色已經形成,其參與學習的動機明顯帶有功利性、實用性和職業(yè)性等[6]。因而就形成了成人網絡學習以外部動機為主,而自我導向學習以內部動機為主的矛盾。內外兩種學習動機的調和成為成人學習者在網絡環(huán)境中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技術要點。此外,學習者的意志強度也是一大影響因素。
(二)成人學習者網絡學習資源選擇加工能力
學習者對網絡資源的選擇加工能力對自我導向學習有非常直接的影響。網絡資源在極大地滿足學習者各種主流與非主流需求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魚龍混雜的局面,即各色學習資源在質量上參差不齊,制作上優(yōu)劣不等。傳統(tǒng)面對面的授課方式中,學習資料較為有限且由教師篩選把關,質量較有保障。在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中,則需要學習者提高對資源的優(yōu)劣以及難易程度方面的鑒別和把握能力。如果選擇網絡得當,不僅能事半功倍,還能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反之,則有可能事倍功半,不僅會影響學習的效果,而且會打擊學員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會使學員失去學習的興趣。
(三)學習者對基于網絡學習過程的自我監(jiān)控和評價能力
成人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身心的疲憊、工作的煩惱和家庭的矛盾等,會影響學習的進度和效果。因此,學員必須加強自我監(jiān)控,確保自我導向學習的順利進行。而自我評價既是自我導向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學習者能力的一個反映。成人學習者只有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進行客觀的評價,才能發(fā)現自我導向學習中的欠缺與不足,并及時加以改進,使目標與策略更符合自身實際,從而進一步提高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在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促進成人學員的自我導向學習,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提高成人學員利用網絡自我導向學習的主動性
目前,雖然不少成人高校都建有網絡學習資源,但是學生的點擊率卻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學習者時間比較緊張,精力不夠;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學生對這些網絡資源的興趣不大。因此提高成人學員利用網絡學習的主動性,關鍵在于激發(fā)其內部學習動機。一方面,在開發(fā)資源時,顧及成人學員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及實用性,多結合現實生活和時事熱點,便于學習者理解應用,增強其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注重調和外部動機,這需要教育管理制度方面的配合完善,如加大網絡課程學分比重,增設副學士學位,完善學位和證書的授予制度等,以外在的榮譽和肯定激勵學習者持續(xù)學習。
(二)完善成人學員自我導向學習的網絡學習資源體系
首先,完善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包括教學計劃、課件、試題庫和案例庫等。尤其要大力開發(fā)微型教學課件,由于微課短小精悍(一般8—10分鐘)、主題鮮明的特點,更有利于成人學員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信息量小而易于掌握。同時,現代智能通信設備為網絡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如微信或微博教學,即以微信或微博為交流平臺,開發(fā)課程資源。這些潮流軟件時尚便利,在學習者中的使用率極高,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為了更好地調動學員自我導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增設更多互動環(huán)節(jié),甚至可以引入游戲元素,使學員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
其次,建立相對固定、活躍的教學交流平臺。如論壇、QQ群等,使成人學員在制定學習計劃或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及時與輔導教師交流溝通,并得到幫助。而且學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多樣的思維相互碰撞不但能迸發(fā)出火花,也能激起學習者的成就感和探索欲,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課程的內容。
最后,整合網絡學習資源,建設一批精品網絡課程。目前,不少高校和成人院校都開發(fā)了網絡課程,內容重復冗雜,實際上是資源的浪費。因此各院校之間可以互相聯合,選擇各自的優(yōu)勢學科進行資源開發(fā)并共享,以此降低資源浪費的風險,又使學習者免于遭受選擇困境。
(三)培養(yǎng)成人學員基于網絡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第一,培養(yǎng)學員利用網絡制定學習計劃的能力。能否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對自我導向學習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在首次面授輔導課時,應明確課程教學的目標、要求和主要內容等,幫助學員依據網絡資源、自身需要和特點制定合理可行的學習計劃,保證學員自我導向學習的正常開展。
第二,培養(yǎng)學員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和學習策略。教師應充分利用面授輔導課時和互動平臺,開展學習策略、學習技巧的指導,如,認知策略、記憶策略和知識的精加工策略,以及優(yōu)質資源的鑒別技巧,或者推薦一批經典資源以供對比參考。并在后續(xù)學習中不斷跟進調整,逐漸引導學習者自我發(fā)現(如個人的興趣點、特長等),進而形成適合個人的學習策略,增強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培養(yǎng)學員網絡學習過程中溝通合作的能力。自我導向學習雖然是由學習者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自主學習,但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并非是孤立的。在網絡環(huán)境下學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僅能夠消除學習過程中的孤獨感,還能分享彼此之間的見解,擴散思維,促進新知識的產生。因此,要培養(yǎng)學員在網絡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遇到問題時和其他學員溝通、合作的能力。建立學習小組不失為方便學員之間溝通的一個有效途徑。學習小組的成員不宜過多,一般4至5人為宜。如果小組成員過多,溝通交流過程中會出現意見的多元化,致使成員無所適從。教師可以布置學習小組合作來完成網絡課程項目,促進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
