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鐵錚+曹鐵娃+劉新民
摘 要:民國時期現代形態(tài)的美術學科在不斷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來,天津的著名教育家梁啟超、嚴智開、陳少梅、劉子久等對現代美術學科建制均作出過杰出貢獻,文章從美術學科的視角對其歷史貢獻作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美術 學科建制 教育家 美術館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modern form art subject established in constant exploration, the famous educators of tianjin liang qichao, YanZhikai, Chen Shaomei, Liu Zijiu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modern fine arts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makes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ir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from the Angle of art discipline .
Keywords :The Fine Arts, Disciplinary Institution, Educators, The gallery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民國時期隨著西學東漸和社會的變革,現代形態(tài)的美術學科在不斷地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來,天津著名教育家梁啟超、嚴智開、陳少梅、劉子久等對現代美術學科建制均做出過杰出貢獻,本文從美術學科的視角對其歷史貢獻作進一步的探討。目前學術界對近代天津美術教育家的個案研究初步展開:專著方面何延喆、何厚金著《陳少梅》(2004),何延喆、劉家晶著《劉子久》(2008)等記述了陳少梅、陳子久的藝術生涯并解析了他們的藝術成就。論文方面天津市歷史學學會歷屆學術年會上齊玨的《“天津市市立美術館”與嚴智開在近代美術教育中的作用》、《蘇吉亨與他編校的〈中國繪畫史〉》等文章從個案研究的角度做了重要的史實梳理與研究工作。但目前學術成果不夠豐富,有待于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從學科視角做進一步深入研究。
民國時期現代形態(tài)的美術學科建立起來,美術學科的學科建制主要體現在建立現代美術學科框架、創(chuàng)建美術展覽制度、通過美術社團和美術研究班開展美術教學、采用現代科學系統(tǒng)的美術史研究方法等方面,而天津的學者、教育家在這幾方面均有卓越的貢獻,對現代美術學科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民國時期嚴智開等教育家從事美術教學工作,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新局面。嚴智開任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校長期間,創(chuàng)立出適合中國美術教育特色的美術教育體系,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美術實用人才和教育人才,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民國初期,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和美術教育實踐影響了新式教育以及社團的產生,他將美學與科學并提,看作“養(yǎng)成國民實力的兩大工具”,指出美術(藝術)能夠對社會進步產生作用,并實際的將他的主張實現到藝術學校的建立上,實施到各級學校的美育課程上。他的思想和身體力行“大大促進了這樣的清新空氣和時代氣氛?!盵1]蔡元培強調美育并不等同于美術(藝術)教育,美育比美術(藝術)教育的范圍更廣泛,但美術(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最有效方式,所以時任民國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先生竭力推行美術(藝術)教育,對民國時期新式美術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蔡元培在辭去教務總長職務時曾向北洋政府建議開辦國立美術學校,在他的影響下,1918年中國第一所國立美術學?!獓⒈本┟佬g學校創(chuàng)建,在開學典禮上蔡元培發(fā)表演講闡明美術的范圍:“美術本包有文學、音樂、建筑、雕刻、圖畫等科。惟文學一科,通例屬文科大學,音樂則各國多立專校。故美術學校,恒以關系視覺之美術為范圍?!眹⒈本┟佬g學校創(chuàng)建之初由鄭錦任校長,鄭錦曾留學日本,學校采用日本新式教育體系,共設立中國畫、西畫和圖案三個系。但之后鄭錦因教務方面的問題與學校留法畫家吳法鼎和留英畫家李毅士產生矛盾而辭職。學校在學科設置和教學發(fā)展的嘗試上經歷了挫折。之后林風眠、徐悲鴻先后接任校長職務,學校一直致力于實施美育,“造就純正美術人才,培養(yǎng)及表現個人高尚風格,造就實施美教人才,直接培養(yǎng)及表現高尚人格。培養(yǎng)工藝美術專門人材,改良工業(yè),增進一般人美的趣味?!盵2]培養(yǎng)了一批基礎扎實、視野開拓的新一代美術家。但學校辦學體制不確定,在學科設置上尚未明確,曾增設音樂、戲劇、雕塑和建筑等系。由于時局動蕩,校長更換頻繁,1933年政府不再支持學校的辦學,學校無人負責,處于即將被停辦的局面,幾欲引起學生風潮。1934年,教育部決定恢復學校的辦學,在校長的人選上經過慎重思考,選擇天津著名教育家嚴修之子嚴智開為校長,希望將學校引向正軌。嚴智開曾先后就讀于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和美國哥倫比亞師范大學,又曾游學于法國,既接受過日本的新式藝術教育,又對西方美術教育體制有著深入的了解。他是一名畫家,又有著遠大的志向,希望通過美術教育來開啟民智。在接到教育部聘書之時,嚴智開正在天津創(chuàng)立并建設天津市市立美術館,也是中國首個公立美術館。嚴智開上任之后要兼顧兩地的工作,他不辱使命,將其留學所得教育理念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應用到學科建設中,對學科設置進行了改革,學校設繪畫科、雕塑科、圖工科和藝術師范四科,繪畫科分為中國畫組和西畫組,雕塑科分雕刻組和塑造組,圖工科分圖案組和工藝組。事實證明這次改組是有效的,因為學校很快走出了困境,教學工作有效展開。經過嚴智開等美術教育家的努力,為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建立了穩(wěn)定的學科框架,進一步奠定了我國美術教育的基礎。時至今日,我國的美術教育依然是建立在這個學科框架的基礎之上。endprint
