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輝
試論五條反腐防線之思想教育是長效機制
□陳耀輝
思想教育是反腐的重要方面之一。其實,從時間上說,自從陳云同志提出反腐敗以來,第一個披掛上陣的就是“思想教育”,可是直到前不久,腐敗仍然有增無減,這說明單純靠思想教育是不行的。
思想教育是“長效機制”,見效慢,但是一旦見效,起作用的時間也更持久。思想教育是在人們思想里起作用。而腐敗的思想根源恰恰在這里。它是由私欲膨脹,貪心過度引起的,用心理學的概念來說就是“本我”失控。如果不把這個問題解決,那么任你什么招法都是治標不治本。嚴刑峻法雖然會起一定作用,但是它頂多只能嚇破貪官的膽,卻無法消滅貪官心里的私欲和貪念,無法把他的“本我”牢牢鎖定。而只要人的貪念不除,貪官就會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出來。只有消滅貪欲,才是反腐敗的“釜底抽薪”之策。而這,只有靠思想教育和自我約束才有可能做到。
但是幾十年來,我們的思想教育卻不盡如人意。首先,反腐教育不是做學問,沒有那么多理論好講。更沒有必要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講起。因為腐敗本身不是認識問題,更不是理論問題,而是個怎么做人的問題。它與知識、學問無關。一個文盲撿到幾十萬可以物歸原主。一個博士從政,卻可能當年就貪幾十萬。究其原因,文盲大字不識一個,唯獨心里明亮,知道不義之財不貪。博士學富五車,卻偏偏沒有讓這句話在心里扎根,這就是差別。我們的反腐教育不要轉圈子講大道理,而要直奔主題,結合古今中外的事例,討論一下清廉有多高尚,多美,貪腐有多卑鄙、多丑。再讓社會各方群眾講講心里話給他們聽,講講對清官的敬仰和對貪官的鄙視,讓家屬親友也都講講他們的想法。尤其要讓改造后的貪官現(xiàn)身說法,講講自己的悔恨和感悟,這可能比領導的反腐報告更有說服力和震撼力。如果領導本身就不怎么干凈,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么他在臺上夸夸其詞,就好像讓葛優(yōu)給生發(fā)精做廣告一樣,臺下能聽得進去嗎?
思想教育的方式也有待改變。大報告、學習班的效果都值得商量。思想工作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對一的,這樣才能做到心里去。它不像打仗,要靠集體力量一起往上沖。我們現(xiàn)在思想工作的習慣是,大場面,大報告。不出事時,很少有人找你個別談話,一旦找你,恐怕就要進監(jiān)獄了。這實際是思想工作不到位?!?/p>