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芝
生日這天,去醫(yī)院看醫(yī)生,在病歷本上寫下最新年齡,心里一陣慌亂。那個四字頭的數(shù)字變化得令我震驚,它提示我,已經(jīng)真切而倉皇地到了中年。
醫(yī)生還在寫處方,電話響了。是頭兒。趕緊接。
“明天開會的資料準備好了沒有?我下午出去還有個活動,十分鐘內(nèi)送到我辦公室吧?!?/p>
看了下手表,我就是把所有的紅燈都闖壞了也趕不及,還準備中午加班再修改呢。
順便查了下短信,老師說,孩子的作業(yè)昨天沒有簽名。初三了,一定要重視,家長每天要跟蹤。今年升高中的比例不到一半,不能大意!
老媽發(fā)了微信,老爸這兩天在住院,拜霧霾所賜,肺部的老毛病又犯了,精神也不太好,讓我周末回去。
中年原來是這樣的:既要應付這粗糙得令人不安的日常生活,火燒屁股一樣匆忙;又要照顧內(nèi)心尚未完成的理想,像打了雞血一樣去奮斗。
曾經(jīng)25歲都那么遙遠,倏爾已是中年。我以前說“不在意昨天是誰,只在意明天是誰”,也說過“如果我們不能以母校為榮,就讓母校以我們?yōu)闃s”。現(xiàn)在想想真是汗顏。年輕真是好,不怕拗姿勢,什么都敢說還無懼后果。
No zuo no die,可不作死,又叫什么青春呢。從矯情到自然,幾乎是長大必經(jīng)的流水線。百歲老人楊絳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平淡??煞旁谀贻p的時候,誰肯信啊。年輕就是愛跟自己較勁,拒絕塵埃落定。也正因為前途未卜,才野心勃勃地沖向未來。如果二十年前,我就能預知到今天,那還有什么意思?
我們這一撥人,從出生開始,面目大致類似,經(jīng)過多年努力進化,已經(jīng)成為不同的物種。有人成了土豪,像恐龍占盡先機、肉草盡食、所向披靡;有人扮屌絲,不爭不搶像棵紅豆杉,和山水和諧共生,倒也自在。
只是,無論你得意失意,對于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瞎子摸象,摸到哪個部位,都只能代入片面感受。人活著其實無法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即便天時地利都可以復制,每個內(nèi)心的小宇宙也是有著不同感應??傆腥瞬幻鈱τ矌诺牧硪幻娉錆M好奇,不惜跋山涉水,換個方向上場。
也有人說,算了。都四十歲了,你還想怎樣。只能跟生活講和、向命運繳械,不想動了。
羅曼·羅蘭說,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余生在模仿自己中度過。
抓緊時間吧,再不愛,再不遠行,再不折騰,再不痛快一次,就老了。
聯(lián)合國鑒定說,四十歲的人還是青年。呵呵,這很善解人意。總有一些人,他們自帶充電器,每成長到一定階段,就會主動發(fā)生基因變異,通透豁達、無懼變化,擁有美好的無齡感生活,一生的豐富幸運,水到渠成。
人活著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少年熱血、青年勵志、中年恬淡是不錯的順序,但錯峰出發(fā)也沒有什么不可以。年少可以老成持重,老夫不妨聊發(fā)少年狂,不管青春還剩多少,人生永遠從現(xiàn)在這一刻開始。
人從生到死,這張單程車票,不可轉(zhuǎn)讓也無法兌現(xiàn),按經(jīng)歷的長度和質(zhì)量來定價,也永遠有價無市。我們未必是不一樣的煙火,但一定要跟自己過得不一樣,未來和過去有所區(qū)別。
這一生,誰也沒有特權(quán),必須親自活一遍。聽別人講道理活不出新花樣,你得自己挖坑,自己蹚渾水,自己賺錢自己花,自己流淚自己擦,才能自己笑得像朵花。
你也許不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但至少,你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過下半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