二、嚴智開、劉子久等籌備并創(chuàng)建的天津市立美術館以研究、教育、欣賞為目的,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美術館提高了民眾的審美水平,為畫家提供了觀摩古代畫作的絕佳機會,民國時期中國畫壇逐步突破晚清正統(tǒng)畫風的藩籬,美術館對繪畫資源的傳播是功不可沒的。
美術館開闊了美術史家的視野,為美術史寫作方式由傳統(tǒng)的品藻、隨筆向研究美術發(fā)展內在規(guī)律的現代形態(tài)寫作方式轉變提供了客觀條件。從研究資料而言,民國時期,面向公眾的美術館的設立和開放,成為了古代官私收藏無法比擬的美術品收藏與陳列中心,為建立現代形態(tài)的美術史學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因為美術作品是美術史研究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所以研究美術史不但需要充分的文獻資料,同時還必須有相當數量的真實可靠的圖像資料相互佐證。只有對大量美術作品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研究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探討美術史的發(fā)展路徑與規(guī)律。與文字資料相比,圖像資料能夠更直接、更可靠地反映歷史原貌。然而近代的博物館和展覽體制確立之前,我國古代的美術作品主要收藏于皇宮內府和少數民間收藏家的手中,普通書畫愛好者沒有欣賞學習的機會,畫家所能接觸和了解到的只是繪畫資源中相當少的一部分,制約了繪畫技法的繼承和發(fā)展,當然更制約了對美術歷史規(guī)律的探究。
天津美術館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豐富了大眾的視野,提高了民眾的審美水平。對畫家來說更是難得的觀摩研究古代畫作的絕佳機會。郎紹君曾高度評價北京的古物陳列所:“古物陳列所展示的歷代名跡的狀況,對中國現代繪畫產生了很大影響……從金城到南方的吳湖帆、馮超然、張大千、謝稚柳等等,都以模仿學習宋元為榮,特別促進了工筆畫的發(fā)展。這個風最初是從古物陳列所刮起來的?!盵3]這個評價同樣可用于天津美術館,在美術作品的開放與推介方面,天津美術館品類更加齊全,堅持定期開放,除了以展覽為中心,還招收學生,有穩(wěn)定的制度保障,對當時民眾了解古代與當代繪畫作品,畫家臨摹創(chuàng)作,以及美術史學者研究美術作品的流傳演變規(guī)律都起到了極為顯著的作用。
三、民國時期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陳少梅、劉子久采用開辦美術班的形式開展美術教學,培養(yǎng)眾多美術專門人才。
民國時期湖社畫會隨著影響日益擴大,在天津設立了分會,天津分會在陳少梅主持下開展美術教學活動,在培養(yǎng)國畫人才方面效果顯著。除此以外,天津美術館也以公立形式開設美術班。劉子久自1934年5月任天津美術館國畫班導師,負責國畫教學。國畫班采取非學歷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人才,教師在專門的教室授課,比起傳統(tǒng)的師徒教學,這種方式更接近學校正規(guī)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更多的國畫專門人才。劉子久先生授課耐心細致,上課時邊講解邊示范,用筆的來龍去脈交代十分清楚,將自己多年的用筆用墨心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劉子久先生還親自準備大量的教學畫稿,上課時學生人手一張先生的畫稿臨摹,不懂之處可隨時請教。先生將畫稿每周更換一次,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由簡入繁,引導學生快速掌握技法。劉子久先生為天津畫壇培養(yǎng)了大批有影響力的畫家,其中劉繼卣、王頌余、孫克綱這些天津畫壇名家都是劉子久先生的學生。孫其峰曾說:“天津現代的畫家,主要師從于陳少梅、陳子久兩大家?!?/p>
劉子久先生為人師表,處處為后生做出表率。先生在任美術館國畫班導師的同時,還兼任美術館秘書,為了美術館能順利征集到名家作品,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在劉子久先生的多方努力下,美術館征集齊全湖社畫會“琉璃廠內十大湖”的作品,促進了京津地區(qū)美術的交流。劉子久還將一批自己的個人作品和收藏無私地捐獻給美術館,供民眾參觀。先生的師表風范受到后人贊頌,王頌余曾感嘆劉子久先生教人以藝,養(yǎng)人以德。
此外,梁啟超所倡導的新史學成為民國時期史學研究的風向標,美術史學的研究也受其影響,在美術史研究觀念、美術史研究方法論及美術史寫作的敘述方式等多個方面都有所體現,梁啟超進化的歷史觀和注重史實詮釋的史學敘述方式被美術界普遍接受,至今仍成為指導美術史寫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重文獻研究的同時,梁啟超利用實物形態(tài)和圖像進行史學意義的研究,他的研究思想對中國美術考古學的研究具有指導意義并且促進了在“物態(tài)學”研究方法的形成。天津文化底蘊深厚,民國天津教育家對美術學科的建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歷史價值和歷史意義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和整理。
注釋
[1] 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79.
[2]陳瑞林.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研究[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23.
[3] 轉引自段勇.古物陳列所的興衰及其歷史地位評述,故宮博物院院刊[J].2004(5):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