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芳 劉翠華
小兒難治性腎病臨床治療觀察
鄭 芳 劉翠華
目的 對小兒難治性腎病的臨床治療予以探討。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間收治的小兒難治性腎病患者64例,在對患者病理類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為患者選擇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案。結果 所選64例患者中,膜增殖性腎炎占到了51.56%,局灶性階段性腎小球硬化占到了13.18%,微小病變性腎病占到了19.14%,系膜增殖性腎炎占到了55.15%,在為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不同的治療方案在不同臨床表現(xiàn)的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別的,膜增殖性腎炎及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患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激素耐藥特點,應用免疫制劑與激素等治療方案,難以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系膜增生性腎炎對單純的激素治療的敏感性是比較差的,但是若加用免疫抑制劑開展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微小病變性腎病對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有效率最高。結論在為小兒難治性腎病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依據(jù)患者不同類型的難治性腎病,為患者開展針對性的治療,對于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小兒難治性腎??;臨床治療效果
小兒難治性腎病大多是由于患者的體內臟器沒有發(fā)育成熟或者是相關自身免疫功能沒有發(fā)育成熟所導致的,如果為患者開展長期的治療仍然沒有治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急性腎功能衰竭、感染等并發(fā)癥,造成嚴重影響,在為小兒開展治療的過程中,依據(jù)其病理表現(xiàn)的不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是非常必要的[1]。本文就主要對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間收治的64例小兒難治性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隨機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間收治的小兒難治性腎病患兒64例,所有患者都滿足我國腎病協(xié)作組所制定的相關疾病診斷標準,其中包含有男性36例,女性28例,患者的年齡處于1到8歲。
1.2 方法
1.2.1 診斷標準 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腎臟病學組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進行診斷,①尿常規(guī)鏡檢,尿蛋白3+到4+,二十四小時尿蛋白定量不小于50mg/kg,可見少量紅細胞,血漿白蛋白降低明顯,球蛋白、白蛋白比例倒置,膽固醇不低于5.7mmol/L。②全身浮腫明顯,凹陷性,腰部以下表現(xiàn)明顯,皮膚蒼白,伴有胸水、腹水。
1.2.2 排除標準 資料不全或無法診斷等影響的患者,沒有根據(jù)國際小兒腎病寫作中心制定的標準療法及國內常用激素中長程療法的治療者,以及其它腎病綜合征患者。
1.2.3 遵循循證醫(yī)學原則 回顧性分析入選病例資料。根據(jù)癥候積分表分析患兒臨床表現(xiàn),并給出相應分值。癥狀評分水腫0-6分,面色、手足心熱、口唇、煩躁、皮膚情況、乏力、舌象等0-2分,小便短赤或渾濁0-2分,建立數(shù)據(jù)庫。
1.3 療效判定標準 本次研究中的療效判定標準表現(xiàn)為:無效表示的是:患者的病情沒有好轉甚至是惡化;部分緩解表示的含義是:患者的部分臨床癥狀消失,并且腎功能好轉,膽固醇、尿蛋白定量等指標接近正常值;完全緩解表示的含義是: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膽固醇、尿蛋白定量等指標恢復至正常值[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關數(shù)據(jù)的處理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處理,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選64例患者中,膜增殖性腎炎占到了51.56%,局灶性階段性腎小球硬化占到了13.18%,微小病變性腎病占到了19.14%,系膜增殖性腎炎占到了55.15%,在為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不同的治療方案在不同臨床表現(xiàn)的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別的,膜增殖性腎炎及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患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激素耐藥特點,應用免疫制劑與激素等治療方案,難以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系膜增生性腎炎對單純的激素治療的敏感性是比較差的,但是若加用免疫抑制劑開展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微小病變性腎病對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有效率最高。
難治性腎病的治療難度非常的大,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具有嚴重影響,尤其是對于小兒難治性腎病患者來來說,開展有效的治療非常的必要,在西醫(yī)的治療方案中,細胞毒類藥物具有廣泛的應用,但是其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高[3]。
研究發(fā)現(xiàn),導致原發(fā)性射病難治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在,主要與患者自身病理類型有關[4],與腎外的各種誘發(fā)因素名優(yōu)明顯的關系,由腎外因素所導致的難治性腎病是假性難治性腎病,導致其發(fā)生的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感染、治療依從性差、治療不規(guī)范等,在對各種誘因予以合理糾正之后,假性難治性腎病是可以得到及時的緩解的,并且應用激素開展治療,能夠取得較高的近期治療有效率,因此,在假性難治性腎病的治療過程中,首選藥物還是激素,在難治性腎病的診斷過程中,腎臟穿刺活檢與病理診斷是常用的兩種診斷方法。本次研究中,通過腎穿病理檢查,檢查結果表現(xiàn)為:膜增殖性腎炎占到了51.56%,局灶性階段性腎小球硬化占到了13.18%,微小病變性腎病占到了19.14%,系膜增殖性腎炎占到了55.15%,在為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不同的治療方案在不同臨床表現(xiàn)的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別的,膜增殖性腎炎及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患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激素耐藥特點,應用免疫制劑與激素等治療方案,難以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系膜增生性腎炎對單純的激素治療的敏感性是比較差的,但是若加用免疫抑制劑開展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微小病變性腎病對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有效率最高。
作者單位:450053鄭州市兒童醫(yī)院腎內科
由此可見,在為小兒難治性腎病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依據(jù)患者不同類型的難治性腎病,為患者開展針對性的治療,對于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1]黃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16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2):272.
[2]李寧,寧靜.補腎固精方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54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3(4):301-302.
[3]李東良.中藥配合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9):1465,1467.
[4]刁娟娟,潘月麗,張葆青,等.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34例臨床特點回顧性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2,04(1):49-50.
R277.5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