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梅
[內容摘要]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從社會關系的角度提出了如下培養(yǎng)目標:幼兒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樂意與人交往,能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而今,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一些幼兒養(yǎng)成了唯我獨尊的個性,既缺乏合作意識,又缺乏合作能力。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將其貫穿于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一日生活活動;互助合作;發(fā)展
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與他人合作的品質。合作是幼兒在未來適應社會、立足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而今,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大多居住在單元房中,生活在封閉、孤獨的環(huán)境中,很少有同齡玩伴,這就制約了幼兒互助合作能力的發(fā)展。那么,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應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呢?新《綱要》指出:“應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養(yǎng)成對他人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在教育實踐中,筆者將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組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幼兒學會與人合作,并從中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一、在區(qū)域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生活經驗展示的平臺,也是培養(yǎng)幼兒互助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我通過與幼兒一起收集材料,讓幼兒初步品嘗合作的快樂。幼兒園區(qū)域活動是幼兒通過操作材料來感知和獲取知識的自主性活動,區(qū)域活動材料應該多種多樣,但單靠教師收集是比較困難的,于是我讓幼兒也參與其中,師生一起收集并投放區(qū)域活動的材料。我還讓幼兒們一起布置活動環(huán)境,一起進行操作活動,有效提高了他們與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使他們體驗到了合作的成功與快樂。我還在區(qū)域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合作的人際環(huán)境,幼兒可以自由選擇玩什么和怎么玩。如“轱轆蹦達”這個探究活動,需要兩個或三個幼兒來共同完成。在這種需要合作的環(huán)境氛圍中,幼兒們萌發(fā)了與人合作和交往意識。他們要先找到三個玩伴,然后互相溝通好,在活動中同時放下手中的小球,最后按照分工,請一個幼兒來記錄探究結果。這樣的活動增強了幼兒與人合作的技能,提升了幼兒與人合作的信心。
二、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
對幼兒來說,游戲是一種基本活動,他們在游戲中可以無拘無束,可以輕松愉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與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發(fā)生積極的相互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游戲是幼兒生命的另一種形式,幼兒之間的交往主要是在游戲中進行的。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小孩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對孩子來說,游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戲。”
教師要因人而異地指導幼兒游戲,體現“五自”精神,即:啟發(fā)幼兒自己提出問題,指導幼兒自己分派角色,指導幼兒自己組織游戲,指導幼兒自己準備自制玩具的材料,指導幼兒自己整理玩具。
在游戲活動中幼兒間難免產生矛盾和糾紛,及時、恰當地化解矛盾,消除糾紛,就會提升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例如,在角色游戲“小吃店”中,由于幼兒在游戲前沒有事先商量好分工,于是出現了大家都爭當廚師的情景。見此情形,我扮作顧客,裝作很驚訝、很不滿意的樣子說:“唉!這是什么小吃店???怎么連個服務員都沒有,太差勁了,不吃了?!庇變簜円庾R到了自己的錯誤,馬上重新分工,明確了各個角色,于是一個文明合作的小吃店開業(yè)了……在分工、合作、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幼兒們學會了互助合作,提高了互助合作能力。
在建構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最先碰到的問題不外乎三個方面:建構什么?怎么建構?用什么建構?解決這三個問題是游戲得以開展的必要條件。而解決這三個問題也意味著幼兒之間必須有頻率很高的交往,以便共同商定好建構的主題,做好場地的規(guī)劃,明確如何分工與合作、如何解決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矛盾等。只有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關系,游戲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游戲活動也為幼兒提供了充分交往的機會,使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得以發(fā)展和提升。
同樣,幼兒在玩表演游戲時也需要通過商量分配角色,需要共同準備道具、布置場景,需要克服害羞和膽怯心理,大膽地進行角色表演。這類的游戲活動對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互助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在日?;顒又信囵B(yǎng)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
日常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幼兒在園時間的50%。因此,教師應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對幼兒進行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例如,可以讓值日生幫阿姨一起分發(fā)碗和湯勺,早操時讓幼兒搬早操器械,畫畫時幫老師一起分發(fā)圖畫紙……讓幼兒在完成這些小任務時,體驗到互助合作的快樂。再如,午休時可以引導幼兒互相幫忙,解開背后的拉鏈或者背后的蝴蝶結等,通過這種互幫互助的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是一種品德培養(yǎng),對幼兒一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激發(fā)幼兒與人交往的興趣,為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指導幼兒掌握合作的技巧,為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