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河北冀州14歲姑娘袁夢在留給人間最后一句話“我要幫父母討薪!”后,從一處樓盤17樓縱身而下,一條尚未綻放的年輕生命就此隕滅。21日,14歲的袁夢遺體火化?!爱?dāng)?shù)卣X得她為農(nóng)民工伸張正義付出了生命,把她的骨灰安放在烈士陵園?!蓖词叟母赣H張浩如是說。(1月22日《鄭州晚報》)
點評:
不得不承認,袁夢是一個懂事的女孩,愿意為家庭分憂,關(guān)鍵時刻甚至愿意犧牲她的生命。但是,以死討薪,難道真是大家愿意看到的方式和結(jié)局嗎?
本來,以跳樓方式討薪,就是一種不理智的極端行為,哪怕其中多少無奈,也不值得提倡?,F(xiàn)在,竟讓未成年的女兒也參與進來,本身就是荒誕的安排。也許,女兒的加入會加重討薪砝碼,擴大影響,讓討薪成功幾率增大。在以前案例中,有些跳樓者并非真的跳樓,不過是作個姿態(tài),意欲以這種方式來嚇嚇欠薪方。而這一次,天真的女孩真實地跳下去了,而且一跳致死,令人扼腕。
跳樓致死,如果不是失足,那就屬于自殺。和平年代的自殺并非美好的舉動,它與五壯士跳崖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若與“惡意欠薪”對應(yīng),那么,跳樓討薪當(dāng)屬于“惡意討薪”了,也與“伸張正義”沾不上邊,讓其葬入烈士陵園更是一個笑談。若是順著這個思路,難道政府還要追授跳樓少女為烈士不成?
如此談議一個花季女孩的死亡,似乎有些冷血,但是,不正視這一問題,把跳樓尋死者當(dāng)作英雄來對待,只會為社會提供畸形的范本,向公眾傳遞一個錯誤的信息,暗示著以命相搏已得認可,從而助長以不正常途徑解決問題之風(fēng)。為討薪者開啟便捷的討薪程序,相關(guān)職能部門認真履職才是解決欠薪問題的應(yīng)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