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鵬
未經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時的工傷認定
文_劉鵬
2013年1月4日凌晨,杜芝臣在下班后騎電動車回家途中,由于雪后路面結冰不慎摔倒,經搶救無效死亡。交通警察部門未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杜芝臣家屬及所在公司分別以杜芝臣下班途中因事故死亡為由向山東省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聊城市人社局以申請人未能提供證明杜芝臣事故責任的相關證據(jù)為由決定不予工傷認定。杜芝臣家屬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聊城市人社局作出的不予工傷認定決定。
此案經過了兩審。聊城中院經審理認為,雖然沒有交警部門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但上訴人人社局也并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杜芝臣負交通事故的主要責任,上訴人以被上訴人不能提供相應證據(jù)為由而作出不予工傷認定決定,實際上等同于推定杜芝臣在交通事故中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此種推定并沒有事實依據(jù)。上訴人作出不予工傷認定決定屬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依法應予撤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guī)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北景钢校胖コ荚谙掳嗤局邪l(fā)生事故、因交通事故受傷害要件已獲確認。對于一般性質的交通事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根據(jù)交警部門作出的事故責任認定來作為工傷認定的依據(jù),但本案中交警部門并未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在此情形下,人社局以其無證據(jù)證明杜芝臣在事故中不承擔主要責任為由,作出了不予工傷認定的決定。
按照舉證規(guī)則,上訴人既然明確作出不予工傷認定決定,就應提供證明其決定正確合法的依據(jù),也即承擔提供杜芝臣在事故中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證據(jù)依據(jù)的舉證責任。本案中,上訴人在沒有足夠證據(jù)證明杜芝臣承擔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情況下直接作出《不予工傷認定決定書》,屬主要證據(jù)不足。
實踐中在處理類似的工傷認定申請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更多地采取了“消極不作為”的應對方式,其往往會以沒有相關意見認定系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為由而長時間中止工傷認定程序。如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要求工傷認定申請人等待或者請求交警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那么案件必然會被無限期地拖延下去。這對于居于弱勢地位的當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上述不予認定或者中止認定程序行為的原因,仍源于對《工傷保險條例》關于不認定工傷或者不視同工傷特殊情形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的錯誤理解。《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特殊情形下不能認定工傷或者不視同工傷,是以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能夠提供證明相關否定性的特殊情形存在的證據(jù)作為前提的,此種情形下的舉證責任不應該由工傷認定的申請者承擔。
在交警部門未作出事故責任認定的情況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積極履職,結合相關事實證據(jù)對職工在事故中承擔的責任程度作出衡量判斷。必要時也可引入第三方專業(yè)機構的鑒定意見來作為依據(jù),并據(jù)此作出工傷認定與否的決定,而非簡單地向申請人下達補正交通事故責任書通知,要求申請人提供職工在事故中不負事故主要責任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