(四)加強對成人學員網絡自我導向學習的監(jiān)控和評價
1.加強對學員自我導向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首先,完善網絡課程的平臺,建立在線課程學習記錄本。學員在在線課程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有什么想法,可以在電子記錄本上記錄,而這個電子記錄本上的內容不僅學員自己能夠看到,課程負責教師也能看到。教師通過在線學習記錄本,能夠清楚的了解學員的學習狀況,是否認真在學,學習中存在哪些疑惑??梢蚤_發(fā)設計一個網絡平臺,只要學員登錄平臺學習課程,整個學習過程就能夠自動錄制下來,教師可以隨時登陸平臺監(jiān)控學生是不是本人在學,有沒有認真在學。
其次,增進師生互動強化監(jiān)控。通過師生互動,教師不僅能夠引導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幫助學員及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而且還能使教師有效加強對學員自我導向學習的監(jiān)控。因為互動本質上是師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合作的過程,而在相互影響的過程中教師能有效地了解到學員的參與情況、掌握課程內容的情況。如教師可以選擇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貼近學員生活的實例,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學員從課程資源中尋找合適的原理進行分析和評價。往往使用的實例越貼近學員生活,其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而參與度也會不斷提高。
2.構建自我導向學習的評價體系。學習成果評價是成人學員自我導向學習中承前啟后的環(huán)節(jié)。合理有效的評價將有利于下一階段學習的進行。
第一,學生自評。學員通過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自我審視,檢查學習過程是否合理完整,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和選擇的學習策略是否存在不足,學習方法是否恰當。因此,自我評價應貫穿于學員整個學習過程,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具體可以包括:學習計劃制定是否合理、每門課程自主學習時間是否達到學習計劃的要求;在線形成性練習的獨立完成情況及正確性;課程在線自檢自測的結果等等。
第二,師生互評。首先是教師對學員的評價。自我導向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學員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知識與技能。因此對學員的評價是整個評價體系的核心。教師對學員的評價主要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三個維度。對態(tài)度和學習過程的評價可以從學員登錄網絡學習平臺的次數、課程的累計學習時間、論壇發(fā)帖的數量、電子記錄本上的學習筆記和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等指標來衡量。而學習效果評價則可以從學員完成的作業(yè)的正確性、階段性測試的成績和課程討論的深度等方面來評價。通過教師,學習者能夠得到比較科學客觀的評價。其次是學員對教師的評價。通過學員對教師的評價,可以促進教師對教學的反思,從而為學員提高自我導向學習的效果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服務和指導。學員對教師的評價包括了教師提供的網絡學習資源是否豐富有效;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是否及時;教師對學員的指導是否合理,對學員是否有幫助等方面。
第三,小組成員互評。學習小組是成人學員消除學習孤獨感,獲得幫助和鍛煉交往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由于小組成員經常在一起學習、交流和完成學習任務,對彼此之間的學習狀況比較了解。通過互評,有利于成員之間互相監(jiān)督、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基于網絡的自我導向學習,既能滿足成人學員的個性化需求,有效解決工學矛盾,又能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在構建終身學習社會,以及提升成人素質等方面都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1]何愛霞.國外自我導向學習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J].成人教育,2009(12):52-55
[2]Sharan B.Merriam.Andragogy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Pillars of Adult Learning Theory[J].The New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2001(89):1-11
[3]肖玉梅,簡單.自我導向學習理論在成人教育中的運用[J].河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9):15-16.
[4]張譯文.成人自我導向學習之探究[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3-15.
[5]Candy,P.C.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1.
[6]徐明.自我導向學習中成人學習動機維持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5.
責任編輯 王國光
糜婷(1977-),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蕭山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和成人教育管理。
浙江省遠程教育學會研究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成人學員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編號:DES-10G11),主持人:糜婷。
G720
A
1001-7518(2015)33-0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